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聘 大聘的意思
pìn

大聘

简体大聘
繁体
拼音dà pìn
注音ㄉㄚˋ ㄆ一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pìn,(1) 访问。【例句】:聘问(古代指代表国家访问友邦)。通聘。聘使往来。(2) 请人担任职务。【组词】:聘书。聘用。聘请。招聘。(3) 定婚或女子出嫁。【例句】:聘礼(彩礼)。聘金。聘姑娘。

基本含义

指聘请高级人才或重要人物。

大聘的意思

大聘 [dà pìn]

1. 诸侯每隔三年使卿向天子行聘问之礼,谓之“大聘”。

3. 旧时订婚聘礼。

大聘 引证解释

⒈ 诸侯每隔三年使卿向天子行聘问之礼,谓之“大聘”。

《礼记·王制》:“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郑玄 注:“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则君自行。”

⒉ 旧时订婚聘礼。

《廿载繁华梦》第三一回:“那日便择过了日子,送到 周 家那里,随后又过了大聘。”


大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聘释义:⒈诸侯每隔三年使卿向天子行聘问之礼,谓之“大聘”。 《礼记·王制》:“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郑玄 注:“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则君自行。”⒉旧时订婚聘礼。《廿载繁华梦》第三一回:“那日便择过了日子,送到 周 家那里,随后又过了大聘。”
    • 2.
      小聘释义:谓诸侯每年派大夫聘问于天子。《礼记·王制》:“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郑玄 注:“比年,每岁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则君自行。”
    • 3.
      岁聘释义:⒈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左传·昭公十三年》:“是故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国语·鲁语上》“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三国 吴 韦昭 注:“贾侍中 云:‘王,谓王事天子也。岁聘以志业,閒朝以讲礼,五年之间四聘於王,而一相朝。’……《礼记》曰:‘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谓此也。”⒉指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宋史·许将传》:“契丹 以兵二十万压 代州 境,遣使请 代 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 将。”
    • 4.
      愧厉释义:使有所愧而自勉之。 《礼记·聘义》:“故天子制诸侯,比年小聘,三年大聘,相厉以礼。使者聘而误,主君弗亲饗食也,所以愧厉之也。”
    • 5.
      朝聘释义:古代诸侯亲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见天子。春秋 时期,政在霸主,诸侯朝见霸主,《礼记·王制》:“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郑玄 注:“比年,每岁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则君自行。然此大聘与朝,晋文 霸时所制也。”《礼记·昏义》:“夫礼始於冠,本於昏,重於丧祭,尊於朝聘。”《左传·昭公三年》:“昔 文 襄 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孔颖达 疏:“此説 文 襄 之霸,令诸侯朝聘霸主大国之法也。”《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贺 嚚顽放废之人
    • 6.
      殷覜释义:亦作“殷眺”。 周 代诸侯定期派使臣朝见天子的礼制。《周礼·春官·大宗伯》:“时聘曰问,殷覜曰视。”《周礼·秋官·大行人》:“时聘以结诸侯之好,殷覜以除邦国之慝。”郑玄 注:“殷覜,谓一服朝之岁也……一服朝之岁,五服诸侯皆使卿以聘礼来见覜天子,天子以礼见之。”《大戴礼记·朝事》覜作“眺”。孔广森 补注:“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时聘,小聘也。殷眺,大聘也。”

大聘(dap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聘是什么意思 大聘读音 怎么读 大聘,拼音是dà pìn,大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