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jiǎng yì]
1. 为讲课而编写的教材或资料。
英[teaching materials;]
讲义 引证解释
⒈ 讲说经义。
引《南史·梁纪中·武帝下》:“初,帝创 同泰寺,至是开 大通门 以对寺之南门,取反语以协 同泰。自是晨夕讲义,多由此门。”
《北史·崔暹传》:“子 达拏,年十三,令儒者 权会 教其解《周易》两字,乃集朝贵名流,命 达拏 高坐开讲。同郡 眭仲让 阳屈服之, 暹 用 仲让 为司徒中郎。 鄴下 为之语曰:‘讲义两行得中郎。’”
宋 梅尧臣 《闻临淄公薨》诗:“官为喉舌勋爵一品兮,经筵讲义尊 萧匡。”
⒉ 指讲解经义的书。 宋 汤羲 有《周易讲义》。
引宋 邢昺 《<孝经注疏>序》:“今特翦裁元疏,旁引诸书,分义错经,会合归趣,一依讲説,次第解释,号之为讲义也。”
⒊ 宋 代经筵进讲的讲稿。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卷八:“古之讲经者,执卷而口説,未尝有讲义也。
引元丰 间, 陆农师 在经筵,始进讲义。”
⒋ 指教师为讲课而编写的教材。
引明 章懋 《兵部员外郎鹤山陆君墓志铭》:“增筑学舍,使士皆肄业其间,而刊示 宋 诸儒讲义,使之诵习。”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绪言》:“近人所著之教授法讲义,转相沿袭,乖谬甚多。”
国语词典
讲义 [jiǎng yì]
⒈ 阐释说明书籍的义理。
引《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纪下》:「初,帝创同泰寺,至是开大通门以对寺之南门,取反语以协同泰。自是晨夕讲义,多由此门。」
⒉ 古时臣子将讲授给帝王研习的资料预先撰拟出来,称为「讲义」。
引宋·邢昺〈孝经注疏序〉:「会合归趣,一依讲说,次第解释,号之为讲义也。」
⒊ 学校教师为学生编辑的讲授资料。
讲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国小说史略释义:鲁迅著。 二十八篇,系作者1920-1924年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的讲义。书中对从上古神话到清末谴责小说的中国历代小说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总结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和成就,是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后编入《鲁迅全集》。
- 2.
义兄释义:义兄指两个人之间没有血源关系,但是兴趣相投,或者是志向相同,或者在江湖上两人彼此讲义气,守信用,虽不同路,但相互怜惜便结拜为兄弟。
- 3.
义和释义:语本《左传·襄公九年》:“利,义之和也。”后以“义和”指讲义气,彼此和睦。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生着那义和的兄弟廝寻争,孝顺的儿子学生分。”
- 4.
义夫释义:讲义气的人。
- 5.
义气释义:⒈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讲义气。 义气凛然。⒉有这种气概或感情:你看他多么慷慨,多么义气。
- 6.
义气深重释义:特别的讲义气。
- 7.
义重如山释义:形容讲义气,义气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
- 8.
仗义释义:⒈主持正义:仗义执言。⒉讲义气:为人仗义。
- 9.
仗义疏财释义:为了正义或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疏:分散。
- 10.
侠义释义:指讲义气,肯舍己助人的:侠义心肠。侠义行为。
- 11.
侠客释义:旧时指有武艺、讲义气、肯舍己助人的人。
- 12.
侠肝义胆释义:指讲义气,有勇气,肯舍己助人的气概和行为。
- 13.
刊授教育释义:一种社会助学的新形式。由刊授单位编写和寄发系统的教材、讲义和各种辅导材料,帮助学员自学,并适当进行面授,使学员系统地、有计划地学好所学专业的各门课程,并通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文凭。
- 14.
发荣滋长释义:⒈草木繁茂地萌发生长。明 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仁義禮智者,求則得之者也……四者之入於心,如木之於地,根深柢固,故能發榮滋长,暢茂條達而生色也。”叶圣陶《倪焕之》十四:“有好几回,望着那些默默地发荣滋长的花草,竟发生一种酸味的凄然的感觉。”⒉比喻某些事物茁壮地成长。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二:“尼古剌第一 以鐵以火馳驟其民,其直接以灌溉此革命之樹而發榮滋長之者,既已有年。”鲁迅《热风·随感录六一》:“人类尚未长成,人道自然也尚未长成,但总在那里发荣滋长。”聂绀弩《谈鸨母》:“新社会是
- 15.
夹子释义:夹东西的器具:头发夹子。讲义夹子。把文件放在夹子里。
- 16.
守信笃义释义:指保持诚信;遵守信约。忠实讲义气。
- 17.
局器释义:北京方言,是用来形容为人仗义,讲义气,大方。
- 18.
忠义释义:⒈忠诚,讲义气:忠义之士。⒉旧指忠臣义士:表彰忠义。
- 19.
慷慨仗义释义: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 20.
教材释义:根据教学要求而编写或选定的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的统称。
讲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国小说史略释义:鲁迅著。 二十八篇,系作者1920-1924年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的讲义。书中对从上古神话到清末谴责小说的中国历代小说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总结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和成就,是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后编入《鲁迅全集》。
- 2.
义兄释义:义兄指两个人之间没有血源关系,但是兴趣相投,或者是志向相同,或者在江湖上两人彼此讲义气,守信用,虽不同路,但相互怜惜便结拜为兄弟。
- 3.
义和释义:语本《左传·襄公九年》:“利,义之和也。”后以“义和”指讲义气,彼此和睦。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生着那义和的兄弟廝寻争,孝顺的儿子学生分。”
- 4.
义夫释义:讲义气的人。
- 5.
义气释义:⒈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讲义气。 义气凛然。⒉有这种气概或感情:你看他多么慷慨,多么义气。
- 6.
义气深重释义:特别的讲义气。
- 7.
义重如山释义:形容讲义气,义气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
- 8.
仗义释义:⒈主持正义:仗义执言。⒉讲义气:为人仗义。
- 9.
仗义疏财释义:为了正义或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疏:分散。
- 10.
侠义释义:指讲义气,肯舍己助人的:侠义心肠。侠义行为。
- 11.
侠客释义:旧时指有武艺、讲义气、肯舍己助人的人。
- 12.
侠肝义胆释义:指讲义气,有勇气,肯舍己助人的气概和行为。
- 13.
刊授教育释义:一种社会助学的新形式。由刊授单位编写和寄发系统的教材、讲义和各种辅导材料,帮助学员自学,并适当进行面授,使学员系统地、有计划地学好所学专业的各门课程,并通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文凭。
- 14.
发荣滋长释义:⒈草木繁茂地萌发生长。明 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仁義禮智者,求則得之者也……四者之入於心,如木之於地,根深柢固,故能發榮滋长,暢茂條達而生色也。”叶圣陶《倪焕之》十四:“有好几回,望着那些默默地发荣滋长的花草,竟发生一种酸味的凄然的感觉。”⒉比喻某些事物茁壮地成长。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二:“尼古剌第一 以鐵以火馳驟其民,其直接以灌溉此革命之樹而發榮滋長之者,既已有年。”鲁迅《热风·随感录六一》:“人类尚未长成,人道自然也尚未长成,但总在那里发荣滋长。”聂绀弩《谈鸨母》:“新社会是
- 15.
夹子释义:夹东西的器具:头发夹子。讲义夹子。把文件放在夹子里。
- 16.
守信笃义释义:指保持诚信;遵守信约。忠实讲义气。
- 17.
局器释义:北京方言,是用来形容为人仗义,讲义气,大方。
- 18.
忠义释义:⒈忠诚,讲义气:忠义之士。⒉旧指忠臣义士:表彰忠义。
- 19.
慷慨仗义释义: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 20.
教材释义:根据教学要求而编写或选定的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