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 [fāng xiāng]
1. 花草等的香气。
例从牛轭湖吹来的和风带来了花园的芳香。
英[fragrance; aromatic; sweet-smelling;]
芳香 引证解释
⒈ 香;香气。
引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臣排其户而造其堂,芳香芬烈,黼帐高张,有女独处,婉然在床。”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宣和 已后,多梳云尖巧额,髩撑金凤,小家至为剪纸衬髮,膏沐芳香。”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上房山》:“寺僧争设供,山餚野菜,新摘便煮,芳香脆美。”
郭沫若 《海涛集·离沪之前》:“空气这般地芳温软泽,含孕着醇酒般的芳香。”
国语词典
芳香 [fāng xiāng]
⒈ 花香。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好花零落损芳香,只为当春漏隙光。」
近芬芳
反腐臭 恶臭
芳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香释义:⒈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卵圆形或肾脏形,花紫色或白色,有香气,花冠长筒状。供观赏。⒉常绿乔木,叶子长椭圆形,花淡红色,果实长球形。生长在热带地区。花蕾、根、果实可入药。种子可以榨丁香油,用作芳香剂。
- 2.
七辩释义:佛教谓解说佛法的七种辩说之才。亦泛指种种无碍辩才。语本《大智度论》卷五五:“於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説诸法实相无边无尽故,名乐説无尽辩。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絶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应而为説法,名随应辩。説趣涅槃利益之事故,名义辩。説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是名世间最上辩。”南朝 梁简文帝《玄圃园讲颂序》:“抠谈永日,讲道终朝;宾从无声,芳香动气;七辩悬流,双因俱启;情游彼岸,理惬 祗园;灵塔将涌,天华乍落。”《敦煌变文集·维麾诘
- 3.
三日香释义:⒈东汉荀彧为尚书令,相传他的衣带有香气,所到之处,香三日不散,故称。⒉形容芳香经久不散。⒊芳香仅三日。常以喻新鲜一时,不能持久。
- 4.
乳香释义:⒈一种含挥发油的胶质树脂,从东非或阿拉伯产的乳香属的树木取得,在古代因在祭祀中涂香料及熏烟而名贵,目前仍是一种重要的香树脂。⒉中药名。别名熏陆香。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的胶树脂。主产索马里、埃塞俄比亚。性辛、苦、温。入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治瘀阻气滞的脘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痛经,产后腹痛。⒊一种芳香树脂分泌物,通常从乳香树的切口处获得,它是淡黄色至淡绿色、有光泽、透明、易碎的泪滴状的溢泌物,主要用于油漆(如供保护油画和水彩画)
- 5.
令芳释义:美好芳香。
- 6.
似兰斯馨释义:具有像兰草那样芳香远播的德行。
- 7.
余馥释义:⒈指残花。⒉不尽的芳香。
- 8.
做粥小集释义:教你如何制作各种粥,做出的味道更佳美味芳香。
- 9.
健胃释义:指加强胃的消化功能的方法。 胃主纳食,以和降为顺。健胃常结合降气行气。如丁香、白豆蔻、砂仁、川朴、陈皮等。挟湿浊,可加芳香化湿药;挟食滞,可加消食导滞药;兼气虚,可加健脾益气药。
- 10.
八枳释义:谓大小、上下递为藩蔽。 枳树芳香多刺,可做篱笆,故以为喻。
- 11.
八角属释义:诱惑、吸引 表示八角果、枝、叶具有诱人的芬芳香气。
- 12.
兰室释义:芳香典雅的居室。
- 13.
兰烟释义:芳香的烟气。《梁书·沉约传》:“浮兰烟於桂栋,召 巫阳 於 南楚。”南朝 陈 傅縡《博山香炉赋》:“麝火埋朱,兰烟毁黑。”宋 柳永《长相思》词:“画鼓喧街,兰烟满市,皎月初照。”明 陆采《怀香记·春闺寄简》:“兰烟方裊裊,花气正霏霏。”
- 14.
兰石释义:谓如兰之芳香,石之坚贞。 喻节操高尚。
- 15.
兰花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很多,叶子丛生,条形,花有多种颜色,气味芳香,供观赏。花可制香料。俗称兰草。
- 16.
兰芳释义:兰花的芳香。常用以比喻贤人。
- 17.
分泌释义:人和动物的某些 细胞、组织或器官,合成和释放某种或某些特殊化学物质的过程。 如唾液腺分泌唾液。也指植物排出代 谢产物的过程。如花分泌糖类和芳香物质。
- 18.
刺槐释义:也叫洋槐。 落叶乔木。小枝有托叶刺。初夏开白色花,有芳香。荚果扁带状,熟时深褐色。是行道树、观赏树及沙地造林树种,也是蜜源植物。
- 19.
剌梅释义:即蜡梅。多年生落叶灌木。叶椭圆形,对生。冬末至初春先叶开花,花芳香。花瓣黄似蜡,故称。香气甚浓者称“檀香蜡梅”或“馨口蜡梅”,花瓣完全呈淡黄色者称“素心蜡梅”,均为著名观赏品种。花可提取芳香油,亦可入药。
- 20.
十滴水释义:一种治疗常见的暑天疾病的液体药剂,含有樟脑、薄荷油等芳香性物质,有兴奋作用,可以治疗消化不良和轻度肠胃炎,中暑也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