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为是 为是的意思
wéishì

为是

简体为是
繁体為是
拼音wéi shì
注音ㄨㄟˋ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i wèi,(1) 替,给。【组词】: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2) 表目的。【组词】:为了。为何。(3) 对,向。【例句】:不足为外人道。(4) 帮助,卫护。

shì,(1) 表示解释或分类。【组词】: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2) 表示存在。【组词】:满身是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例句】: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例句】:来的是时候。(5) 表示任何。【组词】: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组词】:天气是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组词】: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9) 认为对。【组词】: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例句】:是,我就去。(11) 这,此。【组词】: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组词】:惟你是问。惟利是图。(13) 姓。

基本含义

指言行正直,坚持真理。

为是的意思

为是 [wéi shì]

1. 抑或;还是。

为是 引证解释

⒈ 抑或;还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王江州 夫人语 谢遏 曰:‘汝何以都不復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
唐 吴筠 《冲虚真人》诗:“未知风乘我,为是我乘风?”
《敦煌变文集·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文》:“为是上界 天帝释 ?为是梵众四天王?”

⒉ 因为是;为的是。

前蜀 魏承班 《玉楼春》词:“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
《水浒传》第五一回:“﹝ 柴进 道:﹞为是家间祖上有 陈桥 让位之功,先朝曾敕赐丹书铁券,但有做下不是的人,停藏在家,无人敢搜。”
《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姑娘,这安位可是你自己的事了;但是他二位老人家,自然该双双升座,为是你一人断分不过来……如今也叫 玉格 替你代劳。”

⒊ 因此。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我这就给太太打电话,为是再告诉你一声,怕她一着急,把我的话忘了,你好提醒她一声。”


为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揆释义:《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餘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意谓古代圣人 舜 和后代圣人 文王 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相同的。后因以“一揆”谓同一道理;一个模样。
    • 2.
      一是释义:⒈一切;一概。 《礼记·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⒉都认为是正确的道理、做法等。《宋史·食货志》:“时有古今,世有升降,天地生财,其数有限,国家用财,其端无穷。归于一是,则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急,用之者舒,之外无他技也。”⒊全凭。《儒林外史》第十回:“一是二位老爷拣择。”
    • 3.
      一茎六穗释义:古代有嘉禾一茎六穗、一茎九穗的记载,认为是祥瑞之兆。
    • 4.
      一阳生释义:冬至后白天渐长,古代认为是阳气初动,故冬至又称“一阳生”。
    • 5.
      一阴生释义:夏至后白天渐短,古代认为是阴气初动,所以夏至又称“一阴生”。
    • 6.
      七荤八素释义:一般认为是俗语,常常形容头脑昏乱。
    • 7.
      三寿释义:⒈犹三老。《诗·鲁颂·閟宫》:“三寿作朋,如冈如陵。”毛 传:“寿,考也。”马瑞辰 通释:“据下言如冈如陵,是祝其寿考,则寿从传训考为是。考犹老也,三寿,犹三老也。”《文选·张衡<东京赋>》:“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薛综 注:“三寿,三老也。言天子尊而养此三老者,以教天下之敬,故来拜迎,去拜送焉。”宋 范仲淹《明堂赋》:“奉三寿以勗天下之孝,设三乏以劝诸侯之风。”⒉古称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唐 孔颖达 疏。后泛指高寿。唐 张说《崔讷妻刘氏墓志
    • 8.
      三希堂释义:在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养心殿。 清高宗(乾隆)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收藏于此,认为是三件稀有之物,故名。
    • 9.
      三门干部释义:谓从家门到学校门再到机关门的缺乏实践经验的干部。《人民日报》16:“有的自认为是‘自来红’,说什么:‘参加劳动是三门干部的事,我劳动了这么多年,现在又劳动有啥意思。’”
    • 10.
      不以为然释义: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然地一笑。 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 11.
      不以为耻释义:不认为是可耻的。指不知羞耻。
    • 12.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释义:不认为是耻辱,反而以为是光荣的。
    • 13.
      不直释义:⒈不正;不公。《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使人上书告内史,内史治,言王不直。”《新唐书·严郢传》:“天下以 郢 挟宰相报仇为不直。”《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辛亥,敕:民有诉讼,必先歷县州及观使处决,不直,乃听讼於臺省。”《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我自身也理不直,冤仇何时而报?”⒉不以之为是;不信任。《汉书·韩延寿传》:“上由是不直 延寿,各令穷竟所考。”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庄廷鑨》:“之荣 告诸大吏,大吏右 庄氏,不直 之荣。”林纾《与姚叔节书》:“既而足下南归,不居大学,有人言校长不直足下,寻
    • 14.
      不胜欢喜释义:胜,很多人认为是超过的意思,实际是承受的意思。
    • 15.
      不词释义:同“不辞”。 清 俞樾《群经平议·孟子二》:“天诛造攻自 牧宫”:“《章句》曰:‘造作可攻讨之罪者从 牧宫 桀 起自取之也。’樾 谨按:以‘造攻’为是。‘造作可攻讨之罪’甚为不词。”
    • 16.
      与哙为伍释义:“哙”即指西汉开国功臣樊哙,语出《史记 淮阴侯列传》:“生乃与哙等为伍!”1也作“耻与哙伍”、“羞与哙伍”等。比喻把跟某人在一起认为是可耻的事。
    • 17.
      专知释义:自以为是。
    • 18.
      东箭南金释义:东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 比喻可宝贵的人才。
    • 19.
      两珥释义:指日、月两旁的光晕。 古代认为是灾变的征兆。《宋书·五行志五》:“晋愍帝 建武 元年正月庚子,白虹弥天,三日并照,日有重晕,左右两珥。”《隋书·天文志下》:“月晕有两珥,白虹贯之,天下大战。”《宋史·钦宗纪》:“﹝ 靖康 元年二月﹞丁未,日有两珥。”
    • 20.
      丧眼释义:丧眼陕西和新疆,甘肃等北方方言;形容人比较讨厌,干一些令人厌恶不齿地事;有人认为是古语“伤廉”的转化音。伤廉:损害廉洁。《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

为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揆释义:《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餘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意谓古代圣人 舜 和后代圣人 文王 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相同的。后因以“一揆”谓同一道理;一个模样。
    • 2.
      一是释义:⒈一切;一概。 《礼记·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⒉都认为是正确的道理、做法等。《宋史·食货志》:“时有古今,世有升降,天地生财,其数有限,国家用财,其端无穷。归于一是,则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急,用之者舒,之外无他技也。”⒊全凭。《儒林外史》第十回:“一是二位老爷拣择。”
    • 3.
      一茎六穗释义:古代有嘉禾一茎六穗、一茎九穗的记载,认为是祥瑞之兆。
    • 4.
      一阳生释义:冬至后白天渐长,古代认为是阳气初动,故冬至又称“一阳生”。
    • 5.
      一阴生释义:夏至后白天渐短,古代认为是阴气初动,所以夏至又称“一阴生”。
    • 6.
      七荤八素释义:一般认为是俗语,常常形容头脑昏乱。
    • 7.
      三寿释义:⒈犹三老。《诗·鲁颂·閟宫》:“三寿作朋,如冈如陵。”毛 传:“寿,考也。”马瑞辰 通释:“据下言如冈如陵,是祝其寿考,则寿从传训考为是。考犹老也,三寿,犹三老也。”《文选·张衡<东京赋>》:“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薛综 注:“三寿,三老也。言天子尊而养此三老者,以教天下之敬,故来拜迎,去拜送焉。”宋 范仲淹《明堂赋》:“奉三寿以勗天下之孝,设三乏以劝诸侯之风。”⒉古称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唐 孔颖达 疏。后泛指高寿。唐 张说《崔讷妻刘氏墓志
    • 8.
      三希堂释义:在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养心殿。 清高宗(乾隆)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收藏于此,认为是三件稀有之物,故名。
    • 9.
      三门干部释义:谓从家门到学校门再到机关门的缺乏实践经验的干部。《人民日报》16:“有的自认为是‘自来红’,说什么:‘参加劳动是三门干部的事,我劳动了这么多年,现在又劳动有啥意思。’”
    • 10.
      不以为然释义: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然地一笑。 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 11.
      不以为耻释义:不认为是可耻的。指不知羞耻。
    • 12.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释义:不认为是耻辱,反而以为是光荣的。
    • 13.
      不直释义:⒈不正;不公。《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使人上书告内史,内史治,言王不直。”《新唐书·严郢传》:“天下以 郢 挟宰相报仇为不直。”《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辛亥,敕:民有诉讼,必先歷县州及观使处决,不直,乃听讼於臺省。”《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我自身也理不直,冤仇何时而报?”⒉不以之为是;不信任。《汉书·韩延寿传》:“上由是不直 延寿,各令穷竟所考。”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庄廷鑨》:“之荣 告诸大吏,大吏右 庄氏,不直 之荣。”林纾《与姚叔节书》:“既而足下南归,不居大学,有人言校长不直足下,寻
    • 14.
      不胜欢喜释义:胜,很多人认为是超过的意思,实际是承受的意思。
    • 15.
      不词释义:同“不辞”。 清 俞樾《群经平议·孟子二》:“天诛造攻自 牧宫”:“《章句》曰:‘造作可攻讨之罪者从 牧宫 桀 起自取之也。’樾 谨按:以‘造攻’为是。‘造作可攻讨之罪’甚为不词。”
    • 16.
      与哙为伍释义:“哙”即指西汉开国功臣樊哙,语出《史记 淮阴侯列传》:“生乃与哙等为伍!”1也作“耻与哙伍”、“羞与哙伍”等。比喻把跟某人在一起认为是可耻的事。
    • 17.
      专知释义:自以为是。
    • 18.
      东箭南金释义:东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 比喻可宝贵的人才。
    • 19.
      两珥释义:指日、月两旁的光晕。 古代认为是灾变的征兆。《宋书·五行志五》:“晋愍帝 建武 元年正月庚子,白虹弥天,三日并照,日有重晕,左右两珥。”《隋书·天文志下》:“月晕有两珥,白虹贯之,天下大战。”《宋史·钦宗纪》:“﹝ 靖康 元年二月﹞丁未,日有两珥。”
    • 20.
      丧眼释义:丧眼陕西和新疆,甘肃等北方方言;形容人比较讨厌,干一些令人厌恶不齿地事;有人认为是古语“伤廉”的转化音。伤廉:损害廉洁。《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

为是造句

1.一个人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就不可避免地要犯主观主义的错误。

2.在封建社会,男女自由恋爱被认为是伤风败俗的事。

3.我始终自以为是地认为他们都是“倚老卖老”的可耻之辈。

4.对于九寨沟不要认为是可望不可及,河南焦作的云台山就是具体而微的九寨沟,大家不妨一游。

5.不要以为是小差错你就不在乎,别忘了堤溃蚁穴呀!也作“堤溃蚁孔”。

6.人要到月亮上去,以前认为是虚无飘渺的想法,而现在则是确实可行的事实。

7.他自以为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8.洛阳豫久软轴科技有限公司自以为是,仗势欺人!

9.他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但却仍心存侥倖,以身试法,终于铸成大错。

10.他倚老卖老,自以为是,看不起后生晚辈。

11.你学习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就是自以为是,上课不专心听讲。

12.在这事情上,他的行为是非常光明磊落的。

13.为是中秋节的关系,妈妈特许我玩会电脑,真是让我受宠若惊呀!

14.你只了解了一部分情况,就借口叶落知秋,推测其他,我认为是不妥的。

15.透过网路看世界,让我们不再坐井观天,自以为是

16.强中更有强中手,你水平再高,也不要自以为是天下无敌。

17.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的态度是违背科学的。

18.对于传说中的他彬彬有礼的言行,不了解的人以为是顺从,其实是避免同各竞争力量亲近的一个绝好办法。

19.任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恣意妄为是危险的。

20.恶意中伤的行为是一种从本质上败坏的行为。

为是(wei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为是是什么意思 为是读音 怎么读 为是,拼音是wéi shì,为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为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