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诚 [tuī chéng]
1. 以诚心相待。
推诚 引证解释
⒈ 以诚心相待。
引《淮南子·主术训》:“块然保真,抱德推诚,天下从之,如响之应声,景之象形。”
《魏书·高祖纪下》:“凡为人君,患於不均,不能推诚御物。”
宋 欧阳修 《刘公墓志铭》:“推诚自信,不为防虑。”
《清史稿·文宗纪》:“给事中 苏廷魁 疏请推诚任贤,慎始图终。”
茅盾 《虹》七:“如果人家能够推诚相与,那她即使受点牺牲,也很甘心。”
推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倾抱写诚释义:指推诚相待。
- 2.
倾襟释义:亦作“倾衿”。 推诚相待。
- 3.
勋号释义:勋官的名号。 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赠上柱国》:“吴良 以开国公殁於 洪武 年,得追崇上柱国,其生前勋号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
- 4.
匪躬释义:谓忠心耿耿,不顾自身。《易·蹇》:“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孔颖达 疏:“尽忠於君,匪以私身之故而不往济君,故曰:匪躬之故。”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 比干 匪躬而剖心於精忠,田丰 见微而夷戮於言直。”唐 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诗:“圣言在推诚,臣职惟匪躬。”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至于 倭文端 之守正不阿,清操絶俗,文文忠 之匪躬尽瘁,驯扰强蕃,方之 姚 宋 忠 唐、范 韩 翊 宋,殆无恧色。”
- 5.
叠次释义:⒈亦作“迭次”。⒉犹历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周锡能伏闻天父皇上帝指出叠次真情,自知奸心难隐,果是天眼恢恢,真神难欺。”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既论清政府叠次上諭所云,试问鄂军起义之力,彰德高卧之力乎?”⒊曡次:屡次,多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四川铁路案档案》:“经职父曡次推诚剴切劝导,晓以大义,各兵队等始亦颇为感动。”
- 6.
委诚求当释义:指推诚相待,虚心求教。
- 7.
开诚释义:推诚相待;表明诚意。
- 8.
恭虔释义:恭敬虔诚。 《旧唐书·文宗纪》:“朕嗣膺寳位,十有三年,常剋己以恭虔,每推诚於众庶。”宋 范仲淹《晋祠泉》诗:“此异孰可穷,观者增恭虔。”
- 9.
披款释义:⒈敝开诚意。⒉谓推诚相与。
- 10.
披襟释义:⒈敝开衣襟。多喻舒畅心怀。⒉指衣衫破烂,把衣襟拖挂下来。⒊亦作“披衿”。犹披心。谓推诚相与。
- 11.
推结释义:推诚结交。《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江 淮 间人咸向之”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江表传》:“有 周瑜 者,与 策 同年,亦英达夙成,闻 策 声闻,自 舒 来造焉。便推结分好,义同断金。”《北史·张煚传》:“隋文帝 为丞相,煚 深自推结。”
- 12.
推襟送抱释义:比喻推诚相见(襟抱:指心意)。
- 13.
推诚不饰释义:推诚相见,毫不掩饰自己。比喻对人诚实,毫无虚假之意。
- 14.
曡次释义:屡次,多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四川铁路案档案》:“经职父曡次推诚剴切劝导,晓以大义,各兵队等始亦颇为感动。”
- 15.
蒐辑释义:⒈搜集。明 吴承恩《<诸史将略>序》:“尝欲蒐辑往牒汇为一书,以考昔人经武之略。”清 俞樾《茶香室续钞·三姑》:“余案头《东坡集》,乃 蜀 中新刻本,蒐辑虽富,恐不尽可信也。”⒉整顿。《新唐书·王绍传》:“自 张愔 后,兵骄难治,绍 蒐辑军政,推诚示人。”
- 16.
防虑释义:因有所顾虑而提防。《南齐书·王晏传》:“ 晏 轻浅无防虑,望开府,数呼相工自视,云当大贵。” 宋 欧阳修 《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公为人磊落明白,推诚自信,不为防虑,至其屡见侵害,皆置而不较,亦不介於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