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支 [yuè zhī]
1. 射帖名。一种箭靶。又名素支。
2. 古代用地支纪月,十二支分别指十二个月。月支,指该月所值之支。
4. 见“月氏”。
月支 引证解释
⒈ 射帖名。一种箭靶。又名素支。
引《文选·曹植<白马篇>》:“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李善 注引 邯郸淳 《艺经》:“马射,左边为月支三枚,马蹄二枚。”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自序》:“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
《文选·颜延之<白马赋>》“歷素支而冰裂” 唐 李善 注:“素支,月支也,皆射帖名也。”
⒉ 古代用地支纪月,十二支分别指十二个月。月支,指该月所值之支。参见“月建”。
引《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六月建未,明年太岁在未,书云:‘一物一太极,物物一太极。’虽説月支与年支不碍,究竟不可不避。”
⒊ 见“月氏”。
国语词典
月支 [yuè zhī]
⒈ 每月的支出。
引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之二:「岁计月支,犹患不足,今若定供布帛,出纳以平。」
⒉ 古代西域国名。参见「月氏」条。
月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钧释义:《左传·定公八年》:“士皆坐列,曰:‘颜高 之弓六钧。 ’皆取而传观之。”杜预 注:“颜高、鲁 人。三十斤为钧,六钧百八十斤。古称重,故以为异强。”谓张满弓用力六钧,后因以指强弓。汉 应瑒《驰射赋》:“顾摧 月支,须紆六钧,口弯七规。”唐 张说《将赴朔方军应制》诗:“幼志传三略,衰材谢六钧。”宋 苏轼《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之一:“贾牛但自捐三尺,射鼠何劳挽六钧。”
- 2.
冒顿释义:(?—前174)秦汉时匈奴族首领。 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先后打败了东胡、月支、丁零、楼烦、白羊,并进占秦的河套地区,把势力发展到长城以南。他加强内部组织,建立军政制度,发展草原经济,势力十分强大。公元前201年,南下攻至晋阳(今山西太原)。次年汉高祖率军迎战,被围七天七夜。以后汉对其采取和亲政策,但仍常南侵。顿(dú)。
- 3.
包饭释义:⒈双方约定,一方按月付饭钱,另一方供给饭食:学校可为双职工子女包饭。⒉按月支付固定费用的饭食:孩子在学校食堂吃包饭。
- 4.
地支相害释义:子未害,不能利润骨肉·丑午,卯辰害,逢旺易怒,缺乏忍耐力,座十二宫弱地,恐有残伤·寅巳害,重金者,废疾缠身·酉戌害,面部易生暗疮.月支害,孤独薄命,女命尤甚·日时害,防老年伤残·。
- 5.
戎王使者释义:中药名。即独活。也称胡王使者。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三“万里戎王子,何年别 月支”清 仇兆鳌 注:“《本草》:日华子 云:独活,一名戎王使者。戎王子,当是其类。”
- 6.
戎王子释义:花草名。唐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三:“万里戎王子,何年别 月支。异花开絶域,滋蔓匝清池。”王嗣奭 释:“花名‘戎王子’。”仇兆鳌 注:“《本草》:日华子 云:独活,一名戎王使者。戎王子,当是其类。”《朱子语类》卷一四○:“此中尝有一人在都下,见一 蜀 人遍舖买戎王子,皆无。曰:‘是 蜀 中一药,为《本草》不曾收。’”
- 7.
支郎释义:⒈称 汉 末、三国 时僧人 支谦。月支国 人,于 东汉 末迁居 吴 地,从 吴 孙权 黄武 二年(公元223年)到 孙亮 建兴 二年(公元253年),译出《大明度无极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为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其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除博通梵籍外,于世间技艺亦多所精究,时人谚曰:“支郎 眼中黄,形躯虽小是智囊。”参阅 隋 费长房《历代三宝记·魏吴录》、宋 道诚《释氏要览·称谓》。⒉指 晋 代高僧 支遁。明 沉德符《野获编·释道·禅林诸名宿》:“其时 雪浪 洪恩 本讲经法司,而风流文藻,辨博自喜,
- 8.
支领释义:领取。明 海瑞《续行条约册式》:“今后一照先年事例,各府州县於各仓内僉一二廒口为军储廒,凡官军於此支领。”《红楼梦》第二三回:“横竖照里头的规例,每月支领就是了。”
- 9.
旺相释义:⒈命理术语。星命家以五行配四季,每季中五行之盛衰以旺、相、休、囚、死表示,如春季是木旺、火相、水休、金囚、土死。凡人之八字中的日干逢旺相的月支为得时,逢囚、死的月支为失时,如日干为木,逢春为旺,逢冬为相,皆属得时。⒉旺盛。⒊健旺。⒋犹言吉庆。
- 10.
月支香释义:异香名。 传说产于 月支国。洪刍《香谱·月支香》引 南朝 梁 孙柔之《瑞应图》:“天汉 二年,月支国 贡神香,武帝 取看之,状若燕卵……后 长安 中大疫,宫人得疾众,使者请烧一枚以辟疫气,帝然之。宫中病者差,长安 百里内闻其香,积九月不歇。”宋 叶廷珪《名香谱》:“月支 香,月支国 进,如卵,烧之辟疫百里,九月不散。”
- 11.
月支释义:⒈也作月氏(zhī)。 ⒉古族名。秦汉之际游牧于敦煌、祁连间,后遭匈奴攻击。汉文帝初年一部分西迁至伊犁河上游,又迁至阿姆河流域,称大月支。没有西迁的进入祁连山区与羌族杂居,称小月支。⒊唐羁縻都督府名。故地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孔杜兹城附近。8世纪中叶后因大食势力东进而废弃。
- 12.
月米释义:每月支给的米粮。
- 13.
月粮释义:⒈亦作“月粮”。古代每月支给兵丁的口粮。唐 陆贽《请边城贮备米粟等状》:“请贷贮粟以充将士月粮。”《宋史·兵志八》:“凡军士,边外率分口券,或折月粮,或从别给。”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军丁月粮先年月头给放,不过初五,近年多在月尽或次月初方给。”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兵制一》:“都 燕 而后,岁漕四百万石,十有二总领卫一百四十旗,军十二万六千八百人,轮年值运,有月粮,有行粮,一人兼二人之食。”⒉见“月粮”。
- 14.
月费释义:明 代京官除俸金外,按等级每月另给的开支。后亦泛指每月支领的费用。
- 15.
期尅释义:犹克期。严格规定期限。唐 袁皓《寄岳阳严使君》诗:“万恨只凭期尅手,寸心唯繫别离肠。”唐 曹唐《和周侍御买剑》:“见説夜深星斗畔,等閒期尅 月支 头。”
- 16.
车师释义:⒈车战部队。 《明史·太祖纪一》:“石抹宜孙 遣将率车师由 松溪 来援,太祖 曰:‘道陿,车战适取败耳。’”⒉古 西域 国名。汉宣帝 时,分其地为 车师 前后两部等,后皆属 西域 都护。车师前部 治 交河城,后部 治 务涂谷。汉 设戊己校尉屯田 车师前王庭。《汉书·匈奴传上》:“其明年,匈奴 怨诸国共击 车师,遣左右大将各万餘骑屯田右地,欲以侵迫 乌孙、西域。”南朝 梁 江淹《遂古篇》:“车师、月支,种类繁兮。”唐 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车师 旧国,俯枕前庭;戊己遗墟,斜连后壁。”参阅《汉书·西
- 17.
镇标释义:清 代由总兵统辖的绿营兵称“镇标”。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各省镇标,马兵月餉银二两,步兵一两五钱,守兵一两,皆月支米三斗。”《清会典事例·兵部五·直隶绿营一》:“康熙 二十七年,裁正定镇总兵官及镇标各官。”
- 18.
非泛释义:非一般,特殊。 宋 陈襄《州县提纲·禁扰役人》:“争役之讼,多起於县家非泛科需。”《宋史·食货志上六》:“若夫品官之田,则有限制:死亡,子孙减半;荫尽,差役同编户。封赠官子孙差役,亦同编户。凡非泛及七色补官,不在限田免役之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三年》:“自后宫禁内人并百官、将校、军兵、诸司人,每月初五日,国用房开具前月支过以上五项请给数目,并非泛支用,造册进呈。”
- 19.
项日感梦释义:相传 汉明帝 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 傅毅 曰:“臣闻 天竺 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 张骞 等人于 大月支 写佛经四十二章,并在 洛阳 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事见 汉 牟融《理惑论》。后遂用作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