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输粟 输粟的意思
shū

输粟

简体输粟
繁体輸粟
拼音shū sù
注音ㄕㄨ ㄙ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ū,(1) 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组词】:运输。灌输。输出。输入。输血。输电。(2) 送给,捐献。【组词】:输纳。捐输。输将(jiāng)。(3) 败,负。【组词】:输赢。输理。输了两个球。(4) 堕坏,败坏。【例句】:输平(使其败坏)。(5) 表示,吐露。【例句】:输心(表示诚心)。输实。输诚。

sù,(1)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组词】:粟子。沧海一粟。(2) 古代泛称谷类。【例句】:重(zhòng )农贵粟。(3) 姓。

基本含义

输粟是指给予帮助或援助。

输粟的意思

输粟 [shū sù]

1. 运送谷物。

2. 古代农户向官府捐纳粮食。

4. 明清时,富家子弟为得功名、官职而捐纳财货于官府,称输粟。

输粟 引证解释

⒈ 运送谷物。

《左传·僖公十三年》:“秦 於是乎输粟于 晋,自 雍 及 絳 相继。”

⒉ 古代农户向官府捐纳粮食。

《新唐书·食货志一》:“凡授田者,丁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

⒊ 明 清 时,富家子弟为得功名、官职而捐纳财货于官府,称输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纳粟民生高第》:“景泰 以后,胄监始有纳马之例,既改为输粟,初不过青衿援例耳。”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输粟富家儿,不识一丁,口尚乳臭。”
明 章懋 《陕西副使静虚潘公墓志铭》:“生子三人,长即 希奭,材而克家,以输粟拜散官。”


输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僧祇户释义:北魏 僧官管辖的民户。僧祇户除向僧官输粟外,不向官府供输赋役。 北周 武帝 消灭寺院,这些人户改为一般编户。《魏书·释老志》:“ 曇曜 奏:平齐户及诸民,有能岁输穀六十斛入僧曹者,即为‘僧祇户’,粟为‘僧祇粟’,至于俭岁,賑给饥民。又请民犯重罪及官奴以为‘佛图户’,以供诸寺扫洒,岁兼营田输粟。 高宗 并许之,於是僧祇户、粟及寺户,徧于州镇矣。”
    • 2.
      奸命释义:亦作“姦命”。违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城濮 之战,晋 中军风于泽,亡大旆之左旃。祁瞒 奸命,司马杀之,以徇于诸侯。”杜预 注:“掌此三事而不脩,为奸军令。”陆德明 释文:“奸,音干。”《新唐书·史孝章传》:“宪诚 得 魏,迁士曹参军。孝章 见父(宪诚)数奸命,内非之。”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元 时亦输粟以供 上都,其后兼之海运,然当羣众姦命之时,烽烟四起,运道梗絶,惟有束手就困耳。”
    • 3.
      牛具释义:⒈耕牛和农具。《宋史·庄夏传》:“时流民来归,夏 言:‘荆、襄、两 淮 多不耕之田,计口授地,贷以屋庐牛具。’”《元史·世祖纪十》:“以 别速带 逃军七百餘人付 安西王 屯田,给以牛具。”⒉金 赋税单位,一耒加三头牛为一具。《金史·食货志二》:“牛头税,即牛具税,猛安、谋克 部 女直 户所输之税也。其制每耒牛三头为一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顷田亩有奇,岁输粟大约不过一石……四年,詔内地诸路,每牛一具赋粟五斗,为定制。”《金史·食货志二》:“八月,尚书省奏,推排定 猛安、谋克 户口、田亩、牛具之数。”
    • 4.
      租庸调释义:唐代对受田课丁征派的三种赋役的并称。导源于北魏到隋代的租﹑调﹑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顷﹐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岁输绢二匹﹐绫﹑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役人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纳绢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三十日租调皆免。唐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种承袭北魏的赋役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 5.
      输粟释义:⒈运送谷物。《左传·僖公十三年》:“秦 於是乎输粟于 晋,自 雍 及 絳 相继。”⒉古代农户向官府捐纳粮食。《新唐书·食货志一》:“凡授田者,丁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⒊明 清 时,富家子弟为得功名、官职而捐纳财货于官府,称输粟。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纳粟民生高第》:“景泰 以后,胄监始有纳马之例,既改为输粟,初不过青衿援例耳。”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输粟富家儿,不识一丁,口尚乳臭。”明 章懋《陕西副使静虚潘公墓志铭》:“生子三人,长即 希奭,材而克家,以输粟拜散官。”

输粟(shus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输粟是什么意思 输粟读音 怎么读 输粟,拼音是shū sù,输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输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