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投状 投状的意思
tóuzhuàng

投状

简体投状
繁体投狀
拼音tóu zhuàng
注音ㄊㄡˊ ㄓㄨ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óu,(1)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组词】:投篮。投弹(dàn )。(2) 跳进去。【组词】:投河。自投罗网。(3) 放进去,送进去。【组词】:投入。投资。投标。(4) 走向,进入。【例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师(从师学习)。投诉。(5) 发向。【组词】:投射。投影。(6) 寄,递送。【组词】:投递。投稿。(7) 合。【组词】:投合。意气相投。(8) 临,在…以前。【组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zhuàng,(1) 形容,样子。【组词】:状貌。奇形怪状。(2) 情况,情形。【组词】:状况。病状。现状。(3) 叙述,描写。【组词】:状语。状其事。写情状物。(4) 旧时叙述事件的文辞。【组词】:行状。诉状。供状。(5) 特种格式的凭证。【组词】:奖状。委任状。

基本含义

指投降、认输。

投状的意思

投状 [tóu zhuàng]

1. 呈递文状。

投状 引证解释

⒈ 呈递文状。

《梁书·武帝纪上》:“必须画刺投状,然后弹冠。”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建隆 初,詔 五代 时命官投状叙理,復命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胡注失收考异》:“有 李晟郢 劝 怀光 归,投状云:‘今 怀光 即欲束身。’”


投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买扑释义:宋 元 的一种包税制度。宋 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包商(买扑人)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后由承包商自行申报税额,以出价最高者取得包税权。元 时的包税范围更加扩大。宋 欧阳修《乞免蒿头酒户课利札子》:“臣窃见 河 东买扑酒户,自兵兴数年,不计远近,并将月纳课利,支往边上折纳米粟。”宋 张耒《明道杂志》:“仁宗 时,有大豪 焦隐 者,尝诣三司投状,乞买扑 解州 盐池,岁纳浄利。”
    • 2.
      喝撺箱释义:亦作“喝攛厢”。 宋 元 时官衙前设有投状纸的箱子。官员开庭理案时,衙役站立两旁,高声呐喊:“在衙人员平安,抬书案!”同时从箱中取出状纸,呈交官员。这个仪式称“攛箱”。衙役喊堂威,称“喝攛箱”。攛,谓移动和开启。
    • 3.
      市牙释义:旧指以介绍买卖赚取佣金为职业的人。《旧唐书·食货志下》:“市牙各给印纸,人有买卖,随自署记,翌日合算之。有自贸易不用市牙者,验其私簿,投状自集。”
    • 4.
      撺箱释义:亦作“攛厢”。宋 元 时官衙开庭理案时,设箱在衙门,告状者要投状于箱内,称为“攛箱”。
    • 5.
      私簿释义:私人的账簿。《旧唐书·食货志下》:“有自贸易不同市牙者,验其私簿,无私簿者,投状自集。”
    • 6.
      隐投释义:匿名投状。
    • 7.
      龙飞榜释义:新皇帝即位后第一次考试选士,称“龙飞榜”。宋 赵昇《朝野类要·举业》:“往年遇主上即位以后第一次选士,谓之龙飞榜。”宋 苏轼《论特奏名》:“臣等自入贡院,四方免解举人投状。称今来是龙飞榜,乞为敷奏法外推恩者,不可胜数。”宋 周密《齐东野语·奇对》:“度宗 龙飞榜,陈文龙 为廷魁,胡跃龙 为省元。”
投状是什么意思 投状读音 怎么读 投状,拼音是tóu zhuàng,投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投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