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附生 附生的意思
shēng

附生

简体附生
繁体
拼音fù shēng
注音ㄈㄨˋ ㄕ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ù,(1) 另外加上,随带着。【组词】:附体。附件。附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附附”;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附附,十年乃成”)。附赘悬疣。(2) 同意,赞同。【组词】:随声附和。附议。(3) 捎带。【例句】:“一男附书至”。(4) 靠近。【组词】:附近。附耳低言。(5) 依从。【组词】:依附。归附。趋炎附势。

shēng,(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组词】:诞生。滋生。生长。(2) 造出。【组词】:生产。(3) 活的,有活力的。【组词】: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组词】:众生。丧生。卫生。(5) 生活,维持生活的。【组词】:生计。生意。(6) 整个生活阶段。【组词】:一生。平生。今生。(7) 发出,起动。【组词】: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8) 使燃料燃烧起来。【组词】:生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组词】: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组词】:生饭。生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组词】:生疏。生客。生字。陌生。(12) 不熟练的。【组词】:生手。(13) 未经炼制的。生铁。(14) 硬。【组词】:态度生硬。生吞活剥。(15) 甚,深。【组词】:生怕。生疼。(16) 正在学习的人。【组词】:学生。门生。(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组词】:儒生。医生。(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组词】:小生。老生。武生。(19) 词尾。【组词】:好生休养。(20) 姓。

基本含义

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体上生活。也可引申为指依附于某种事物或环境中生存。

附生的意思

附生 [fù shēng]

1. 厚养。

2. 明清时附学生的简称。

4. 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生长。如,附生植物。

附生 引证解释

⒈ 厚养。按,刻死则谓薄葬。

《荀子·礼论》:“刻生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
杨倞 注:“刻,损减。附,增益也。”

⒉ 明 清 时附学生的简称。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儒士观场》:“明 时寄学,亦经提学考取岁试后,准作附生。”
王闿运 《陈景雍传》:“通山 附生 张铭 者,负奇志,喜诗酒。”

⒊ 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生长。如,附生植物。


国语词典

附生 [fù shēng]

⒈ 古时初考入府、州、县学,而无廪膳可领的生员,称为「附生」。

《六部成语注解·礼部》:「附生:文学较优给有廪膳者,乃为正生员;其未得廪膳者,名曰附生。」

⒉ 攀附而生。

如:「菟丝与女萝都属附生性植物。」


附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丽目释义:谓附生在眼睛中。
    • 2.
      优监释义:清 代科举制度中监生名目之一。由附生选入国子监肄业者称为优监生。
    • 3.
      吊兰释义: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丛生,叶丛中常抽出细长柔韧下垂的枝条,顶端或节上萌发嫩叶和气生根。附生于树干上。常盆栽悬挂室内,供观赏。
    • 4.
      女萝释义:亦作“女罗”。植物名,即松萝。多附生在松树上,成丝状下垂。
    • 5.
      寄学释义:⒈古指在州县官学就学的外地士人。宋 王溥《唐会要·学校》:“会昌 五年正月制:公卿百官子弟及京畿内士人寄客脩明经、进士业者,并宜隶於太学,外州县寄学及士人,并宜隶各所在官学。”⒉明 代童生,通过捐纳或经提学考试核准,而取得同秀才同等的待遇,称为“寄学”。俞樾《茶香室续钞·儒士观场》引 清 张穆《顾亭林年谱》:“天啟 五年乙丑,年十三岁,时有纳穀寄学之例。蠡源公 以先生天资颖异,合早取科名,遂为先生应例。”又引 清 车守谦 语云:“明 时寄学,亦经提学考取岁试后,准作附生。”
    • 6.
      松萝共倚释义:女萝多附生于松树,故因以比喻夫妻相处和睦融洽。
    • 7.
      桑花释义:附生于桑树上的白藓。
    • 8.
      正命释义:⒈儒家以顺应于天道、得其天年而死为得“正命”。 《孟子·尽心上》:“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赵岐 注:“尽修之道,以寿终者为得正命也。”汉 王充《论衡·刺孟》:“夫子不王,颜渊 早夭,子夏 失明,伯牛 为癘,四者行不顺与?何以不受正命。”⒉泛指寿终而死。与“非命”相对。《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回:“像这样的男子妇人,虽然死於非命,却那英风正气比那死於正命的更自不同。”王闿运《祖考遹斋府君碑清故湘潭县学附生王君之碑并序》:“年七十,以 道光 十二年五月十三日亥时,正命于寝。”⒊儒家学说之一
    • 9.
      污底释义:藤壶、牡蛎等藻类和贝类海洋生物附生于船体浸水表面的现象。使船体表面粗糙,增加航行阻力,影响船上海水冷却系统、测深仪、计程仪、声呐等的正常使用。防止办法是在浸水表面涂防污漆或采用海水电解防污,并常进坞清洗。
    • 10.
      热带雨林释义:热带雨林气候区的自然植被类型。是植物种类最丰富和森林结构最复杂的植被类型。除高大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外,还有繁茂的藤本植物、寄生植物、附生植物等,常见板状根、植物绞杀、老茎生花等现象。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东南亚的马来群岛等地。
    • 11.
      石华释义:介类。附生于海中石上。肉如蛎房,可食;壳如牡蛎而大,可装饰户牖。
    • 12.
      石萝释义:附生石上的女萝。
    • 13.
      祆庙火释义:即火烧祆庙的民间故事。相传 蜀 帝公主与乳母 陈氏 之子相爱,约定在祆庙相会。公主入庙,见 陈生 熟睡,遂解玉环附生怀中而去。生醒,知恋人远去,怨气化火身与庙俱毁。见《渊鉴类函》卷五八引《蜀志》。后用为姻缘不遂之典。
    • 14.
      穗轴释义:一些作物果实中间附生籽粒的轴,如玉米。
    • 15.
      色目释义:⒈种类名目。唐 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本判官及诸州刺史名衔,并所收色目,谨具如后。”宋 陆游《监丞周公墓志铭》:“邑赋色目极繁,以入偿出,不足者犹四万緡,率苛征预借,苟逭吏责。”《清史稿·选举志一》:“生员色目,曰廪膳生、增广生、附生。”⒉人品;身份。唐 蒋防《霍小玉传》:“有一仙人,謫在下界,不邀财货,但慕风流,如此色目,共 十郎 相当矣。”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当时虞候声诺,来
    • 16.
      英峙释义:才智特出。《北史·魏纪二·穆帝》:“帝天姿英峙,勇略过人。”清 曾国藩《江忠烈公神道碑铭》:“公讳 忠源 ……少而豁朗英峙,以县学附生,选为 道光 十七年丁酉科拔贡生。”
    • 17.
      豆果榕系释义:乔木,幼时附生于它树,高5-15米;树皮灰色,光滑。
    • 18.
      豆棚释义:用竹木搭成的棚架,供蔓生豆藤攀附生长。 房前屋后的豆棚,夏日为纳凉佳处。
    • 19.
      附增释义:科举时代两种生员名目附生、增生的并称。
    • 20.
      附学生释义:明 清 科举时代生员名称之一。 明 洪武 初,生员虽定额,但不久即增广,不拘额数。至 宣德 时,以初设食廪者为廪膳生员,增广者称增广生员,各有一定额数。到 正统 元年,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则称附学生员,省称附生。清 代凡童生入学者皆称附生,即秀才。清 福格《听雨丛谈》卷十一:“考此制准乎 明 季之法……其后添置名额,谓之增广生。又益置名额,谓之附学生。盖谓附於庠序,不更膳以廪禄也。”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释社》:“﹝官立社学﹞学生有五等,学生亦曰廪生,一也;增广生,二也;附学生,三也;青衣附学生,四也

附生(fus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附生是什么意思 附生读音 怎么读 附生,拼音是fù shēng,附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附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