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批改 批改的意思
gǎi

批改

简体批改
繁体
拼音pī gǎi
注音ㄆㄧ ㄍㄞ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ī,(1) 用手掌打。【例句】:批颊(打嘴巴)。(2) 刮。【组词】:批凿。(3) 口头或用文字判定是非、优劣、可否。【组词】:批准。批示。批复。批语。批阅。批判。眉批(写在书页天头上的批语)。(4) 大量。【组词】:批购。批销。(5) 量词,用于大宗的货物或数量众多的事物。【组词】:一批货物。(6) 棉麻等未捻成线、绳时的细缕。【组词】:线批儿。

gǎi,(1) 变更,更换。【组词】:改变。更(gēng )改。改革。改造。改善。改弦更张。朝令夕改。改编。改写。纂改。(2) 姓。

基本含义

指对文章、试卷等进行审查、修改。

批改的意思

批改 [pī gǎi]

1. 修改文章、作业等并加批语。

教师批改试卷。

[correct;]

批改 引证解释

⒈ 修改文章、作业等并加批语。

巴金 《家》十一:“五叔把他最近写的诗文交给祖父,请祖父批改。”
《新华文摘》1981年第6期:“顾老师 紧张地为孩子热汤药。又匆匆地收拾起昨晚为学生刚批改好的作业本和准备要带的早点。”


国语词典

批改 [pī gǎi]

⒈ 修改文章、公文或作业等,并加评语。

如:「老师很忙,白天要上课,晚上还得批改学生的作业。」

删改


批改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修改释义:改正文章、计划等里面的错误、缺点:修改初稿。 修改章程。修改计划。
    • 2.
      修正释义:⒈修改使正确:修正错误。⒉篡改(马克思主义)。
    • 3.
      删改释义:删削并改动:删改原稿。

批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互释义:⒈互相:教师宣布答案之后,就让同学们交互批改。⒉替换着:他两手交互地抓住野藤,向山顶上爬。⒊相互联系交流:实现人机交互。
    • 2.
      勾押释义:谓在公文上批改并签字、盖章。
    • 3.
      备课释义: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备完课,她又忙着批改作业。
    • 4.
      对号释义:⒈查对相合的号数:对号入座。⒉与有关事物、情况对照,相互符合:理论要与现实对号。他说的与实际对不上号。⒊表示正确的符号,用于批改学生作业或试卷。如“○”、“√”等。
    • 5.
      批削释义:批改删削。清 李渔《凰求凤·伙谋》:“文人口是刀,一经批削,没处翻招。”
    • 6.
      批卷释义:⒈批改作业。 邹韬奋《经历》一:“每星期有一次作文,永癯先生 批卷很严。”⒉指批阅考卷。如:今年高考招生我要去批卷。
    • 7.
      批改释义:修改文章、作业等并加批语:批改作文。
    • 8.
      批閲释义:阅后加的评语或批示;阅读并加以批改或批示。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下·文章圈点》:“《结隣集》陈石庄 与 张天生 云:古人之批閲,皆能与其书并传。宋 之 谢叠山、楼迂斋,近时之 唐荆川、茅鹿门,皆以著书之精神,而为批閲。其批閲,亦即其著书之一种也。”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有黠士不礼於学师,屡戒飭之,佯作惊惧悦服状,且呈文,请批閲……不意所呈皆御製文。”闻捷《海燕》:“他正批阅什么文件,看见我,立即迎上来和我握手。”
    • 9.
      批阅释义:阅读并加以批示或批改:批阅文件。
    • 10.
      披削释义:⒈削发出家。 《景德传灯录·宗密禅师》:“唐 元和 二年将赴贡举,偶造 圆和尚 法席,欣然契会,遂求披削。”⒉批改、删削。明 李贽《寄京友书》:“《坡仙集》我有披削旁註在内,每开看便自欢喜,是我一件快心却疾之书。”清 陈确《上闵辰生先生书》:“望吾师细加披削,仍付便人,以开迷谬,不胜幸甚。”
    • 11.
      朱笔释义:蘸红色的毛笔,批公文,校古书,批改学生作业等常用红色,以区别于原写原印用的黑色。
    • 12.
      杠子释义:⒈较粗的棍子。⒉锻炼身体的一种器械,分为单杠、双杠、高低杠。⒊批改文字或阅读中作为标记所画的粗直线。
    • 13.
      红样释义:用红笔批改过的校样。
    • 14.
      细批薄抹释义:细:仔细抹,删除;批:批改;薄:略微地略微地推敲批改,缌地斟酌删除形容为调谐韵,选词改字而吟咏诗词。
    • 15.
      评改释义:批改:评改作文。
    • 16.
      金圣叹释义:(1608—1661)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原名釆,字若釆,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吴县(今属江苏)人。曾批改《水浒传》《西厢记》。他作的评点,颇多合理而深刻的艺术见解,但也表现出反对梁山起义的立场。他所批改的本子也成为后世流行的版本。

批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互释义:⒈互相:教师宣布答案之后,就让同学们交互批改。⒉替换着:他两手交互地抓住野藤,向山顶上爬。⒊相互联系交流:实现人机交互。
    • 2.
      勾押释义:谓在公文上批改并签字、盖章。
    • 3.
      备课释义: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备完课,她又忙着批改作业。
    • 4.
      对号释义:⒈查对相合的号数:对号入座。⒉与有关事物、情况对照,相互符合:理论要与现实对号。他说的与实际对不上号。⒊表示正确的符号,用于批改学生作业或试卷。如“○”、“√”等。
    • 5.
      批削释义:批改删削。清 李渔《凰求凤·伙谋》:“文人口是刀,一经批削,没处翻招。”
    • 6.
      批卷释义:⒈批改作业。 邹韬奋《经历》一:“每星期有一次作文,永癯先生 批卷很严。”⒉指批阅考卷。如:今年高考招生我要去批卷。
    • 7.
      批改释义:修改文章、作业等并加批语:批改作文。
    • 8.
      批閲释义:阅后加的评语或批示;阅读并加以批改或批示。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下·文章圈点》:“《结隣集》陈石庄 与 张天生 云:古人之批閲,皆能与其书并传。宋 之 谢叠山、楼迂斋,近时之 唐荆川、茅鹿门,皆以著书之精神,而为批閲。其批閲,亦即其著书之一种也。”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有黠士不礼於学师,屡戒飭之,佯作惊惧悦服状,且呈文,请批閲……不意所呈皆御製文。”闻捷《海燕》:“他正批阅什么文件,看见我,立即迎上来和我握手。”
    • 9.
      批阅释义:阅读并加以批示或批改:批阅文件。
    • 10.
      披削释义:⒈削发出家。 《景德传灯录·宗密禅师》:“唐 元和 二年将赴贡举,偶造 圆和尚 法席,欣然契会,遂求披削。”⒉批改、删削。明 李贽《寄京友书》:“《坡仙集》我有披削旁註在内,每开看便自欢喜,是我一件快心却疾之书。”清 陈确《上闵辰生先生书》:“望吾师细加披削,仍付便人,以开迷谬,不胜幸甚。”
    • 11.
      朱笔释义:蘸红色的毛笔,批公文,校古书,批改学生作业等常用红色,以区别于原写原印用的黑色。
    • 12.
      杠子释义:⒈较粗的棍子。⒉锻炼身体的一种器械,分为单杠、双杠、高低杠。⒊批改文字或阅读中作为标记所画的粗直线。
    • 13.
      红样释义:用红笔批改过的校样。
    • 14.
      细批薄抹释义:细:仔细抹,删除;批:批改;薄:略微地略微地推敲批改,缌地斟酌删除形容为调谐韵,选词改字而吟咏诗词。
    • 15.
      评改释义:批改:评改作文。
    • 16.
      金圣叹释义:(1608—1661)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原名釆,字若釆,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吴县(今属江苏)人。曾批改《水浒传》《西厢记》。他作的评点,颇多合理而深刻的艺术见解,但也表现出反对梁山起义的立场。他所批改的本子也成为后世流行的版本。

批改造句

1.刘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备课、批改作文常常通同一气。

2.老师逐字逐句地给同学们批改作文。

3.已经是夜深人静了,老师还在批改作业。

4.你要设身处地地为老师想一想,他们每天和我们一起出操、上课,晚上还要备课,批改作业,他们为了什么?

5.语文老师批改作文非常细心,连一个标点符号的毛病也不放过。

6.我虽未见叶老先生,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7.李老师总是秉烛达旦地为同学们批改作业。

8.每次作业批改后,王老师都给我们写几句评语。

9.陈老师经常熬夜为我们批改作业。

10.老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为我们批改作业。

11.老师很辛苦,放学了还要批改作业,每天很晚回家,披星戴月的。

12.师总是夜以继日地为我们批改作业如果没有他呕心沥血地工作,就不会有现在的成绩。

批改(pig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批改是什么意思 批改读音 怎么读 批改,拼音是pī gǎi,批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批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