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士 [hán shì]
1. 出身低微的读书人。
例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英[ a poor scholar; ]
2. 贫困的人。
英[ poor people; ]
寒士 引证解释
⒈ 指衣单身寒的士兵。
引《文选·潘岳<马汧督诔>》:“霑恩抚循,塞士挟纊。”
李善 注:“左氏 传曰:楚子 伐 萧,申公巫臣 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知挟纊。”
⒉ 魏、晋、南北朝 时称出身寒微的读书人。
引《晋书·儒林传·范弘之》:“下官轻微寒士,谬得厕在俎豆,实惧辱累清流,惟尘圣世。”
《南史·袁粲传》:“袁濯 儿不逢朕,员外郎未可得也,而敢以寒士遇物!”
⒊ 多指贫苦的读书人。
引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明史·海瑞传》:“瑞 无子。卒时,僉都御史 王用汲 入视,葛幃敝籯,有寒士所不堪者。”
丁玲 《母亲》四:“我呢,虽说可以自主些,我又是个寒士。我们想为国家尽一分力,说钱是没有希望的。”
国语词典
寒士 [hán shì]
⒈ 家境贫寒、身分卑微的人。
引《晋书·卷三七·宗室传·高密文献王泰传》:「虽为宰辅,食大国之租,服饰肴膳如布衣寒士。」
《儒林外史·第三六回》:「你是个寒士,单学这些诗文无益;需要学两件寻饭吃本事。」
寒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亩宫释义:《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篳门圭窬,篷户瓮牖。”后因以“一亩宫”称寒士的简陋居处。
- 2.
倡和释义:⒈一人首唱,他人相和,互相应答。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礼记·乐记》:“倡和清浊。”孔颖达 疏:“先发声者为倡,后应声者为和。”⒉指以诗词相酬答。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五:“﹝ 陈后主 ﹞与倖臣各製歌词,极於轻荡,男女倡和,其音甚哀。”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全凭着花月为媒,共佳人倡和传杯。”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二:“赵 以寒士,而留余仍住 王公 旧屋,供饔飱,彼此倡和。”⒊一人提出主张,他人附和,以相呼应。《左传·昭公十二年》:“外内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
- 3.
匡壁释义:好学寒士的屋壁。
- 4.
半毡释义:《南史·江革传》:“朓(谢朓)尝行还过候 革,时大寒雪,见 革 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其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 革 充卧具而去。”后用为顾惜寒士之典。
- 5.
孤寒释义:⒈出身低微。⒉指出身低微的贫寒士人。⒊家境贫寒无依。⒋孤立;孤单。
- 6.
寒屋释义:寒冷的房屋。 因亦指寒士居所。
- 7.
寒毡释义:⒈亦作“寒氊”。《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 郑虔 ﹞在官贫约甚,澹如也。杜甫 尝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云。”后以“寒毡”形容寒士清苦的生活。明 王世贞《鸣凤记·拜谒忠灵》:“数载困寒毡,遭遇明扬简微贱。”⒉指清苦的读书人。清 钱谦益《蒋允仪父弘宪原任户部贵州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主事加赠奉直大夫制》:“澹泊自将,不改寒毡之雅志。”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两浙校官集》:“其诗集於 咸丰 告成,虽采辑未徧,而发潜阐幽,琳瑯满目,亦足为寒氊生色。”
- 8.
挟纩释义:⒈披着绵衣。 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左传·宣公十二年》:“申公巫臣 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纊。”杜预 注:“纊,绵也。言説(悦)以忘寒。”晋 潘岳《马汧督诔》:“霑恩抚循,寒士挟纊。”明 梅鼎祚《玉合记·逆萌》:“管取春温如挟纊,组练三千。”清 秋瑾《日本服部夫人属作日本海军凯歌》:“貔貅海上军容壮,冒雪凌霜如挟纊。”⒉把丝绵装入衣衾内,制成绵袍、绵被。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造绵》:“其治丝餘者,名锅底绵,装绵衣衾内以御重寒,谓之挟纊。”
- 9.
桑枢韦带释义:桑枢,桑木的门轴。 韦带,无饰的皮革腰带。后以之形容贫家寒士。
- 10.
溺人释义:⒈落水遭淹的人。《左传·哀公二十年》:“溺人必笑,吾将有问也。”《尉缭子·攻权》:“求敌若求亡子,击敌若救溺人。”清 唐孙华《哭座主玉峰尚书徐公》诗之三:“大裘百丈遮寒士,修綆千寻援溺人。”⒉喻指沉沦不能自拔的人。陈去病《昼寝杂感》诗之八:“我是溺人今已矣,愿他人做自由神。”⒊谓使人沉迷。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又有击毯、畋猎之乐,皆溺人者也。”
- 11.
牓阙释义:张榜明示官职的缺额。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銓曹吏匿闕,与选人为市。判吏部 赵及 奏:闕至即牓之。吏部牓闕自 及,始 熙寧 间也。”《宋史·选举志四》:“乱离以来,士大夫流徙,有徒跣而赴行在者。注授牓闕,姦弊日滋,寒士困苦,甚可悯焉。”
- 12.
白士释义:犹寒士。清贫的读书人。
- 13.
白屋释义:⒈指不施采色、露出本材的房屋。一说,指以白茅覆盖的房屋。为古代平民所居。⒉指平民或寒士。⒊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 14.
穷士释义:贫困之士;寒士。
- 15.
糠籺释义:亦作“糠覈”。指粗劣的食物。《史记·陈丞相世家》:“人或谓 陈平 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 平 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覈耳。’”裴駰 集解:“孟康 曰:‘麦糠中不破者也。’晋灼 曰:‘覈音紇,京师谓麄屑为紇头。’”唐 韩愈《马厌穀》诗:“马厌穀兮,士不厌糠籺。”宋 司马光《奉和何济川代书三十韵寄诸同舍》:“因循恋糠籺,汩没老涂淤。”清 赵翼《七十自述》诗之十九:“寒士虀盐原易足,少年糠覈已粗偿。”
- 16.
素流释义:⒈寒素之辈。指门第低微的人。《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如臣素流,室贫业寡,年近将冠,皆已有室,荆釵布裙,足得成礼。”《北史·袁聿脩传》:“聿脩 少年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为规检。”唐 皮日休《桃花赋》:“若氏族之斥素流,品秩之卑寒士。”宋 孔平仲《续世说·黜免》:“抑素流,先贵势,虽富商大贾亦引进之。”⒉清澈的流水。唐 韦应物《府舍月游》诗:“散彩疎羣树,分规澄素流。”
- 17.
老措大释义:对老年寒士的蔑称。 《新五代史·东汉世家·刘旻》:“旻 怒曰:‘老措大,毋妄沮吾军!’”
- 18.
贱生释义:⒈寒士的谦称。⒉詈词。意谓贱畜所生。
- 19.
遗卷释义:⒈谓 明 清 乡试、会试,房考官先阅卷,遗漏而未及时批荐给主考或总裁的试卷。 清 吴敏树《太常徐先生传》:“今年 同治 庚午,先生 孙部郎 某,自 陕 以状来,且传 左公 之言曰:‘吾与 吴某,以遗卷获收於先生。’”⒉指未中式者馀留的试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昔有寒士下第者,焚其遗卷,牒诉於 文昌祠。”
- 20.
门閲释义:门第阀阅。 《新唐书·张九龄传》:“帝怒曰:‘岂以 仙客(牛仙客)寒士嫌之邪?卿固素有门閲哉?’”《太平广记》卷三五一引 唐 高彦休《唐阙史·韦氏子》:“京兆 韦氏 子举进士,门閲甚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