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征利 征利的意思
zhēng

征利

简体征利
繁体徵利
拼音zhēng lì
注音ㄓㄥ ㄌ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ēng,(1) 远行。【组词】:长征。征途。征夫。征人。征衣。征帆(远行的船)。(2) 用武力制裁,讨伐。【例句】:征服(用力制服)。征讨。征伐。征战(出征作战)。南征北战。(3) 召集。【组词】:征兵。征募(招募兵士)。征集兵马。(4) 收集。【组词】:征税。征粮。(5) 招请,寻求。【组词】:征求。征稿。征婚。征聘(招聘)。征询(征求意见)。(6) 证明,证验。【例句】:征引(引用,引证)。信而有征。(7) 表露出来的迹象。【组词】:特征。征候。

lì,(1) 好处,与“害”“弊”相对。【组词】: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兴利除弊。(2) 使顺利、得到好处。【组词】:利己。利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3) 与愿望相符合。【组词】:吉利。顺利。(4)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组词】:利刃。利刀。利剑。利落。利口巧辩。(5)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组词】:利息。利率(lǜ)。一本万利。(6) 姓。

基本含义

指以权力和职务之势,非法地、不公正地获取利益。

征利的意思

征利 [zhēng lì]

1. 取利。

征利 引证解释

⒈ 取利。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赵岐 注:“征,取也。”
宋 司马光 《与王介甫第三书》:“今之散青苗钱者,无问民之贫富,愿与不愿,强抑与之,岁收其什四之息,谓之不征利, 光 不信也。”


征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堂尊释义:明 清 时县里属吏对知县的尊称。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堂尊若不信,唤二人对证便了。”清 李渔《比目鱼·征利》:“我做县捕衙,三载清官只做得半万的家。堂尊比我更堪夸,捲尽地皮只消得年半把。”
    • 2.
      私和释义:古代犯刑事禁律之一。 谓刑事案件不经官断而私自和解。《文献通考·刑六》:“凡有杀伤人处,如都保不曾申官,州县不差官检覆及家属受财私和,许诸邑人告首。”《明律·刑律·尊长为人杀私和》:“凡祖父母、父母及夫若家长为人所杀而子孩妻妾奴婢等雇工人私和者,杖一百。徒三年。”清 李渔《比目鱼·征利》:“他们进去私和,这状子递不成了。”
    • 3.
      答司马谏议书释义:散文篇名。北宋王安石作。司马谏议:即“司马光”,当时任右谏议大夫,曾写信指责作者的变法举措。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
    • 4.
      粪清释义:粪汁。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一·人屎》“粪清”﹝释名﹞引 陶弘景 曰:“近城市人以空罌塞口,纳粪中,积年得汁,甚黑而苦,名为黄龙汤,疗瘟病垂死者皆瘥。”清 李渔《比目鱼·征利》:“莫説带在身上的贜,没得教你藏过;就是吃下肚的,也要用粪清灌下去,定要呕你的出来。”

征利(zheng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征利是什么意思 征利读音 怎么读 征利,拼音是zhēng lì,征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征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