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湿地 湿地的意思
shī

湿地

简体湿地
繁体溼地
拼音shī dì
注音ㄕ ㄉ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湿

shī,(1)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干”相对。【组词】:湿度。潮湿。湿润。湿热。湿漉漉。(2) 中医学名词。【组词】:湿气。湿邪。湿泻。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基本含义

湿地指的是地表水域或土壤中长期积水的地区。

湿地的意思

湿地 [shī dì]

1. 富含土壤水分的土地(如沼泽、泥炭地)

[wetland;]


国语词典

湿地 [shī dì]

⒈ 经常为水淹没的地带。通常是河口流域的边际地带,也是界于沿海水域和陆地间的过渡带。湿地蕴育丰富的物种,是许多鱼类、两栖类、鸟类、爬虫类乐于生活的环境,国际保育组织已将湿地保育列为优先目标。


湿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劳七伤释义:中医学上五劳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指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泛指身体虚弱多病。
    • 2.
      地梨释义:⒈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在湿地里,地下茎象荸荠,可以吃。⒉这种植物的地下球茎。⒊方言。荸荠。孙犁《白洋淀记事·织席记》:“还要在冰凌里,用两只手去挖地梨。”
    • 3.
      塔头甸子释义:属方言,是指生长塔头的湿地和沼泽。
    • 4.
      多瑙河三角洲释义:⒈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⒉米以下。湿地、河汊、湖泊纵横交错,水陆面积各占一半。芦苇密布,是世界最大芦苇产地。
    • 5.
      平隰释义:低平的湿地。
    • 6.
      水湿释义:⒈水气;潮气。⒉沾水变潮;潮湿。⒊因经常坐卧湿地,汗出沾衣或涉水淋雨等引起的病症。
    • 7.
      沼地释义:[ooze;bog;marsh] 常常被水淹没的低洼湿地。
    • 8.
      洿沮释义:低洼湿地。
    • 9.
      海非菜籽释义:生态环境:生于河边湿地、沼泽草甸和浅水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
    • 10.
      湿地释义:靠近江河湖海而地表有浅层积水的地带,包括沼泽、滩涂、湿草地等,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中水生动植物多,有利于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
    • 11.
      牛溲马渤释义: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均可入药。比喻虽然微贱但是有用的东西。渤,通勃。
    • 12.
      瘴疠释义:指热带或亚热带潮湿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 13.
      皋隰释义:亦作“皐隰”。 亦作“皋隰”。水边低湿地。
    • 14.
      绿藻释义:藻类植物的一类。 有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个体等种类。多细胞个体呈球状、丝状、管状等。藻体绿色或黄绿色。生活在淡水、海水中或生长在湿地、树干上。如水绵等。
    • 15.
      草甸子释义:长满野草的低湿地:前面是一大片草甸子。
    • 16.
      莎草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在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上,茎三棱形,叶条形,有光泽,花穗褐色。地下块根黑褐色,叫香附子,可入药。
    • 17.
      蕨类植物释义:植物的一大类,远古时多为高大树木,现代的多为草本,有根、茎和叶子,茎有维管束,叶子通常较小,用孢子繁殖,生长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地带,如蕨、石松等。
    • 18.
      藻类植物释义:植物的一大类,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用细胞分裂、孢子或两个配子体相结合进行繁殖。植物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绝大多数是水生的,极少数可以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地方。主要有红藻、褐藻、绿藻、蓝藻等。
    • 19.
      蜗牛释义:软体动物,头部有两对触角,眼长在后一对的顶端上,腹面有扁平的脚,壳略呈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有螺旋纹。生活在潮湿地区,吃草本植物。有的地区叫水牛儿。
    • 20.
      跳虫释义:⒈戏剧中角色的名称。 ⒉昆虫。身体很小,细长或圆形,无翅,有细毛,触角粗短,脚短,腹部第四节有跳跃的器官。多生在水边或湿地,吃腐烂的植物。

湿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劳七伤释义:中医学上五劳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指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泛指身体虚弱多病。
    • 2.
      地梨释义:⒈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在湿地里,地下茎象荸荠,可以吃。⒉这种植物的地下球茎。⒊方言。荸荠。孙犁《白洋淀记事·织席记》:“还要在冰凌里,用两只手去挖地梨。”
    • 3.
      塔头甸子释义:属方言,是指生长塔头的湿地和沼泽。
    • 4.
      多瑙河三角洲释义:⒈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⒉米以下。湿地、河汊、湖泊纵横交错,水陆面积各占一半。芦苇密布,是世界最大芦苇产地。
    • 5.
      平隰释义:低平的湿地。
    • 6.
      水湿释义:⒈水气;潮气。⒉沾水变潮;潮湿。⒊因经常坐卧湿地,汗出沾衣或涉水淋雨等引起的病症。
    • 7.
      沼地释义:[ooze;bog;marsh] 常常被水淹没的低洼湿地。
    • 8.
      洿沮释义:低洼湿地。
    • 9.
      海非菜籽释义:生态环境:生于河边湿地、沼泽草甸和浅水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
    • 10.
      湿地释义:靠近江河湖海而地表有浅层积水的地带,包括沼泽、滩涂、湿草地等,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中水生动植物多,有利于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
    • 11.
      牛溲马渤释义: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均可入药。比喻虽然微贱但是有用的东西。渤,通勃。
    • 12.
      瘴疠释义:指热带或亚热带潮湿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 13.
      皋隰释义:亦作“皐隰”。 亦作“皋隰”。水边低湿地。
    • 14.
      绿藻释义:藻类植物的一类。 有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个体等种类。多细胞个体呈球状、丝状、管状等。藻体绿色或黄绿色。生活在淡水、海水中或生长在湿地、树干上。如水绵等。
    • 15.
      草甸子释义:长满野草的低湿地:前面是一大片草甸子。
    • 16.
      莎草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在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上,茎三棱形,叶条形,有光泽,花穗褐色。地下块根黑褐色,叫香附子,可入药。
    • 17.
      蕨类植物释义:植物的一大类,远古时多为高大树木,现代的多为草本,有根、茎和叶子,茎有维管束,叶子通常较小,用孢子繁殖,生长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地带,如蕨、石松等。
    • 18.
      藻类植物释义:植物的一大类,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用细胞分裂、孢子或两个配子体相结合进行繁殖。植物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绝大多数是水生的,极少数可以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地方。主要有红藻、褐藻、绿藻、蓝藻等。
    • 19.
      蜗牛释义:软体动物,头部有两对触角,眼长在后一对的顶端上,腹面有扁平的脚,壳略呈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有螺旋纹。生活在潮湿地区,吃草本植物。有的地区叫水牛儿。
    • 20.
      跳虫释义:⒈戏剧中角色的名称。 ⒉昆虫。身体很小,细长或圆形,无翅,有细毛,触角粗短,脚短,腹部第四节有跳跃的器官。多生在水边或湿地,吃腐烂的植物。

湿地造句

1.我喜欢雨西湖的迷蒙秀丽,我喜欢白堤的桃红柳绿,我喜欢西溪湿地的古朴明净。

2.眼眶中突然掉下什么东西,潮湿地划过我的脸颊,在干燥的皮肤上留下一道曲折的线。

3.那些镶嵌在河心中的一片片湿地

4.带着宠物们去崇明湿地闲散地度过周末,想必是许多城里人所梦寐以求的。

湿地(shi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湿地是什么意思 湿地读音 怎么读 湿地,拼音是shī dì,湿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湿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