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泱漭 泱漭的意思
yāngmǎng

泱漭

简体泱漭
繁体
拼音yāng mǎng
注音ㄧㄤ ㄇ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āng, ◎ 〔泱泱〕a.水深广;b.气魄弘大。

mǎng,(1) 〔漭漭〕形容广阔无际,如“涉漭漭,驰苹苹”。(2) 〔漭沆〕形容平广无际,如“顾临太液,沧池漭漭”。

基本含义

形容水面广阔,波浪汹涌的样子。

泱漭的意思

泱漭 [yāng mǎng]

1. 亦作“泱莽”。

2. 广大貌。

3. 水势浩瀚貌。

4. 指浩瀚的水面。

5. 昏暗不明貌。

6. 弥漫貌。

8. 浓郁貌。

泱漭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泱莽”。

⒉ 广大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东西南北,驰騖往来,出乎 椒丘 之闕,行乎 洲淤 之浦,径乎 桂林 之中,过乎泱莽之野。”
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泱莽之壄。”
颜师古 注:“泱,音乌朗反。”
王先谦 补注:“莽,漭同。 《文选·海赋》:‘泱漭澹泞。’注:‘泱漭,广大也。’此言广大之壄耳。”
三国 魏 曹植 《上牛表》:“臣闻物以洪珍,细亦或贵,故不见僬侥之微,不知泱漭之泰。”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晋祠诗》:“北望故城无旧物,泱漭野色连丘墟。”
清 魏源 《黄山诗》之二:“泱漭天为岸,扶难感藜杖。”
马骏声 《醉题酒家壁》诗:“人生行乐须及时,尘寰泱莽我何之。”

⒊ 水势浩瀚貌。

汉 李尤 《平乐观赋》:“龟池泱漭,果林榛榛。”
唐 杜甫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诗:“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溼。”
郭沫若 《东风集·蜀道奇》:“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縈紆。”

⒋ 指浩瀚的水面。

清 曹寅 《观打鱼歌》:“白沙城 南观打鱼,日长一舸临泱漭。”

⒌ 昏暗不明貌。

《文选·谢朓<京路夜发>诗》:“晓星正寥落,晨光復泱漭。”
李善 注:“字书曰:泱漭,不明之貌。”

⒍ 弥漫貌。

唐 张说 《奉和圣制野次喜雪应制》:“泱漭云阴积,氤氲风雪迴。”
清 陈大章 《登小孤山》诗:“蛟鼉正昼吼风霾,泱漭孤云天地白。”
《轰天雷》第七回:“路上村落稀少,黄沙泱漭。”

⒎ 浓郁貌。

宋 欧阳修 《出省有日书事》诗:“树色连云春泱漭,风光著草日晴明。”
宋 朱熹 《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诗:“归路緑泱漭,因之想巖耕。”


国语词典

泱漭 [yāng mǎng]

⒈ 广大无际的样子。

《文选·张衡·西京赋》:「山谷原隰,泱漭无疆。」

⒉ 朦胧不明的样子。

《文选·谢朓·京路夜发诗》:「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泱漭。」


泱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岩耕释义:耕种于山中。借指隐居。语本 汉 扬雄《法言·问神》:“谷口 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南朝 宋 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空食疲廊肆,反税事巖耕。”唐 宋之问《陆浑山庄》诗:“归来物外情,负杖閲巖耕。”宋 朱熹《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诗:“归路緑泱漭,因之想巖耕。”
    • 2.
      幽墟释义:⒈指边远之地。 三国 魏 阮籍《元父赋》:“元父 者,九州之穷也,先代之幽墟者也。”墟,一本作“虚”。《文选·曹植<七启>》:“驾超野之駟,乘追风之舆,经迥漠,出幽墟,入乎泱漭之野。”张铣 注:“迥漠、幽墟皆远方之地。”⒉指坟墓。宋 秦观《永寿县君挽词》:“百年谁考德,琬琰在幽墟。”清 方苞《张朴村墓志铭》:“归幽墟,宜乐康。”
    • 3.
      泱渀释义:同“泱漭”。 唐 戎昱《塞下曲》:“泱渀沙漠空,终日胡风吹。”
    • 4.
      泱莽释义:见“泱漭”。

泱漭(yangm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泱漭是什么意思 泱漭读音 怎么读 泱漭,拼音是yāng mǎng,泱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泱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