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包举 包举的意思
bāo

包举

简体包举
繁体包舉
拼音bāo jǔ
注音ㄅㄠ ㄐ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āo,(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组词】:包装。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组词】:邮包。背(bèi )包。(3) 装东西的袋。【组词】:书包。皮包。(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组词】: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5) 总揽,负全责。【组词】:包销。包揽。(6) 保证。【组词】:包赔。包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组词】:包饭。包工。(8) 围。【组词】:包围。包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组词】:包子。糖包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组词】:脓包。(11) 姓。

jǔ,(1) 向上抬,向上托。【组词】: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2) 动作行为。【组词】:举止。轻而易举。(3) 发起,兴办。【组词】:举义。举办。创举。(4) 提出。【组词】:举要。举例。(5) 推选,推荐。【组词】:推举。荐举。(6) 全。【组词】:举国。举世。举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组词】:科举。举人。一举成名。(8) 攻克。【例句】:“一战而举鄢、郢”。

基本含义

包括所有的,涵盖全部

包举的意思

包举 [bāo jǔ]

1. 总括。

包举无遗。

[ sum up; ]

2. 并吞。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汉·贾谊《过秦论》

[ absorb; anner; merge; swallow up; ]

包举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全部占有。

汉 贾谊 《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唐 元稹 《册文武孝德皇帝赦文》:“昔我 高祖、太宗 化 隋 为 唐,奄宅区夏,包举四海,全付子孙,其事何哉?”
郑观应 《盛世危言·道器》:“由是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间,名物理气,无不罗括而包举。”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借以问鼎神州,包举禹城之河山耳。”

⒉ 总括;包括。

唐 刘知几 《史通·载言》:“至於《史》、《汉》则不然,凡所包举,务存恢博。”
清 准良 《请修铁路疏》:“均能臚陈确实,包举无遗。”
鲁迅 《热风·估<学衡>》:“虽说采集时候,也兼游览,但这应该包举在主要的事务里,一列举便不‘古’了。”


国语词典

包举 [bāo jǔ]

⒈ 总括、包罗一切。

《文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包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包举释义:总括;全部占有:包举无遗。
    • 2.
      包举宇内释义: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 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 3.
      席卷释义:像卷起席子一样把东西全部卷进去,包括无余。 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 4.
      笼括释义:犹囊括,包举。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唐 徐彦 疏:“始皇 据 秦 藉灭 周 之资而殄六国,项羽 因 胡亥 之虐而笼括天下,皆非受命之帝。”
    • 5.
      苞举释义:同“包举”。 统括;全部占有。苞,通“包”。
    • 6.
      苞括释义:包举;包括。 苞,通“包”。
    • 7.
      谱列释义:谓按照事物的类别或系统来编排。唐 刘知几《史通·二体》:“《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於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

包举(baoj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包举是什么意思 包举读音 怎么读 包举,拼音是bāo jǔ,包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包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