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征取 征取的意思
zhēng

征取

简体征取
繁体
拼音zhēng qǔ
注音ㄓㄥ ㄑ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ēng,(1) 远行。【组词】:长征。征途。征夫。征人。征衣。征帆(远行的船)。(2) 用武力制裁,讨伐。【例句】:征服(用力制服)。征讨。征伐。征战(出征作战)。南征北战。(3) 召集。【组词】:征兵。征募(招募兵士)。征集兵马。(4) 收集。【组词】:征税。征粮。(5) 招请,寻求。【组词】:征求。征稿。征婚。征聘(招聘)。征询(征求意见)。(6) 证明,证验。【例句】:征引(引用,引证)。信而有征。(7) 表露出来的迹象。【组词】:特征。征候。

qǔ,(1) 拿。【组词】:索取。取书。取款。窃取。(2) 选择。【组词】:选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样。(3) 采用。【组词】:采取。听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4) 得到,招致。【组词】:获取。取经。取偿。取悦。(5) 消去。【组词】:取消。取缔。

基本含义

征求、询问

征取的意思

征取 [zhēng qǔ]

1. 征收索取;征求取得。

征取 引证解释

⒈ 征收索取;征求取得。

《南史·陈纪下·后主》:“税江税市,徵取百端。”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明年冬, 秋帆先生 来抚 齐 鲁,同有勒成一书之志。遂商榷条例,博稽群籍,徵取全省碑刻搨本。”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四节:“谋害法不得行,改取废立法,宣称‘帝久病不能君天下’,密电南省各总督抚,征取同意。”


征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取民释义:⒈谓得民心。 ⒉谓向人民征取赋役。
    • 2.
      征取释义:征收索取;征求取得。 《南史·陈纪下·后主》:“税江税市,徵取百端。”清 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明年冬,秋帆先生 来抚 齐 鲁,同有勒成一书之志。遂商榷条例,博稽群籍,徵取全省碑刻搨本。”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四节:“谋害法不得行,改取废立法,宣称‘帝久病不能君天下’,密电南省各总督抚,征取同意。”
    • 3.
      徵取释义:征收索取;征求取得。 《南史·陈纪下·后主》:“税江税市,徵取百端。”清 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明年冬,秋帆先生 来抚 齐 鲁,同有勒成一书之志。遂商榷条例,博稽群籍,徵取全省碑刻搨本。”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四节:“谋害法不得行,改取废立法,宣称‘帝久病不能君天下’,密电南省各总督抚,征取同意。”
    • 4.
      架牟释义:谓征收,征取。
    • 5.
      讨海释义:征取外贸税收。
    • 6.
      逼捐释义:强迫征取税收。清 柯悟迟《漏网喁鱼集·咸丰三年》:“军需局严提逼捐,不拘何项生意,皆要捐。”
    • 7.
      逼输释义:强迫征取税收。清 柯悟迟《漏网喁鱼集·同治二年》:“乡官为保卫地方起见,不必掯捐逼输。”
    • 8.
      黄籍释义:晋 代和 南朝 的户籍册,用黄纸书写。后亦泛称户籍。《太平御览》卷六○六引《晋令》:“郡国诸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已在官役者载名。”《南齐书·虞玩之传》:“黄籍,民之大纪,国之治端。”《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二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杜佑 曰:‘黄籍者,户口版籍也。’”明 归有光《策问》之十二:“今天下编户不具,黄籍无稽,流冗与土著杂处。”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齐高帝 新建 齐 朝,想整顿黄籍。黄籍是普通民众的户口簿,是朝廷征取租税徭役的根据。”

征取(zhengq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征取是什么意思 征取读音 怎么读 征取,拼音是zhēng qǔ,征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征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