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榜 [míng bǎng]
1. 名刺;名片。
名榜 引证解释
⒈ 名刺;名片。
引《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正观玩间,忽见一青衣小童,进前作揖,手执名榜一纸曰:‘东人有名榜在此,欲见解元,未敢擅便。’”
国语词典
名榜 [míng bǎng]
⒈ 亲笔签名的信。
引《喻世明言·卷三四·李公子救蛇获称心》:「东人有名榜在此,欲见解元,未敢擅便。」
名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千佛名经释义:本为佛经名。后借指登科名榜。以登科喻成佛。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贡举》:“进士 张繟,汉阳王 柬 之曾孙也。时初落第,两手奉登科记顶戴之,曰:‘此千佛名经也。’其企羡如此。”宋 范成大《送同年万元亨知阶州》诗:“当年千佛名经里,又见西游第二人。”金 元好问《送李同年德之归洛西》诗:“千佛名经有几人,栖迟零落转情亲。”
- 2.
土匪烟释义:又名榜爷烟。
- 3.
春榜释义:⒈亦作“春牓”。 春试中式的名榜。唐 许浑《赠桐庐房明府先辈》诗:“帝城春榜謫灵仙,四海声华二十年。”宋 欧阳修《同年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之二:“青衫日照夸春牓,白首餘年哭故人。”明 吴承恩《贺阎双溪令嗣登科障词》:“秋榜高魁,行魁春榜。”⒉指春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只因春榜动,选场开,魏生 别了妻子,收拾行囊,上京应取。”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楔子:“如今春榜动,选场开。”
- 4.
春秋榜释义:指科举考试春试和秋试录取的名榜。
- 5.
榜嘎释义:藏名榜阿嘎保,全草均可入药,历代藏医药书均有记载,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
- 6.
贤书释义:语本《周礼·地官·乡大夫》:“乡老及乡大夫羣吏献贤能之书于王。”贤能之书,谓举荐贤能的名录,后因以“贤书”指考试中式的名榜。宋 洪适《回傅解元状》:“造牓外臺,占贤书而独步。”明 沉德符《敝帚轩剩语·汪徐相仇》:“汪 归应试,即以是年登贤书。”清 赵翼《外孙金皋京闱发解喜赋》:“喜听星邮报,贤书捷鹿鸣。”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弱冠幸登贤书,南宫屡次报罢,幸而获售,已近中年。”
- 7.
长名榜释义:亦作“长名牓”。唐 代按资历考绩依次诠补官吏的名单。《新唐书·选举志下》:“高宗 总章 二年,司列少常伯 裴行俭 始设长名牓,引銓注法,復定州县升降为八等,其三京、五府、都护、都督府,悉有差次,量官资授之。”《新唐书·裴光庭传》:“初,吏部求人不以资考为限,所奬拔惟其才,往往得俊乂任之,士亦自奋。其后士人猥众,专务趋竞,詮品枉橈。光庭 惩之,因 行俭 长名榜,乃为循资格,无贤不肖,一据资考配拟。”清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长名榜》:“所谓长名牓,言豫为长榜,具列其名,每遇銓选,据此为定也。”参见“长名”。
- 8.
长名牓释义:见“ 长名榜 ”。
- 9.
长名释义:⒈“长名榜”之俗称。⒉宋朝的一种官役。
- 10.
长牓释义:亦作“长榜”。即长名榜。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铨曹》:“高宗 龙朔 以后,以不堪任职者众,遂出长牓放之冬集。”《太平广记》卷一八五引 宋 王溥《唐会要》:“弘道 元年十二月,吏部侍郎 魏克己 銓综人毕,放长榜,遂出得留人名,于是衢路喧哗。”清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长名榜》:“所谓长名牓,言豫为长榜具列其名,每遇銓选,据此为定也。”参见“长名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