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揆日 揆日的意思
kuí

揆日

简体揆日
繁体
拼音kuí rì
注音ㄎㄨㄟˊ ㄖ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uí,(1) 揣测( ― 度duó、― 测)。【组词】:揆度。揆策。揆古察今。(2) 道理,准则。【组词】:千载一揆。(3) 事务。【组词】:百揆。(4) 管理,掌管。【组词】:揆百事。(5) 旧称总揽政务的人,如宰相等。【组词】:阁揆。揆席(宰相之位)。

rì,(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组词】: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组词】:日班。(3) 天,一昼夜。【组词】:多日不见。今日。日程。(4) 某一天。【组词】:纪念日。(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组词】:春日。往日。(7) 每天,一天一天地。【组词】:日记。日益。(8) 特指“日本国”。

基本含义

揆日指根据太阳的位置和光线来判断时间,引申为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判断事物的结果。

揆日的意思

揆日 [kuí rì]

1. 测量日影。古多以之定营造方位。语出《诗·墉风·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朱熹集传:“树八尺之臬,而度其出入之景,以定东西。又参日中之景,以定南北也。”

3. 指选择的时日。

揆日 引证解释

⒈ 测量日影。古多以之定营造方位。

语出《诗·鄘风·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 楚 室。”
朱熹 集传:“树八尺之臬,而度其出入之景,以定东西。又参日中之景,以定南北也。”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八:“是以望景揆日,盈数可期;抚臆论心,有时而谬。”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因百姓之有餘,间天下之无事,庀徒揆日,各有司存。”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十五引《蜀异记·南康禄食》:“公觉,骇汗久之,乃躬诣 云林,炷香祷福,命工揆日修崇,作南宫阁四十。”

⒉ 指选择的时日。

宋 王安石 《谢夏噩察推启》:“方且揆日,以时造门。”


揆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史释义:⒈记事的史官。亦指掌文书等事的吏员。晋 王嘉《拾遗记·周穆王》:“穆王 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有书史十人,记其所行之地。”宋 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故 唐 人无不善书,远至边裔书史、里儒,莫不书字有法。”宋 文天祥《<集杜诗·萧资>序》:“閤门路铃 萧资,本书史也。”⒉典籍,指经史一类书籍。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揆日粲书史,相都丽闻见。”唐 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刘奇 对 对方 道:‘贤弟如此美质,何不习些书
    • 2.
      揆日释义:⒈测量日影。古多以之定营造方位。语出《诗·鄘风·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朱熹集传:“树八尺之臬,而度其出入之景,以定东西。又参日中之景,以定南北也。”晋陆机《演连珠》之二八:“是以望景揆日,盈数可期;抚臆论心,有时而谬。”南朝齐王屮《头陀寺碑文》:“因百姓之有餘,间天下之无事,庀徒揆日,各有司存。”《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十五引《蜀异记·南康禄食》:“公觉,骇汗久之,乃躬诣云林,炷香祷福,命工揆日修崇,作南宫阁四十。”⒉指选择的时日。
    • 3.
      玉钩斜释义:⒈亦作“玉钩斜”。亦作“玉勾斜”。古代著名游宴地。在今 江苏 铜山县 南。《太平广记》卷二○四引《桂苑丛谈》:“咸通 中,丞相 李尉 拜端揆日,自 大梁 移镇 淮海 ……一旦,命於 戏马亭 西,连 玉钩斜 道,开剏池沼,搆葺亭臺。挥斤既毕,号曰‘赏心’。”周实丹《秋虫》:“秋雨衰梧金井畔,荒烟野蔓 玉钩斜。”亦省作“玉鉤”。宋 苏轼《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帅同游戏马台》诗之一:“路失 玉鉤 芳草合,林亡白鹤古泉清。”⒉古代著名游宴地。在 江苏 江都县 境,相传为 隋炀帝 葬宫人处。后泛指葬宫人处。宋 陈师道《
    • 4.
      鸣弦揆日释义:《晋书·嵇康传》:“康 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 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后以“鸣弦揆日”称赞 嵇康 的恬静寡欲,坦荡无私。《后汉书·逸民传论》:“若伊人者,志陵青云之上,身晦泥污之下,心名且犹不显,况怨累之为哉!与夫委体渊沙,鸣弦揆日者,不其远乎!”李贤 注:“鸣弦揆日,谓 嵇康 临刑顾日景而弹琴也。论者以事迹相明,故引 康 为喻。”
揆日是什么意思 揆日读音 怎么读 揆日,拼音是kuí rì,揆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揆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