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沍寒 沍寒的意思
hán

沍寒

简体沍寒
繁体
拼音hù hán
注音ㄏㄨˋ ㄏ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ù, ◎ 同“冱”。

hán,(1) 冷,与“暑”相对。【组词】: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2) 害怕。【组词】:寒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组词】: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沍寒的意思

沍寒 [hù hán]

1. 寒气凝结。谓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沍寒,於是乎取之。”沍,一本作“冱”。三国 魏 曹操《明罚令》:“且北方沍寒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明史·魏时亮传》:“十月初,詔停日讲。时亮 率同列言天未沍寒,不宜遽輟。”李大钊《青春》:“冰雪沍寒之天,一幻而为百卉昭苏之天矣。”


沍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休明释义:⒈美好清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 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姦回昏乱,虽大,轻也。’”唐 李白《豫章行》:“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⒉用以赞美明君或盛世。《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惟昔逢休明,十载朝云陛。”李善 注:“休明,谓 齐武皇帝 也。”唐 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诗:“何幸遇休明,观光来上京。”元 黄溍《上京道中杂诗·榆林》:“斯人亦何幸,生时属休明。”明 杨慎《送许稚仁得玉字》诗:“邇载逢休明,沍寒回氲熇。”《清史稿·选举志一》:“是时天子右
    • 2.
      冱寒释义:⒈闭寒。 谓不得见日,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於是乎取之。”杜预 注:“冱,闭也。”孔颖达 疏:“牢阴闭寒,言其不得见日,寒甚之处。”宋 范仲淹《邓州谢上表》:“臣以患肺久深,每秋必发,求去冱寒之地,以就便安之所,庶近医药,存养晚年。”《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杨延朗 集丁壮护守,时冱寒,延朗 命汲水注城外,及旦,冰坚不可攻,辽 师解去。”⒉沍寒:寒气凝结。谓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沍寒,於是乎取之。”沍,一本作“冱”。三国 魏
    • 3.
      固阴冱寒释义:严冬寒气凝结,积冻不开。《左传·昭公二年》:“深山穷谷,固阴沍寒。”孔颖达 疏:“固,牢也;沍,闭也。牢阴闭寒,言其不得见日,寒甚之处。”宋 李纲《论建中兴之功札子》:“隆冬固阴沍寒,层冰千里。”
    • 4.
      沍寒释义:寒气凝结。谓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沍寒,於是乎取之。”沍,一本作“冱”。三国 魏 曹操《明罚令》:“且北方沍寒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明史·魏时亮传》:“十月初,詔停日讲。时亮 率同列言天未沍寒,不宜遽輟。”李大钊《青春》:“冰雪沍寒之天,一幻而为百卉昭苏之天矣。”
    • 5.
      清暑释义:⒈消除暑热;避暑。 《文选·张衡<西京赋>》:“其远则 九嵕 甘泉,涸阴沍寒,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薛综 注:“帝或避暑於 甘泉宫,故云清暑。”唐 卢纶《天长久词》:“天子方清暑,宫娃起夜妆。”《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八年》:“辽 主如 频蹕淀 清暑。”如:夏天吃西瓜可以清暑。⒉晋 宫殿名。《晋书·孝武帝纪》:“﹝ 太元 ﹞二十一年春正月,造 清暑殿。”《太平御览》卷一七五引 南朝 宋 何法盛《晋中兴书》:“烈宗 起 清暑殿。”唐 李白《怀古》诗:“别殿悲 清暑,芳园罢 乐游。”王琦 注引《景定建康志
    • 6.
      省署释义:旧指中央官署。《新唐书·班宏传》:“右僕射 崔寧 署兵部侍郎 刘迺 为上下考,宏 不从,曰:‘今军在节度,虽有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宋 陈师道《后山诗话》:“子美 怀 薛据 云:‘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省署开文苑,沧浪忆钓翁。’据 之诗也。”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京师冬日,例用貂皮煖耳,每遇沍寒,上普赐内外臣工,次日俱戴以廷谢。惟近来主上息止此詔,业已数年,百寮出入省署,殊以为苦,而进阁辅臣为甚。”
    • 7.
      矾山水释义:称农历六月中旬的 黄河 水。唐 韩偓《水衡记》:“黄河 正月水名凌解水……六月水名矾山水。”《宋史·河渠志一》:“朔野之地,深山穷谷,固阴沍寒,冰坚晚泮,逮乎盛夏,消释方尽,而沃荡山石,水带矾腥,併流于 河。故六月中旬后,谓之矾山水。”亦省作“矾水”。《宋史·河渠志五》:“自 庆历 八年后,大水七至,方其盛时,游波有平堤者。今 河 流安顺三年矣,设復矾水暴涨,则 河 身乃在牐口之上。”
    • 8.
      筋角释义:动物的筋与角。古时多用于制弓。《周礼·天官·兽人》:“皮毛筋角,入于玉府。”贾公彦 疏:“兽人所得禽兽,其中皮毛筋角,择取堪作器物者,送入于玉府,拟给百工饰作器物。”《管子·山至数》:“皮革筋角羽毛竹箭器械财物,苟合於国器君用者,皆有矩券於上。”《魏书·萧衍传》:“北风转劲,实筋角之时;沍寒方猛,正毡裘之利。”唐 鲍溶《塞上行》:“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资治通鉴·魏元帝景元二年》:“今者筋角濡弱,水潦方降,废盛农之务,要难必利,此事之危者也。”

沍寒(huh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沍寒是什么意思 沍寒读音 怎么读 沍寒,拼音是hù hán,沍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沍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