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 [wèi shì]
1. 传说中的古代善射者,羿的四传弟子。
魏氏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的古代善射者, 羿 的四传弟子。
引《文选·曹植<七启>》:“乃使 任子 垂钓, 魏氏 发机。”
吕向 注:“魏氏,善射者。”
魏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见事释义:犹言不晓事。《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临斩东市,颜色不变”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玄 难曰:‘士宗,卿何不见事乎?此人犹能以通家年少遇我,子元、子上 不吾容也。’”《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云:“不见事,犹今人言不晓事也。”
- 2.
云台仗释义:《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五月己丑,高贵乡公 卒”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戊子夜,帝自将冗从僕射 李昭、黄门从官 焦伯 等下 陵云臺,鎧仗授兵,欲因际会,自出讨 文王。”后因以“云臺仗”指天子的殿中宿卫。
- 3.
伤鳞入梦释义:谓受恩不忘报。 典出《艺文类聚》卷九六引《辛氏三秦记》:“昆明池 人钓鱼,纶絶而去。梦於 汉武帝,求去其鉤。明日,帝游於池,见大鱼衔索。帝曰:‘昨所梦也。’取而去之。帝后得明珠。”《宋史·外国传七·日本国》:“伤鳞入梦,不忘 汉 主之恩;枯骨合欢,犹亢 魏氏 之敌。”
- 4.
余子释义:⒈古代卿大夫嫡长子之外的儿子。《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 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餘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杜预 注:“卿之庶子为餘子。”《吕氏春秋·报更》:“张仪,魏氏 餘子也。”高诱 注:“大夫庶子为餘子,受氏为 张。”⒉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古代军制,家致一人为正卒,馀皆为羡卒,称“餘子”。《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国有一事,当徵召会聚百姓,则小司徒召聚之。餘子谓羡也。”孙诒让 正义:“云‘大故,致餘子’者,谓国被灾寇,则发
- 5.
六卿释义:⒈古代统军执政之官。⒉《周礼》把执政大臣分为六官,也称六卿。后世往往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为六卿。⒊春秋后期晋国有范氏、中行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家为卿,合称六卿。
- 6.
六卿分晋释义:春秋 后期,晋国 范氏、中行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 六卿秉持国政,并相继改革田亩制、税制,图谋富强,相互兼并,导致 晋 室瓦解,最后分立为 赵、韩、魏 三国,史称“六卿分晋”。
- 7.
六晋释义:谓 春秋 末期 晋国 的六卿:知氏、范氏、中行氏、韩氏、魏氏、赵氏。
- 8.
兵厨释义:三国 魏 阮籍 闻步兵校尉厨贮美酒数百斛,营人善酿,乃求为校尉。见《三国志·魏志·阮籍传》裴 注引《魏氏春秋》、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后因以“兵厨”代称储存好酒的地方。
- 9.
出拔释义:⒈犹言超脱。 《世说新语·文学》“因以所注为《道德二论》”刘孝标 注引《魏氏春秋》:“弼 论道约美不如 晏,自然出拔过之。”⒉犹言出众。唐 皇甫湜《答李生书》之一:“足下以少年气盛,固当以出拔为意。学文之初,且未自尽其才,何遽称力不能哉!”
- 10.
南迁释义:⒈迁都南方。《魏书·灵徵志下》:“魏氏 世居幽朔,至 献帝 世,有神人言应南迁。”《宋书·武帝纪论》:“晋 自社庙南迁,禄去王室,朝权国命,递归台辅。”《明史·英宗前纪》:“甲子,京师闻败,羣臣聚哭於朝,侍讲 徐珵 请南迁,兵部侍郎 于谦 不可。”⒉被贬谪、流放到南方。唐 李白《江上赠窦长史》诗:“万里南迁 夜郎国,三年归及 长风沙。”宋 徐铉《和州酬江中丞见寄》诗:“贾 傅南迁久,江关道路遥。”宋 周密《齐东野语·徐汉玉》:“吾得罪必南迁,安得在畿乎?”
- 11.
发石释义:⒈用机械发射石块。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绍 众号曰‘霹靂车’”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魏氏春秋》:“以古有矢石。又《传》言‘旝动而鼓’,《説》曰‘旝,发石也’。”《新唐书·李密传》:“造云旝三百具,以机发石,为攻城具,号‘将军礮’。”⒉剖开石头。晋 葛洪《神仙传·刘安》:“王必若见年少则谓之有道,皓首则谓之庸叟,恐非发石採玉、探渊索珠之谓也。”
- 12.
尊公释义:⒈对人父亲的敬称。《三国志·魏志·袁尚传》“十月至 黎阳”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刘表 遗 谭(袁谭)书:‘天篤降害,祸难殷流,尊公殂殞,四海悼心。’”《晋书·简文帝纪》:“及 超(郗超)请急省其父,帝谓之曰:‘致意尊公,家国之事,遂至於此!’”清 顾炎武《与周籀书书》:“昔年过访尊公於江村寓舍中。”⒉敬称尊长。《西游记》第六十回:“座上众精闻言,都拱身对老龙作礼道:‘蟹介士 初入瑶宫,不知王礼,望尊公饶他去罢。’”
- 13.
广武叹释义:《三国志·魏志·阮籍传》“官至步兵校尉”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魏氏春秋》:“﹝ 阮籍 ﹞尝登 广武,观 楚 汉 战处,乃嘆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后常以喻怀才不遇。
- 14.
悲路穷释义:三国 魏 阮籍 常独自驾车,随意奔驰,到了路的尽头,不能前进时,就大哭而回。见《世说新语·栖逸》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魏氏春秋》。后用为哀叹没有出路的典故。
- 15.
打簇释义:⒈亦称“打竹簇”。北朝 时的一种游戏。《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三年正月甲午,开府仪同三司 尒朱文畅 ……等谋贼 神武,因十五日夜打簇,怀刃而入,其党 薛季孝 以告,并伏诛。”《北齐书·尒朱文畅传》:“自 魏氏 旧俗,以正月十五日夜为打竹簇之戏,有能中者,即时赏帛……因 高祖 临观,谋为窃发。”《北史·尒朱荣传》作“打蔟”。⒉犹打扮。元 乔吉《水仙子·廉香林南园即事》曲:“书斋打簇得繁华,玉龙笔乘,铜雀砚瓦,金凤釵花。”
- 16.
拥全释义:护卫保全。《三国志·魏志·陈矫传》“景初 元年薨,謚曰 贞侯”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魏氏春秋》:“矫 本 刘氏 子,出嗣舅氏而婚于本族。徐宣 每非之,庭议其闕。太祖 惜 矫 才量,欲拥全之。”
- 17.
放从释义:同“放纵”。 《汉书·王吉传》:“其后復放从自若。”颜师古 注:“从音子用反。”《后汉书·虞延传》:“时 王莽 贵人 魏氏 宾客放从,延 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
- 18.
服期释义:亦作“服朞”。 服丧一年。《新唐书·韩愈传》:“嫂 郑 丧,为服期以报。”宋 周密《齐东野语·胡明仲本末》:“称谓既如此,则三年之丧,宜降其服朞,又昭昭然矣。”清 方苞《书<孝妇魏氏诗>后》:“古者,妇於舅姑服期。”
- 19.
条章释义:⒈条例规章。《后汉书·童恢传》:“﹝ 恢 ﹞除 不其 令……耕织种收,皆有条章。一境清静,牢狱连年无囚。”宋 陈亮《三国纪年序》:“魏 之条章法度,晋 承之以有天下。”明 陆深《停骖录摘抄续》:“军将征讨所到,歼厥渠魁,胁从罔治,备有条章。”章炳麟《文学总略》:“《魏氏春秋》言 亮 作《八务》《七式》《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⒉指条约。清 马建忠《适可斋记言·巴黎复友人书》:“且 范斯法尼 之会,诸国虽共订条章,而 西班牙 与 荷兰 另有 孟斯德 之约。”
- 20.
杭子释义:同“杭杭子”。《醒世姻缘传》第三九回:“小献宝 把那银子沉沉的放在 魏氏 面前,説道:‘叫俺舅自己买罢,我这不长进的杭子,只怕拐了银子走了。’”《醒世姻缘传》第六回:“珍哥 説道:‘傻孙!买这夯杭子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