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廷魁 廷魁的意思
tíngkuí

廷魁

简体廷魁
繁体
拼音tíng kuí
注音ㄊㄧㄥˊ ㄎㄨㄟ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íng, ◎ 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例句】:朝(cháo )廷。宫廷。廷杖。廷试(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廷对(a.在朝廷中当众对答;b.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

kuí,(1) 为首的,居第一位的。【组词】:魁首。魁星(a.北斗星中第一星,又第一星至第四星的总称;b.中国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魁元。罪魁祸首。夺魁。(2) 高大。【组词】:身魁力壮。魁梧。魁伟。

基本含义

指在一群人中表现出色、出类拔萃的人。

廷魁的意思

廷魁 [tíng kuí]

1. 廷试第一名,即状元。

廷魁 引证解释

⒈ 廷试第一名,即状元。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二:“后数十年, 李士美、何文縝 亦以廷魁至鼎席。”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故事,有官人应举,谓之锁厅,例不作廷魁。”


国语词典

廷魁 [tíng kuí]

⒈ 科举时代廷试的第一名。


廷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直释义:⒈三个直言敢谏的官员。指 明 代 罗洪先、唐顺之、赵时春。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林·翰林建言知名》:“嘉靖 十九年,上偶疾不视朝,东宫官赞善 罗洪先、司諫 唐顺之、校书 赵时春,以上免朝颇频,各疏请来岁元旦,太子出御 文华殿,受文武及朝覲官朝贺,上震怒……时人高之,又呼为翰林三直云。”⒉三个直言敢谏的官员。指 清 代 苏廷魁、陈庆镛、朱琦。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嘉道 之间,苏廷魁、陈庆鏞、朱琦 为諫垣三直。”
    • 2.
      四虎释义:清 苏廷魁、陈庆镛、朱琦、金应麟 为言官,敢犯颜直谏,时称“四虎”。
    • 3.
      廷魁释义:廷试第一名,即状元。宋 王明清《挥麈前录》卷二:“后数十年,李士美、何文縝 亦以廷魁至鼎席。”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一:“故事,有官人应举,谓之锁厅,例不作廷魁。”
    • 4.
      鼎席释义:指宰相之位。唐 苏颋《授薛稷中书侍郎制》:“俾迴践於纶闈,以增辉於鼎席。”宋 王明清《挥麈前录》卷二:“后数十年,李士美、何文縝 亦以廷魁至鼎席。”
    • 5.
      龙飞榜释义:新皇帝即位后第一次考试选士,称“龙飞榜”。宋 赵昇《朝野类要·举业》:“往年遇主上即位以后第一次选士,谓之龙飞榜。”宋 苏轼《论特奏名》:“臣等自入贡院,四方免解举人投状。称今来是龙飞榜,乞为敷奏法外推恩者,不可胜数。”宋 周密《齐东野语·奇对》:“度宗 龙飞榜,陈文龙 为廷魁,胡跃龙 为省元。”
廷魁是什么意思 廷魁读音 怎么读 廷魁,拼音是tíng kuí,廷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廷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