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名数 名数的意思
míngshù

名数

简体名数
繁体名數
拼音míng shù
注音ㄇ一ㄥˊ ㄕ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人或事物的称谓。【组词】: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 起名字。【例句】:“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例句】: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 叫出,说出。【组词】:不可名状。 (5) 声誉。【组词】: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组词】: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 占有。【组词】:不名一文。 (8) 量词,用于人。【组词】:三名工人。

shù shǔ shuò,(1) 屡次。【例句】: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基本含义

指名声和数量,特指名声和数量都很大。

名数的意思

名数 [míng shù]

1. 带有量词的数。如:三斤,五两。

[ concrete number; ]

2. 户口;户籍。

[ household; ]

名数 引证解释

⒈ 名位礼数。

语本《左传·庄公十八年》:“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其后虽翔泳势异,而不以名数革初心。”
宋 苏舜钦 《杜公谢官表》:“是故峻其名数,宠之等威,黄阁黑旙,葱珩赤紱,或延登受策,或御坐为起。”
元 叶隆礼 《辽志·本末》:“中国 帝王名数,尽盗有之。”

⒉ 姓名职司。

《隋书·经籍志二》:“古之仕者,名书於所臣之策,各有分职,以相统治……然则冢宰总六卿之属,以治其政,御史掌其在位名数,先后之次焉。今《汉书百官表》列众职之事,记在位之次,盖亦古之制也。”

⒊ 名籍;户籍。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元封 四年中, 关东 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
司马贞 索隐引 颜师古 曰:“无名数,若今之无户籍。”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茅土加名数, 山河 誓始终。”
明 宋濂 《金华张氏先祀记》:“府君既占名数於县,日以力本为务。”

⒋ 犹名目。

唐 杜甫 《暇日小园散病》诗:“嘉蔬既不一,名数颇具陈。”
明 李东阳 《西北备边事宜状》:“敢摭其大端,为陛下献。至于形势名数之细,亦条具一二於后。”

⒌ 即数名。数目的名称。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唐 僧 一行 曾算棋局都数,凡若干局尽之。予尝思之,此固易耳。但数多,非世间名数可能言之。”

⒍ 数学名词。带有单位名称的数,如三斤、四尺二寸、五本等。


国语词典

名数 [míng shù]

⒈ 户籍、名籍。

《史记·卷一〇三·万石君传》:「元封四年中,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公卿议欲请徙流民于边以适之。」

⒉ 数学上称附有单位名称的数。如一人、二马、三里等。


名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众溺水释义:佛学术语,名数,第一人入水则溺。
    • 2.
      乐物释义:犹乐器。 《宋史·乐志一》:“景德 二年八月,监察御史 艾仲孺 上言,请修饰乐器,调正音律,乃詔翰林学士 李宗諤 权判太常寺…… 宗諤 因编次律吕法度,乐物名数,目曰《乐纂》。”
    • 3.
      八大观音释义:佛教术语,名数,真言宗所立,据大本如意经之说。
    • 4.
      八忍八观释义:佛教术语,名数,八忍八智也。
    • 5.
      分枝释义:⒈一茎蘖生数枝。晋 王嘉《拾遗记·前汉下》:“昭帝 始元 元年,穿淋池,广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茎四叶。”⒉指从一个学科中派生出来的部分。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即使是著名数学家,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这一个数学的分枝的,也不一定能读懂。”
    • 6.
      十二类释义:佛学术语,名数,因动有声。
    • 7.
      寒人释义:⒈门第低微的人。《宋书·羊欣传》:“会稽王 世子 元显 每使 欣 书,常辞不奉命,元显 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欣 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南史·齐纪下·废帝郁林王》:“武帝 以 暨阳县 寒人给事中 綦母珍之 代 仁祖,剡县 寒人 马澄 代 天翼。”《新唐书·方技传·桑道茂》:“桑道茂 者,寒人,失其系望。”⒉贫苦的人。宋 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市里寒人,必知名数,雨雪冻仆,计口与钱米。”
    • 8.
      市里释义:⒈街市里巷。《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或皆骑出入市里郊野,远至旁县。”宋 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市里寒人,必知名数,雨雪冻仆,计口与钱米。”清 唐甄《潜书·守贱》:“吾为贫而仕,为知县十月而革为民,吾犹是市里山谷之民也。”⒉市制长度单位。一千五百市尺为一里,合五百米,通称里。
    • 9.
      执役释义:⒈服役的人;工作人员。汉 崔瑗《司隶校尉箴》:“使臣司隶,敢告执役。”清 马建忠《适可斋记言·铁道论》:“各职之下,以站之等第定执役之名数。”⒉服役;担任劳役。明 梁辰鱼《浣纱记·放归》:“愿主公夫人勿图欢乐,要报大仇,三年执役之羞,不可忘也。”《清史稿·食货志一》:“甚有两姓丁口村庄相等,而此姓为彼姓执役,有如奴隶,亦諭开除。”廖仲恺《答胡适论井田书》:“欧洲 中古封建时代人民对于君主有执役的义务。”
    • 10.
      正伟释义:姓名数理分析推算。
    • 11.
      沙丸释义:一种形似小蟹的动物。又名数丸。
    • 12.
      法数释义:⒈法度术数。 ⒉佛教指按数字对教义的分类,如三界、四谛、五蕴、六度、八正道、十二因缘、五位七十五法等。也称名数。
    • 13.
      硃卷释义:⒈明 清 科举制度,乡、会试卷考生用墨笔书写叫墨卷;然后由专门誊录的人用朱笔誊写,不书姓名,只编号码,使阅卷者不能辨认笔迹,叫做朱卷。发榜后朱卷发还考生,中式者往往刻以送人。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鼠拖卷》:“嘉靖 庚子科,第八十三名举人 颜芳,其硃卷已为房考抹掷案下矣。倐而又在案上,再掷去。已又復襍於所取卷中。”《明史·选举志二》:“考试者用墨,谓之墨卷,誊録者用硃,谓之硃卷。”《清会典事例·礼部·解卷》:“顺治 二年定,乡试填榜拆号之日,将硃墨卷并黏。硃卷大书姓名,墨卷大书名数。”⒉特指中式朱卷文章。《
    • 14.
      究明释义:查明;研究清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务将逆谋始末,死党名数并姓氏、年貌、籍贯及分佈何处,逐一究明。”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文艺研究>例言》:“《文艺研究》的倾向,在究明文艺与社会之关系。”
    • 15.
      翔泳释义:⒈谓飞鸟游鱼。《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之二》:“惠浸萌生,信及翔泳。”李善 注:“翔泳,谓鱼鸟也。”南朝 宋 谢庄《宋孝武帝哀策文》:“禎被动植,信洎翔泳。”《旧唐书·音乐志四》:“天地交泰,华夷辑睦,翔泳归仁,中外禔福。”⒉犹升沉。唐 刘禹锡《酬令狐相公见寄》诗:“翔泳各殊势,篇章空寄情。”唐 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序》:“其后虽翔泳势异,而不以名数革初心。”⒊犹升迁。《旧唐书·裴度传》:“度 始自书生以辞策中科选,数年之间,翔泳清切。”
    • 16.
      走堂释义:旧时称茶馆饭店的服务员为“走堂”。也叫跑堂、堂倌。清 李虹若《朝市丛载·时尚》:“走堂,市廛茶馆酒肆,俗尚年轻,报菜名数十种,字眼清楚,不乱语,不粘牙。”《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走堂的搬上饭来,一碗炒麵筋,一碗膾腐皮,三人吃着。”《冷眼观》第二一回:“听到碧薌茶社里,走堂高唤大人来。”
    • 17.
      追命释义:⒈旧指身后由朝廷授予某种封赐。《左传·昭公七年》:“卫 齐恶 告丧于 周,且请命。王使 郕简公 如 卫 弔,且追命 襄公。”唐 白居易《李愬赠太尉制》:“钦我追命,可赠太尉。”宋 王安石《参知政事欧阳修曾祖某赠某官》:“本朝追命之礼,亦从其子孙名数之卑尊。”⒉后来命名;补称。元 黄溍《日损斋笔记·辩史》:“由是言之,则所谓中元、后元者,岂亦后来之追命乎?宜其无所讳避也。”元 黄溍《日损斋笔记·辩史》:“自 元鼎 以前之元,皆有司所追命也。”⒊勾命;索命。《宋史·职官志三》:“应詔狱及案劾命官,追命姦盗,

名数(ming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名数是什么意思 名数读音 怎么读 名数,拼音是míng shù,名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名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