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丝恩发怨 丝恩发怨的意思
ēnyuàn

丝恩发怨

简体丝恩发怨
繁体絲恩髮怨
拼音sī ēn fà yuàn
注音ㄙ ㄣ ㄈㄚˋ ㄩㄢ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ī,(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组词】: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组词】:铁丝。菌丝。肉丝。游丝。(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组词】:一丝不差。 一丝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组词】:情丝。愁丝。(6) 指弦乐器。【例句】: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ēn, ◎ 好处,深厚的情谊。【组词】:恩爱。恩赐。恩宠(指帝王对臣下的优遇和宠幸)。恩德。恩典。恩惠。恩仇。感恩。开恩。

fā fà,(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组词】: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yuàn,(1) 仇恨。【组词】:怨恨。恩怨。宿怨。怨仇。怨敌。怨府(大家怨恨的对象)。怨声载道。(2) 不满意,责备。【例句】:埋(mán )怨。抱怨。怨言。任劳任怨。

基本含义

形容人对于微小的恩惠以及无关痛痒的怨恨心态。

丝恩发怨的意思

丝恩发怨 [sī ēn fà yuàn]

1. 微细的恩怨。

丝恩发怨 引证解释

⒈ 微细的恩怨。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是时 李训、郑注 连逐三相,威震天下,於是平生丝恩髮怨无不报者。”


国语词典

丝恩发怨 [sī ēn fà yuàn]

⒈ 比喻很细微的恩怨。

《资治通鉴·卷二四五·唐纪六十一·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连逐三相,威震天下,于是平生丝恩发怨,无不报者。」


丝恩发怨是什么意思 丝恩发怨读音 怎么读 丝恩发怨,拼音是sī ēn fà yuàn,丝恩发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丝恩发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