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正曲 正曲的意思
zhèng

正曲

简体正曲
繁体
拼音zhèng qǔ
注音ㄓㄥˋ ㄑㄩ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qǔ qū,(1) 弯转,与“直”相对。【组词】: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2) 不公正,不合理。【组词】: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3) 弯曲的地方。【组词】:河曲。(4) 偏僻的地方。【组词】:乡曲。(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组词】:酒曲。曲霉。(6) 姓。(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组词】:曲艺。曲话。(2) 歌的乐调。【例句】: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

基本含义

指言辞正直,态度诚恳,没有偏差。

正曲的意思

正曲 [zhèng qǔ]

1. 矫正枉曲。

正曲 引证解释

⒈ 矫正枉曲。

《左传·襄公七年》:“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
杜预 注:“正人曲。”
孔颖达 疏:“能以己正,正人之曲,是谓直也。”
汉 陆贾 《新语·道基》:“故圣人防乱以经艺,工正曲以準绳。”


正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帽释义:快书、大鼓等曲种演员在演唱长篇说部或正曲前加唱的小段。作用类似弹词的开篇。
    • 2.
      参和释义:三者合一。《左传·襄公七年》:“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晋 陆云《赠顾尚书》诗:“五岳降神,四瀆炳灵,两仪钧陶,参和大成。”宋 张载《正蒙·诚明》:“天本参和不偏。”王夫之 注:“参和,太极、阴、阳,三而一也。”
    • 3.
      句绳释义:即钩绳。 正曲直的工具。
    • 4.
      墨路释义:⒈墨线。木工画在木料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线。⒉比喻规矩。
    • 5.
      安公子释义:⒈隋宫中乐曲名,唐教坊曲名。见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唐崔令钦《教坊记》。⒉词牌名。双调,有八十字、一○六字等六体。见《词谱》卷十九。⒊曲牌名。南曲入正宫正曲,北曲入中吕调只曲。
    • 6.
      拨不断释义:曲牌名。 又名《续断弦》。北散套双调常用的正曲。
    • 7.
      挠曲枉直释义:指矫正曲直。
    • 8.
      正曲释义:矫正枉曲。 《左传·襄公七年》:“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杜预 注:“正人曲。”孔颖达 疏:“能以己正,正人之曲,是谓直也。”汉 陆贾《新语·道基》:“故圣人防乱以经艺,工正曲以準绳。”
    • 9.
      清商怨释义:⒈词牌名。又名《关河令》等。⒉曲牌名。南曲入越调正曲。
    • 10.
      烦淫释义:指繁缛而无节制的乐声。儒家以为是淫俗之乐。语本《左传·昭公元年》:“烦手淫声,慆堙心耳。”《南齐书·王僧虔传》:“自顷家竞新哇,人尚謡俗,务在噍杀,不顾音纪,流宕无崖,未知所极,排斥正曲,崇长烦淫。”
    • 11.
      荔枝香释义:⒈亦作“荔支香”。唐乐曲名。⒉词牌名。始于宋,承唐乐曲而成。⒊曲牌名。南曲入大石调正曲,句法同于词。
    • 12.
      钩绳释义:木工用以正曲直的工具。
    • 13.
      雅引释义:正曲。

正曲(zhengq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正曲是什么意思 正曲读音 怎么读 正曲,拼音是zhèng qǔ,正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正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