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1) 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组词】:诵读。背诵。诵诗。(2) 称述,述说。【例句】:“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3) 诗歌。【例句】:作诵(作诗)。(4) 怨谤。
xián,(1) 琴瑟類樂器上用以發音的絲線。也作“弦”。《集韻•先韻》。【组词】:“絃,八音之絲也,通作弦。”(2) 絃樂器。《吕氏春秋•慎人》。【组词】:“孔子烈然返瑟而絃。”(3) 用絃樂器奏出的聲音。漢馬融《長笛賦》。【组词】:“曲終闋盡,餘絃更興。“(4) 彈奏絃樂器。《正字通•糸部》。【组词】:“絃,通作弦。《樂記》‘北面而弦’註謂鼓琴瑟也。”(5) 旋律;音调。唐元稹《桐花》。【组词】:“宫絃春以君,君若春日臨;商絃廉以臣,臣作旱天霖。”(6) 弓上的弦。《戰國策•秦策一》。【组词】:“未絶一絃,未折一矢。”(7) 中醫術語。指脈象急促,脈搏挺直,如接在拉緊的琴弦上。《素問•陰陽别論》。【组词】:“鼓陽勝急曰絃。”(8) 喻妻子。俗因以琴瑟喻夫婦,故謂婦死曰斷弦,續娶曰續弦。《古今小説•蔣興哥重會珍珠衫》。【组词】:“誰知你丈夫客死,我今續絃。”(9) 成。《廣雅•釋詁三》。【组词】:“絃,成也。”(1) 繩索。《廣雅•釋器》。【组词】:“絃,索也。”《集韻•霰韻》:“絃,繩也。”(2) 同“絢”。文彩貌。《篇海類編•衣服類•糸部》。【组词】:“絃,與絢同,文彩皃。”
2. 诵读诗歌。 语本《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詔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郑玄 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孔颖达 疏:“‘诵谓歌乐’者,谓口诵歌乐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云‘絃谓以丝播诗’者,谓以琴瑟播彼诗之音节,诗音则乐章也。”宋 范成大《范村午坐》诗:“老便几杖供,慵废诵弦课。”
3. 指礼乐教化。清 陈梦雷《癸亥春日即事》诗之二:“陪金佳气自葱芊,比户销兵讲诵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