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弟 [shī dì]
1. 称后于自己从同一个师父学习的人。
英[ junior fellow apprentice; ]
2. 师父的儿子中年龄比自己小的人。
英[ the son of one's master; ]
3. 父亲的徒弟中年龄比自己小的人。
英[ father's apprentice (younger than oneself); ]
4. 老师和弟子。
英[ teacher and pupil; ]
师弟 引证解释
⒈ 与“师兄”相对,称同从一师而拜师时间晚于自己的人。
引《朱子语类》卷一二六:“如佛老虽是灭人伦,然自是逃不得,如无父子,却拜其师,以其弟子为子,长者为师兄,少者为师弟,但是只护得个假底。”
《水浒传》第五回:“我有一个师弟,现在 东京 大相国寺 住持。”
⒉ 称师父的儿子或父亲的徒弟中年龄小于自己的人。
⒊ 老师和弟子。
引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总论》:“子贡 问当时从政者,夫子比之斗筲而不数,盖师弟之间,商评之语,何害于德。”
明 赵南星 《笑赞·张江陵》:“门生就上本参老师,顾不的师弟之情。”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这师弟之称,也可以不必,竟是姐妹相呼便了。”
章炳麟 《文学总略》:“《论语》为师弟问答,乃亦略记旧闻,散为各条,编次成帙。”
国语词典
师弟 [shī dì]
⒈ 师父和徒弟,老师和学生。
例如:「师弟二人下棋。」
⒉ 同一师门比自己年纪小或受业晚的男子。
引《水浒传·第五回》:「我有一个师弟,见在东京大相国寺住持。」
⒊ 老师的儿子若年龄比自己小,称为「师弟」。
师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释义:古谚。 谓一日做了老师,就终生受到象父亲一样的尊敬。极言师徒情谊深厚。元 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小姐拜哥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西游记》第八一回:“行者 道:‘师父説那里话!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等与你做徒弟,就是儿子一般。’”《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这师弟的情分也不是可以薄得的。”
- 2.
受经释义:汉 儒重师法,研习经学,师弟相传。 从师学经,称受经。
- 3.
呵难释义:⒈呵斥刁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关市呵难之。”⒉犹诘难,问难。汉 王充《论衡·明雩》:“汉 立博士之官,师弟子相呵难,欲极道之深,形是非之理也。”
- 4.
拆卷释义:拆开试卷的弥封。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一·师弟相得》:“癸未,先人以閲尚书分考,得一南卷,赏异之……识其文甚稔,因荐高等,比拆卷登榜,则 广东 邓宗龄,其年甫弱冠。”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方 王 二君,殫心蒐拔,惟恐偶屈一士,得士四十二人。每拆卷,当事輒额手称庆。”
- 5.
瘦寡释义:瘦小。 许志行《师弟》:“这是小女,今年也有十岁了,可是蠢得很;身体也这样瘦寡呢。”
- 6.
登牓释义:科举考试将考中者名单上榜。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一·师弟相得》:“而先人自幼同砚席,识其文甚稔,因荐高等,比拆卷登榜,则 广东 邓宗龄,其年甫弱冠,焦 年踰不惑久矣。”一本作“登榜”。
- 7.
羊陆释义: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与 吴 将 陆抗 对峙,二人互无疑忌,使命交通,友好往来,为后人所称许。事见《晋书·羊祜传》。明 张煌言《答赵安抚书》:“不佞与执事辈从容 羊 陆 之交,往来 侨 肸 之好。”罗正纬《滦州革命先烈事略·吴禄贞》:“禄贞 与 斋藤 划 鸭緑江 而守。斋藤 曾充士官学校教师,与 禄贞 有师弟谊,尊酒往还,不减当年 羊 陆。”
- 8.
老哥哥释义:对年长男性朋友的昵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就论岁数,也比我长着三十餘年。如不见弃,我今日就认你作个老哥哥何如?”《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只是老哥哥,你既受他的恩情,又合他师弟相关,也该阻止他一番才是。”
- 9.
荣观释义:⒈荣盛的景象。《旧唐书·德宗纪上》:“命宰臣诸将送 晟(李晟)入新赐第,教坊乐,京兆府 供帐食饌,鼓吹导从,京城以为荣观。”宋 司马光《论上元游幸札子》:“臣等窃惟上元观灯,本非典礼,正以时和年丰,欲与百姓同乐,为太平之荣观而已。”明 唐顺之《重修泾县儒学记》:“然祇以为太平之荣观,而当时所谓师弟子者不在也。”⒉荣幸地观赏。汉 祢衡《<鹦鹉赋>序》:“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坐咸共荣观,不亦可乎!”⒊犹荣名,荣誉。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立名者,脩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宋书·王敬弘
- 10.
足年释义:实足一年,整整一年。许志行《师弟》:“经理因为要节省薪水起见,我进去,还不满足年,便说我人长大了,老练了,可以上得正柜做生意了。”
- 11.
道妙释义:⒈佛教或道教学说的精义、经典。唐 韦应物《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诗:“道妙苟为得,出处理无偏。”宋 真德秀《送汤伯纪归安仁》诗:“正须澄心愿,乃许窥道妙。”清 陈确《黄山道士韩养元师弟传》:“尊觉 虽少年,而勤思道妙,甘淡泊。”⒉指文章。唐 韩愈《记梦》诗:“夜梦神官与我言,罗缕道妙角与根。”钱仲联 集释引 汪琬 曰:“意当时有权贵不学,自詡能诗,欲得公之称誉者,故作此以託讽歟?”清 王筠《菉友肊说》:“化神奇为腐臭,则典籍亦糟粕也;化臭腐为神奇,则瓦甓皆道妙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梁
- 12.
郑家婢妾释义:同“郑玄家婢”。 清 李孚青《秋日自遣》诗:“郑 家婢妾如师弟,梁氏 夫妻似主賔。”
- 13.
降意释义:⒈倾心;留意。《后汉书·贾逵传》:“肃宗 立,降意儒术,特好《古文尚书》、《左氏传》。”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自 元 暨 成,降意图籍,美‘玉屑’之谭,清 金马 之路。”《南史·袁湛传》:“殿下当降意《簫》《韶》,奈何听亡国之响。”⒉降心相从,屈意。《南齐书·王晏传》:“晏 位任亲重,朝夕进见,言论朝事,自 豫章王 嶷、尚书令 王俭 皆降意以接之,而 晏 每以疎漏被上呵责,连称疾久之。”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一·师弟相得》:“先人少于 焦 十四年,而早登第,然每兄事之,焦 亦不少降意,至己
- 14.
顾自释义:径自;独自。叶圣陶《一篇宣言》:“其余几个人好像没有听见我的话,顾自看他们的教本,批他们的笔记。”《文艺月报》1957年第11期:“小师弟迅速地离开了太师母,顾自去烧饭了。”
- 15.
魇呓释义:犹梦呓。 明 沉德符《敝帚轩剩语·师弟相得》:“﹝ 沉少林 ﹞途次梦骑牛头入京城,回顾则 焦(焦弱侯)尾其后,因自负必得鼎元,而戏谓 焦:‘且迟吾十二年。’比乙丑同下第,直以魘囈置之矣;至丁丑,沉 果得第一。”
- 16.
鼎元释义:科举中状元、榜眼、探花之总称。明 沉德符《敝帚轩剩语·师弟相得》:“弱侯(焦循)与 宣城 沉少林 懋学 同乡榜,同计偕。途次梦骑牛头入京城,回顾则 焦 尾其后,因自负必得鼎元,而戏谓 焦 且迟吾十二年。”清 袁枚《新齐谐·秀民册》:“荆 生平以鼎元自负,首请鼎甲册,遍閲无名。”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本朝 陕西 人得鼎元,自公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