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葬 [bó zàng]
1. 葬具及丧礼简单、节俭。
薄葬 引证解释
⒈ 葬具及丧礼简单、节俭。
引《荀子·正论》:“太古薄葬,棺厚三寸,衣衾三领。”
汉 王充 《论衡·薄葬》:“贤圣之业,皆以薄葬省用为务。”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叛贼·发冢》:“如 王荆公 清苦,料无厚葬…… 南京 太监 石巖 者,营治寿穴,苦乏大砖,或献言,云近处古塚砖奇大。遂拆以充用,视其碣乃 介甫 也,则薄葬亦受祸矣。”
薄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俭葬释义:犹言薄葬。 《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旹 弟 静 绍封”裴松之 注引 晋 鱼豢《魏略·清介传》:“﹝ 沐并 ﹞年六十餘,自虑身无常,豫作终制,戒其子以俭葬。”
- 2.
桐棺释义:桐木做的棺材。因其质地朴素,故表示薄葬。《左传·哀公二年》:“桐棺三寸,不设属辟。”《墨子·节葬下》:“﹝ 禹 ﹞葬 会稽 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后汉书·周磐传》:“若命终之日,桐棺足以周身。”
- 3.
率俭释义:简约。《梁书·到溉传》:“性又率俭,不好声色,虚室单牀,旁无姬侍。”《陈书·姚察传》:“年七十四,大业 二年,终于 东都,遗命薄葬,务从率俭。”
- 4.
空言虚语释义:谓不实在的话。《史记·高祖本纪》:“吾聞帝賢者有也,空言虚語,非所守也,吾不敢當帝位。”汉 王充《论衡·薄葬》:“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空言虚語,雖得道心,人猶不信。”
- 5.
简礼释义:⒈谓疏忽礼仪;少礼。《淮南子·人间训》:“令尹 子国 啜羹而热,投卮浆而沃之…… 子朱 曰:‘令尹轻行而简礼。’”清 吴敏树《与杨性农书》:“此吾友也,能好善者也,其官位又非骤高,不至简礼於我,其有他故焉,未可以是罪而弃之也。”⒉简单的礼仪。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既睎古以遗累,信简礼而薄葬。”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宫闱·妃谥》:“宪宗 虽嬖 万氏,而於 纪妃 犹备礼不少贬……非如 嘉靖 末年,动有久待之嫌,因立简礼於所生。”
- 6.
节葬释义:墨家提出的薄葬主张。
- 7.
蔬菲释义:指果菜类粗食。《南史·孔休源传》:“﹝ 中大通 ﹞四年,卒,遗令薄葬,节朔荐蔬非而已。”《南史·姚察传》:“文帝 知 察 蔬菲,别日独召入内殿,赐果菜,指谓朝臣曰:闻 姚察 学行当今无比,我平 陈 唯得此一人。”
- 8.
薄葬释义:从简办理丧葬:提倡厚养薄葬。
- 9.
速朽释义:⒈《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居於 宋,见 桓司马 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 桓司马 言之也。”本谓迅速腐朽,后用以指薄葬。《汉书·刘向传》:“宋 桓司马 为石槨,仲尼 曰‘不如速朽’。”《后汉书·张覇传》:“今 蜀 道阻远,不宜归塋,可止此葬,足藏髮齿而已。务遵速朽,副我本心。”⒉迅速腐朽;很快磨灭。元 陈孚《鄢陵》诗:“哀哉 公子侧,战骨当速朽。”清 褚人穫《坚瓠八集·物幻词》:“北海已成速朽,南山几见高飞。”鲁迅《呐喊·阿Q正传》:“然而要做这一
- 10.
遗累释义:⒈谓抛弃世俗之累。 《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既睎古以遗累,信简礼而薄葬。”李善 注:“礼繁则易乱,厚葬则伤生,能遵简薄,所以遗累。”《宋书·夷蛮传·婆黎国》:“子固以遗情遗累,虚心为道,而据事剖析者,更由指掌之间乎。”⒉连累;牵累。《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王太 道:‘相公分付,怎敢有违?但恐遗累众狱卒,却如何处?’”《“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救亡史》:“且不忍遗累子孙,使其再演 朝鲜 青年男女空拳复国之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