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神 [cán shén]
1. 司蚕之神。
蚕神 引证解释
⒈ 司蚕之神。
引《后汉书·礼仪志上》“祠 先蚕,礼以少牢” 刘昭 注引 汉 卫宏 《汉旧仪》:“春桑生而皇后亲桑於菀中。蚕室养蚕千薄以上。祠以中牢羊豕,祭蚕神,曰 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宋 陆游 《春晚村居杂赋绝句》之四:“朝书牛券拈枯笔,暮祭蚕神酌冻醪。”
明 于谦 《采桑妇》诗:“割鷄裂纸祀蚕神,蚕若成时忘苦辛。”
国语词典
蚕神 [cán shén]
⒈ 司蚕的神。民间信仰蚕神,各地不同,一般以嫘祖和马头娘较多。
引唐·元稹〈织妇词〉:「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宋·陆游〈春晚即事〉诗四首之一:「煜煜红灯迎妇担,冬冬画鼓祭蚕神。」
蚕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养蚕神释义:中文译名养蚕神。 在日本东北部被崇拜的家之神。Osira是蚕的意思。
- 2.
寓氏公主释义:传说中的蚕神名。
- 3.
抽征释义:征收。 唐 元稹《织妇词》:“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徵早。”
- 4.
抽徵释义:征收。 唐 元稹《织妇词》:“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徵早。”
- 5.
桃浆释义:桃汁。旧时用以祭祀蚕神,辟百邪。
- 6.
膏糜释义:亦称“膏粥”。上浮油脂的白粥,古人于农历正月十五日用以祭祀蚕神。晋 干宝《搜神记》卷四:“吴县 张成 夜起,忽见一妇人立於宅南角,举手招 成 曰:‘此是君家之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宜作白粥,泛膏於上,以后年年大得蚕。’今之作膏糜像此。”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白膏粥》亦记其事,作“膏粥”:“成 如言作膏粥,自此后大得蚕。今正月半作白膏粥,自此始也。”
- 7.
苑窊妇人释义:古时加于蚕神的封号。
- 8.
菀窳妇人释义:蚕神名。
- 9.
蚕室释义:⒈古代王室饲蚕的宫馆。《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孔颖达 疏:“公桑蚕室者,谓官家之桑,於处而筑养蚕之室。”《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太后置蚕室织室于 濯龙 中,数往来观视以为娱乐。”《晋书·礼志上》:“汉 仪,皇后亲桑东郊苑中,蚕室祭蚕神。”参见“蚕宫”、“蚕馆”。⒉古代执行宫刑及受宫刑者所居之狱室。《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陵 既生降,隤其家声,而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张铣 注:“蚕室,汉 行割刑之室,使其避风养疮者。”《汉书·张安世传》:“初,安世 兄 贺 幸
- 10.
蚕母释义:⒈古时主管蚕事的女官。 ⒉养蚕的妇女。⒊指蚕神。
- 11.
蚕精释义:蚕神。
- 12.
马头娘释义:亦作“马头孃”。中国 神话中的蚕神。相传是马首人身的少女,故名。据《通俗编·神鬼》引《原化传拾遗》记载,古代 高辛氏 时,蜀 中有蚕女,父为人劫走,只留所乘之马。其母誓言:谁将父找回,即以女儿许配。马闻言迅即奔驰而去,旋父乘马而归。从此马嘶鸣不肯饮食。父知其故,怒而杀之,晒皮于庭中。蚕女由此经过,为马皮卷上桑树,化而为蚕,遂奉为蚕神。《山海经·海外北经》和 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中亦载有相关传说。明 唐寅《绮疏遗恨》诗之七:“鸡豚已赛 马头娘,赛罢佳人赴 北邙。”清 郑任钥《春蚕词》:“艰难衣食在农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