词典 亲蚕 亲蚕的意思
qīncán

亲蚕

简体亲蚕
繁体親蠶
拼音qīn cán
注音ㄑㄧㄣ ㄘ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īn qìng,(1) 〔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cán, ◎ 昆虫,有“家蚕”和“柞(zuò)蚕”,通常指“家蚕”,吃桑叶,吐丝做茧。丝可织绸缎。“柞蚕”吃柞树叶,丝可织茧绸。【组词】:蚕丝。蚕茧。蚕食。蚕宝宝(蚕的爱称)。

基本含义

亲近蚕它的茧。

亲蚕的意思

亲蚕 [qīn cán]

1. 古礼。谓季春之月皇后躬亲蚕事的典礼。

亲蚕 引证解释

⒈ 古礼。谓季春之月皇后躬亲蚕事的典礼。参见“亲桑”。

《穀梁传·桓公十四年》:“天子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
《韩诗外传》卷三:“先王之法,天子亲耕,后妃亲蚕,先天下忧衣与食也。”
宋 苏轼 《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一》:“午景帘櫳静,薰风草木酣。谁知恭俭德,綵缕出亲蚕。”
康有为 等《上清帝第二书》:“天下百物皆出于农,我皇上躬耕,皇后亲蚕,董劝至矣。”


亲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亲蚕释义:古礼。谓季春之月皇后躬亲蚕事的典礼。《穀梁传·桓公十四年》:“天子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韩诗外传》卷三:“先王之法,天子亲耕,后妃亲蚕,先天下忧衣与食也。”宋 苏轼《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一》:“午景帘櫳静,薰风草木酣。谁知恭俭德,綵缕出亲蚕。”康有为 等《上清帝第二书》:“天下百物皆出于农,我皇上躬耕,皇后亲蚕,董劝至矣。”参见“亲桑”。
    • 2.
      吉巳释义:古礼,皇后于每年季春三月之巳日躬亲蚕桑之事,其日卜须吉,故称“吉巳”。《旧唐书·礼仪志四》:“季春吉巳,祭先蚕於公桑,皇后亲桑。”《宋史·礼志五》:“绍兴 七年,始以季春吉巳享先蚕。”
    • 3.
      川室释义:古代宫中养蚕之处。为敦劝桑事,后妃定期在此举行亲蚕仪式。语本《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陈澔 集说:“公桑,公家之桑也。蚕室,养蚕之室也。近川,便於浴种也。”《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朕卜祥大昕,测辰拂羽,爰詔六宫,亲蚕川室。”
    • 4.
      工女释义:古代指从事蚕桑、纺织、缝纫等工作的女子。 《穀梁传·桓公十四年》:“天子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其祖禰,不若以己所自亲者也。”《淮南子·泰族训》:“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宋 梅尧臣《新茧》诗:“春蚕吐丝足,工女忌寒休。”
    • 5.
      良农释义:⒈善于耕种的农夫。 《穀梁传·桓公十四年》:“天下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其祖禰,不若己所自亲者也。”《荀子·修身》:“良农不为水旱不耕。”汉 徐干《中论·民数》:“今之为政者,未知恤已矣。譬由无田而欲树艺也,虽有良农,安所措其疆力乎!”⒉占田较多的农民。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今宜立之法。使一夫占田五十亩以上者为良农;不足五十亩者为次农;其无田而为閒民,与非工商、在官而为游惰末作者,皆驱之使为隶农。”宋 陈亮《书林勋<本政书>后》:“顾其间将使隶农耕良
    • 6.
      茧馆释义:饲蚕之馆。汉 蔡邕《汉交趾都尉胡府君夫人黄氏神诰》:“採柔桑于蚕宫,手三盆于茧馆者,盖三十年。”宋 梅尧臣《和孙端叟蚕具·蚕馆》:“汉 仪后亲蚕,採桑来茧馆。”
    • 7.
      蚕衣释义:⒈蚕茧的别称。⒉古时皇后等亲蚕时所穿的衣服。⒊丝织品所制的衣服。
    • 8.
      西蚕释义:古代在国都西郊举行的亲蚕典礼,是帝王敦劝农桑的一种礼制。《隋书·礼仪志二》:“周 礼王后蚕於北郊。而 汉 法皇后蚕於东郊。魏 遵 周 礼,蚕於北郊。吴 韦昭 制《西蚕颂》,则 孙氏 亦有其礼矣。晋 太康 六年,武帝 杨皇后 蚕於西郊,依 汉 故事。江 左至 宋 孝武 大明 四年,始於 臺城 西 白石里,为西蚕设兆域,置大殿七间,又立蚕观,自是有其礼。”

亲蚕(qinc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亲蚕是什么意思 亲蚕读音 怎么读 亲蚕,拼音是qīn cán,亲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亲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