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菽粟 菽粟的意思
shū

菽粟

简体菽粟
繁体
拼音shū sù
注音ㄕㄨ ㄙ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ū, ◎ 豆的总称。【例句】:菽水(泛指粗茶淡饭,用以指对父母的奉养,如“菽菽承欢”)。菽麦。菽粟。

sù,(1)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组词】:粟子。沧海一粟。(2) 古代泛称谷类。【例句】:重(zhòng )农贵粟。(3) 姓。

基本含义

指农作物,也用来比喻基本生活资料。

菽粟的意思

菽粟 [shū sù]

1. 泛指粮食。

布帛菽粟。

[grain;]

菽粟 引证解释

⒈ 豆和小米。泛指粮食。

《墨子·尚贤中》:“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夫为政而使菽粟如水火,民安有不仁者乎?”
宋 樊仁远 《浮云居士曾公行状》:“赴人之急甚己之私,飢者菽粟,寒者綈纊。”
柯灵 《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甚至把小说比作空气和菽粟。”


国语词典

菽粟 [shū sù]

⒈ 豆类及谷类。

《孟子·尽心上》:「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菽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指释义:⒈十个手指。《荀子·强国》:“拔戟加乎首,则十指不辞断。”唐 元稹《苦乐相倚曲》诗:“古来苦乐之相倚,近於掌上之十指。”⒉借指双手。《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新朝百战方得 河 南,乃对功臣举手云:‘吾於十指上得天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丁前溪》:“自若去后,次日即有车徒齎送布帛菽粟……又婢十指,为妾驱使。”⒊指十个足趾。详“十指仓”。⒋十个要旨。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十指》:“《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文,天下之大,事变之博,无不有也。虽然,大略之要有十指。十指者,事之所繫也,王化之所由得流
    • 2.
      朽蠹释义:⒈朽腐虫蚀。 《左传·昭公三年》:“民参其力,二入於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晏子春秋·问上七》:“府藏朽蠹,而礼悖於诸侯;菽粟藏深,而怨积於百姓。”清 王灼《游歙西徐氏园记》:“顾吾独悲园之朽蠹頽坏,已异於始至。”⒉指朽腐与虫蚀的木料、粮食等物品。唐 韩愈《题木居士》诗之二:“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章炳麟《论式》:“将取千年朽蠹之餘,反之正则。”⒊喻衰残。唐 薛用弱《集异记·李清》:“吾年已老耄,朽蠹殆尽,自期筋骸不过三二年耳。”
    • 3.
      沾逮释义:分润。《新唐书·刘晏传》:“灾沴之乡,所乏粮耳……多出菽粟,恣之糶运,散入村閭,下户力农,不能诣市,转相沾逮,自免阻飢。”
    • 4.
      荒城释义:⒈荒凉的古城。 唐 杜甫《谒先主庙》诗:“絶域归舟远,荒城繫马频。”宋 苏轼《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荒城古堑草露寒,碧叶丛低红菽粟。”清 魏荔彤《马陵道》诗:“荒城夜半喧雷雨,还似当年万弩声。”⒉指荒坟。宋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纍纍乎旷野与荒城?”
    • 5.
      菽粟释义:泛指粮食:布帛菽粟。
    • 6.
      蚤出莫入释义:同“蚤出夜入”。《墨子·尚贤中》:“賢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稼樹藝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
    • 7.
      餐嚼释义:吃。 梁启超《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则小説之在一羣也,既已如空气,如菽粟,欲避不得避,欲屏不得屏,而日日相与呼吸之餐嚼之矣。”

菽粟(shus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菽粟是什么意思 菽粟读音 怎么读 菽粟,拼音是shū sù,菽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菽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