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寒砧 寒砧的意思
hánzhēn

寒砧

简体寒砧
繁体
拼音hán zhēn
注音ㄏㄢˊ ㄓ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án,(1) 冷,与“暑”相对。【组词】: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2) 害怕。【组词】:寒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组词】: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zhēn,(1) 捶、砸或切东西的时候,垫在底下的器具。【组词】:砧板。砧子。(2) 形状和作用像砧子的。【例句】:砧骨(听骨之一)。砧木。

寒砧的意思

寒砧 [hán zhēn]

1. 亦作“寒碪”。

3. 指寒秋的捣衣声。砧,捣衣石。诗词中常用以描写秋景的冷落萧条。

寒砧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寒碪”。指寒秋的捣衣声。砧,捣衣石。诗词中常用以描写秋景的冷落萧条。

唐 沉佺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 辽阳。”
唐 李贺 《龙夜吟》:“寒碪能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
南唐 李煜 《捣练子令》词:“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水浒传》第二一回:“譙楼禁鼓,一更未尽一更催;别院寒砧,千捣将残千捣起。”


国语词典

寒砧 [hán zhēn]

⒈ 砧,捣衣石。寒砧指寒秋时赶制冬衣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以描述秋景萧瑟、凄凉中的思念之情。

唐·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南唐·李煜〈捣炼子·深院静〉词:「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寒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寒砧释义:亦作“寒碪”。 指寒秋的捣衣声。砧,捣衣石。诗词中常用以描写秋景的冷落萧条。唐 沉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 辽阳。”唐 李贺《龙夜吟》:“寒碪能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南唐 李煜《捣练子令》词:“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水浒传》第二一回:“譙楼禁鼓,一更未尽一更催;别院寒砧,千捣将残千捣起。”
    • 2.
      寒碪释义:见“寒砧”。
    • 3.
      涧阴释义:涧谷中不见阳光的地方;山涧中阴暗潮湿的地方。出处 唐·李颀《宴陈十六楼》诗:“白日落庭内,黄花生涧阴。四邻见疏木,万井度寒砧。
    • 4.
      短日释义:⒈冬季昼短夜长,故称冬令白天为“短日”。 唐 韩愈《燕河南府秀才》诗:“阴风搅短日,冷雨澁不晴。”唐 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短日安能驻?低云只有阴。”宋 苏轼《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诗之一:“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⒉谓来日不多。指年迈。宋 范成大《廛居久不见山》诗:“人生不如意,十事常六七;身今况迟暮,长算屈短日。”
    • 5.
      辽阳释义:曾为县名、府名、路名、行省名。今为市名。泛指今 辽阳市 一带地方。《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晧书>》:“宣王 薄伐,猛鋭长驱,师次 辽阳,而城池不守。”李善 注:“《汉书》曰:辽东郡 有 辽阳县。”唐 沉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五征戍忆 辽阳。”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后以事謫 辽阳,子孙仍富。”清 王庆勋《颶风行》:“吴 头一水 辽阳 通,羣舟航海凭神功。”
    • 6.
      风幔释义:挡风的帷幕。唐 杜甫《客旧馆》诗:“风幔何时卷,寒砧昨夜声。”宋 苏轼《上元夜过赴儋守台独坐有感》诗:“静看月窗盘蜥蜴,卧闻风幔落伊威。”

寒砧(hanz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寒砧是什么意思 寒砧读音 怎么读 寒砧,拼音是hán zhēn,寒砧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寒砧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