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请假 请假的意思
qǐngjià

请假

简体请假
繁体請假
拼音qǐng jià
注音ㄑㄧㄥˇ ㄐㄧ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ǐng,(1) 求。【组词】:请求。请示。请假(jiǎ )。请命。请战。请教(jiào )。请愿。请君入瓮。请缨(喻请战杀敌)。(2) 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组词】:请进。请坐。请安。请便。(3) 延聘、邀、约人来。【组词】:请客。请柬。邀请。(4) 谒见、会见。【例句】:“造请诸公,不避寒暑”。

jiǎ jià,(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组词】: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2) 借用,利用。【组词】: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组词】: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组词】:假日。假条。病假。

基本含义

向上级或主管请示离开工作或学习的请求。

请假的意思

请假 [qǐng jià]

1. 因事或因病请求准许休假。

请假 引证解释

⒈ 因事或因病请求准许休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 作 殷荆州 佐,请假还东。”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害肚感风》:“按令制官员请假,輒以感冒为辞。”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这几天公事多得很,不好请假。”


国语词典

请假 [qǐng jià]

⒈ 告假,指因公、因病或因事而请求休假。

《南史·卷十八·萧思话传》:「会稽太守蔡兴宗之郡,惠开自京口请假还都,相逢于曲阿。」

告假 乞假

销假


请假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乞假释义:⒈借贷。⒉请托。⒊请假。
    • 2.
      告假释义:请假:他家里有事,想告两天假。

请假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销假释义:请假期满后向主管人员报到。

请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考释义:⒈古代官吏考绩之制。 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颖达 疏:“言帝命羣官之后,经三载,乃考其功绩;经三考则九载,黜陟幽明,明者升之,闇者退之。”《后汉书·朱浮传》:“然以 尧 舜 之盛,犹加三考……而閒者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唐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两衙多请假,三考欲成资。”宋 苏轼《与蒲诚之书》:“然某尽今岁方得二年,不知朝廷肯令某成资解去否?若必俟三考,则於 诚之 为太淹缓,安用也。”⒉指考试官员的三种项目。清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
    • 2.
      乞假释义:⒈借贷。⒉请托。⒊请假。
    • 3.
      假条释义:⒈〈名〉也说假条儿。指写明请假理由和期限的纸条子。⒉〈名〉假的条据。
    • 4.
      充足释义:多到能满足需要:光线充足。经费充足。请假要有充足的理由。
    • 5.
      其余释义:指示代词。剩下的:除了有两人请假,其余的人都到了。
    • 6.
      出付释义:犹请假。
    • 7.
      出工释义:出发上工;出勤:时间不早了,该出工了。他每天出工,从不请假。
    • 8.
      取急释义:古代谓在职官员以赶办私事而请假。晋 陆机《思归赋》序:“余以 元康 六年冬取急归。”《北史·杨愔传》:“愔 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后取急就 雁门 温汤疗疾。”《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上欲以 鄱阳王 范 为元帅;朱异 取急在外,闻之,遽入。”
    • 9.
      告假释义:请假:他家里有事,想告两天假。
    • 10.
      告归释义:⒈旧时官吏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⒉告辞,告别回家。
    • 11.
      告病释义:⒈称说有病:农夫终日劳苦而未尝告病。⒉旧时官吏以生病为由请求辞职,现泛指因病请假:告病回乡。
    • 12.
      周末手术释义:一些患者担心临近周末没医生,一些择期手术的病人便扎堆周一、周二做手术,结果耽误工作不说家属还要请假照料,一些医院推出周末手术,为这类病人提供便利,医生也建议市民改变就医习惯,医院周末一样会安排医生不必担心。
    • 13.
      在假释义:⒈在假期中。⒉指告假,请假。
    • 14.
      奏假释义:⒈举奏升堂之乐。 ⒉向皇帝请假。
    • 15.
      奏参释义:向帝王上书弹劾官吏的过失。《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但有不守官箴,不惜民瘼的,一并准他一体奏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前日藩臺接了这信,便回过制臺,叫他自己请假回去,免得奏参,保全他的功名。”
    • 16.
      寖剧释义:谓疾病逐渐严重。 唐 郭彖《睽车志》卷五:“﹝ 靳瑶 ﹞妻遽得心痛,寖剧不省人,舆归即死。”明 宋濂《故陈夫人赵氏石表辞》:“赵氏 惧貽予忧,不敢以疾告,已而疾寖剧。”清 魏源《两淮都转盐运使婺源王君墓表》:“十四年夏四月,君疾寖剧,乃復请假,而竟不起。”
    • 17.
      尘缁释义:语本 晋 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京洛 多风尘,素衣化为緇。 ”后因以“尘緇”谓尘污;污垢。南朝 宋 鲍照《绍古辞》之二:“何言年月驶,寒衣已擣治;绦绣多废乱,篇帛久尘緇。”明 高启《题大黄痴天池石壁图》诗:“身骑黄鵠去未远,縞素飘落流尘緇。”清 孙旸《木兰花慢·送陆义山请假归里》词:“霏霏薄雪一些儿,为尔洗尘緇。”
    • 18.
      平常释义:⒈普通;不特别:话虽平常,意义却很深刻。 ⒉平时:他虽然身体不好,但平常很少请假。
    • 19.
      感风释义:⒈谓中风。 ⒉宋代太学诸生请假外宿,例以“感风”为辞。参见“感风簿”。
    • 20.
      感风簿释义:宋 代太学诸生请假外宿的登记簿。例以“感风”为名,故称。

请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考释义:⒈古代官吏考绩之制。 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颖达 疏:“言帝命羣官之后,经三载,乃考其功绩;经三考则九载,黜陟幽明,明者升之,闇者退之。”《后汉书·朱浮传》:“然以 尧 舜 之盛,犹加三考……而閒者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唐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两衙多请假,三考欲成资。”宋 苏轼《与蒲诚之书》:“然某尽今岁方得二年,不知朝廷肯令某成资解去否?若必俟三考,则於 诚之 为太淹缓,安用也。”⒉指考试官员的三种项目。清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
    • 2.
      乞假释义:⒈借贷。⒉请托。⒊请假。
    • 3.
      假条释义:⒈〈名〉也说假条儿。指写明请假理由和期限的纸条子。⒉〈名〉假的条据。
    • 4.
      充足释义:多到能满足需要:光线充足。经费充足。请假要有充足的理由。
    • 5.
      其余释义:指示代词。剩下的:除了有两人请假,其余的人都到了。
    • 6.
      出付释义:犹请假。
    • 7.
      出工释义:出发上工;出勤:时间不早了,该出工了。他每天出工,从不请假。
    • 8.
      取急释义:古代谓在职官员以赶办私事而请假。晋 陆机《思归赋》序:“余以 元康 六年冬取急归。”《北史·杨愔传》:“愔 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后取急就 雁门 温汤疗疾。”《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上欲以 鄱阳王 范 为元帅;朱异 取急在外,闻之,遽入。”
    • 9.
      告假释义:请假:他家里有事,想告两天假。
    • 10.
      告归释义:⒈旧时官吏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⒉告辞,告别回家。
    • 11.
      告病释义:⒈称说有病:农夫终日劳苦而未尝告病。⒉旧时官吏以生病为由请求辞职,现泛指因病请假:告病回乡。
    • 12.
      周末手术释义:一些患者担心临近周末没医生,一些择期手术的病人便扎堆周一、周二做手术,结果耽误工作不说家属还要请假照料,一些医院推出周末手术,为这类病人提供便利,医生也建议市民改变就医习惯,医院周末一样会安排医生不必担心。
    • 13.
      在假释义:⒈在假期中。⒉指告假,请假。
    • 14.
      奏假释义:⒈举奏升堂之乐。 ⒉向皇帝请假。
    • 15.
      奏参释义:向帝王上书弹劾官吏的过失。《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但有不守官箴,不惜民瘼的,一并准他一体奏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前日藩臺接了这信,便回过制臺,叫他自己请假回去,免得奏参,保全他的功名。”
    • 16.
      寖剧释义:谓疾病逐渐严重。 唐 郭彖《睽车志》卷五:“﹝ 靳瑶 ﹞妻遽得心痛,寖剧不省人,舆归即死。”明 宋濂《故陈夫人赵氏石表辞》:“赵氏 惧貽予忧,不敢以疾告,已而疾寖剧。”清 魏源《两淮都转盐运使婺源王君墓表》:“十四年夏四月,君疾寖剧,乃復请假,而竟不起。”
    • 17.
      尘缁释义:语本 晋 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京洛 多风尘,素衣化为緇。 ”后因以“尘緇”谓尘污;污垢。南朝 宋 鲍照《绍古辞》之二:“何言年月驶,寒衣已擣治;绦绣多废乱,篇帛久尘緇。”明 高启《题大黄痴天池石壁图》诗:“身骑黄鵠去未远,縞素飘落流尘緇。”清 孙旸《木兰花慢·送陆义山请假归里》词:“霏霏薄雪一些儿,为尔洗尘緇。”
    • 18.
      平常释义:⒈普通;不特别:话虽平常,意义却很深刻。 ⒉平时:他虽然身体不好,但平常很少请假。
    • 19.
      感风释义:⒈谓中风。 ⒉宋代太学诸生请假外宿,例以“感风”为辞。参见“感风簿”。
    • 20.
      感风簿释义:宋 代太学诸生请假外宿的登记簿。例以“感风”为名,故称。

请假造句

1.张经理在请假期间,由副经理代拆代行,代理公司一切业务。

2.他没请假怎么无缘无故地就走了?

3.她从来不迟到、不早退、不请假、不吃零嘴、不花零钱,真是个会精打细算的小姑娘。

4.听说孩子住院,李老师匆忙请假赶到了医院。

5.虽然他迟到有客观的原因,却没有及时请假,况且他迟到的原因也是可以克服的。

6.母亲生病,学校准许我请假回家探视。

7.王老师准许李杰请假一天。

8.校长同意延长他的请假期限。

9.班主任批准了王红梅的请假报告。

10.如果您周一有时间,我请假来拜访你。

11.由于情况特殊,他来不及请假就走了。

12.我昨天晚上睡觉着了凉,早上起来头疼,还有点发烧。上午妈妈要带我去看病,请假半天,请批准。

13.小军生病了,请假在家休息。

14.你不能去参加秋季长跑比赛应该向老师请假

15.第一句是请假的时候可以这么说,第二句仅仅是想表达自己很累然后想休息的这种感觉的时候可以这么说。

16.请假是要履行请假手续的。

17.繁重的工作使他身体状况不好,他决心请假去游览名山大川,休养身体。

请假(qingj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请假是什么意思 请假读音 怎么读 请假,拼音是qǐng jià,请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请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