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廉访使 廉访使的意思
liánfǎngshǐ

廉访使

简体廉访使
繁体廉訪使
拼音lián fǎng shǐ
注音ㄌ一ㄢˊ ㄈㄤˇ ㄕˇ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án,(1) 堂屋的侧边。【例句】:廉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气节)。(2) 不贪污。【组词】:廉洁。廉正。廉明。(3) 便(pián )宜,价钱低。【组词】:物美价廉。(4) 察考,访查。【例句】:“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5) 姓。

访

fǎng,(1) 向人询问,调查。【例句】:访求(探访寻求)。访员(记者)。搜奇访古。(2) 探问,看望。【组词】:访视。访问。访晤(探访会晤)。探亲访友。

使

shǐ,(1) 用。【组词】: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2) 派,差谴。【组词】:使唤。使命。使女。(3) 让,令,叫。【组词】:迫使。(4) 假若。【组词】:假使。即使。(5) 奉命办事的人。【组词】: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基本含义

廉访使是指廉洁正直的官员出使地方,调查贪污腐败等问题。

廉访使的意思

廉访使 [lián fǎng shǐ]

1. 宋、元时代的职官名。宋代全称廉访使者,元代全称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廉,通“覝”。

廉访使 引证解释

⒈ 宋、元 时代的职官名。 宋 代全称廉访使者, 元 代全称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廉,通“覝”。参阅《宋史·职官志七》、《续文献通考·职官十》。

明 冯琦 《宋史纪事本末·方腊之乱》:“杀制置使 陈建 、廉访使 赵约。”


廉访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刷卷释义:元 代由肃政廉访使清查所属各衙门处理狱讼案件有无拖延枉曲,称刷卷。
    • 2.
      宪节释义:廉访使、巡按等风宪官所持的符节。
    • 3.
      帖息释义:⒈驯服;平服。 唐 无名氏《李謩》:“李生 再拜,众皆帖息,乃散。”《明史·熊概传》:“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於是奸宄帖息。”⒉安息,安宁。宋 沉遘《洛苑使英州刺史裴公墓志铭》:“公不为动,閭里帖息。”《宋史·张咏传》:“时民间讹言有白头翁午后食人儿女,一郡嚣然。至暮,路无行人。既而得造讹者戮之,民遂帖息。”明 宋濂《中书省丞相星吉公神道碑铭》:“至顺 元年,迁 河东、山西 道肃政廉访使,薅姦剔秽,煦其朽枯,境内帖息。”⒊补贴利息。《宋史·食货志下一》:“两浙路 钞旁定帖息钱,湖、常、温、
    • 4.
      廉使释义:官名。指 唐 观察使、宋 元 廉访使以及后世的按察使。廉,通“覝”。唐 张九龄《<故襄州刺史靳公遗爱铭>序》:“开元 十二年,以理跡尤异,廉使上达,天子嘉之。”《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谢廉使 道:‘此人梟獍为心,豺狼成性,诚然王法所不容。’”
    • 5.
      廉宪释义:廉访使的俗称。
    • 6.
      廉车释义:指观察使、廉访使、按察使等赴任时所乘的车子。亦用以代称上述官员。廉,通“覝”。
    • 7.
      廉访释义:⒈察访。廉,通“覝”。⒉宋廉访使者、元肃政廉访使以及后世按察使的通称。廉,通“覝”。⒊指出任此种官职。
    • 8.
      斧绣释义:持斧衣绣衣。古执法使者的仪制。语本《汉书·武帝纪》:“遣直指使 暴胜之 等,衣绣衣,持斧,分部逐捕。”元 范梈《寄杜廉访使君》诗:“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
    • 9.
      臬司释义:元 代肃政廉访使司、明 清 提刑按察使司的别称。主管一省司法。也借称廉访使或按察使。
    • 10.
      臬府释义:即臬司。指肃政廉访使。
廉访使是什么意思 廉访使读音 怎么读 廉访使,拼音是lián fǎng shǐ,廉访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廉访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