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障子 障子的意思
zhàngzi

障子

简体障子
繁体
拼音zhàng zi
注音ㄓㄤˋ ㄗ˙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àng,(1) 阻隔,遮挡。【组词】:障蔽。障翳。障碍。故障。障眼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2) 中国秦、汉两代边塞上作防御用的城堡。【例句】:“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3) 用作遮蔽、防卫的东西。【组词】:屏障。(4) 古同“幛”,画轴。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指阻挡、遮蔽的物体或事物。

障子的意思

障子 [zhàng zi]

1. 树枝等编成的篱笆;石头、草皮等垒成的隔墙;泛指障碍物。

障子破了个大洞,要赶紧补上。

[a barrier made of reeds;]

障子 引证解释

⒈ 幛子。上面题有文字或画有图画的整幅绸布。

唐 杜甫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障子松林静杳冥,凭轩忽若无丹青。”

⒉ 用芦苇、秫秸等编成的或利用成行的树木做成的屏障。

宋 杨万里 《经和宁门外卖花市见菊》诗:“菊花障子更玲瓏,生採翡翠铺屏风。”
《红楼梦》第四一回:“若不进花障子,再往西南上去,可够他绕会子好的了!”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灰砖高墙的下边,是柳树障子和水濠。”


国语词典

障子 [zhàng zi]

⒈ 以芦苇、竹子或成行树木所做成的屏障。

⒉ 日本人指纸窗。


障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倚障释义:障子。用芦苇或秫秸等编成,靠在物体上以作屏障。亦比喻推托或遮掩的借口。
    • 2.
      偃盖释义:⒈车蓬或伞盖。喻指圆形覆罩之物。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五德芝,状似楼殿,茎方,其叶五色各具而不杂,上如偃盖,中常有甘露,紫气起数尺矣。”清 曹寅《圆庐》诗之二:“蓑形偃盖一弓宽,枢户清寥位置安。”⒉形容松树枝叶横垂,张大如伞盖之状。唐 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云笈七籤》卷一一三:“其观前素有松树偃盖,甚为胜景。”《西游记》第九三回:“隐隐见苍松偃盖,也不知是几千百年间故物到于今。”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第三天是学者们公请在最高峰上赏偃盖古松。”
    • 3.
      杖子释义:障子(多用于地名):大杖子(在河北)。 宋杖子(在辽宁)。
    • 4.
      漫墙释义:用泥糊墙。 《醒世姻缘传》第三八回:“你这不去,惹的大的们恼了,这才漫墻撩肐膊,丢开手了。”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一年有三百来天,牲口似地往死里给你们干活,才撂下犁仗,又拿起锄头,才挂起锄头,又是放秋垅,拿大草,割麦子,堆垛子,夹障子,脱坯,拔炕,漫墙。”自注:“漫墙,用泥糊墙。”
    • 5.
      障子释义:用芦苇、秫秸等编成的或利用成行的树木做成的屏障:树障子。 篱笆障子。

障子(zhang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障子是什么意思 障子读音 怎么读 障子,拼音是zhàng zi,障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障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