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扬波 扬波的意思
yáng

扬波

简体扬波
繁体揚波
拼音yáng bō
注音ㄧㄤˊ ㄅㄛ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ng,(1) 簸动,向上播散。【组词】:扬水。扬场(cháng )。扬汤止沸。(2) 高举,向上。【组词】:扬手。扬帆。趾高气扬。扬眉吐气。(3) 在空中飘动。【组词】:飘扬。(4) 称颂,传播。【组词】:扬言。扬威。颂扬。扬弃。扬名。(5) 姓。

bō,(1) 水面振荡起伏的运动。【组词】:波浪。波涛。波澜。波光。波纹。波荡。推波助澜。波及(影响到,牵涉到)。(2) 物理学上指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能量递进的一种形式。【组词】:电波。光波。超声波。波长。波段。波速。波谱。

基本含义

形容风势强劲,波浪高涨,也比喻声势浩大,影响广泛。

扬波的意思

扬波 [yáng bō]

1. 掀起波浪。

2. 比喻动乱。

4. 喻情绪波动。

扬波 引证解释

⒈ 掀起波浪。

《楚辞·九歌·少司命》:“与女游兮九河,衝风至兮水扬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狄水 衍兮风扬波,船楫颠倒更相加。”

⒉ 比喻动乱。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洪飇扇海,二溟扬波。”
李善 注:“扬波,喻乱也。”

⒊ 喻情绪波动。

唐 韩愈 《高君画赞》:“温子 温闲,骨气委和,迹不举物,心不扬波。”


国语词典

扬波 [yáng bō]

⒈ 掀起波涛。

《楚辞·屈原·九歌·少司命》:「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

⒉ 比喻情绪高起。

唐·韩愈〈高君画赞〉:「君子温闲,骨气委和。迹不拒物,心不扬波。」


扬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伍胥潮释义:语出《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 乃取 子胥(伍子胥)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 江 中…… 子胥 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后因以“伍胥潮”谓怒潮。
    • 2.
      使官释义:⒈谓利用职权。《商君书·农战》:“今上论材能智慧而任之,则智慧之人希主好恶,使官制物,以适主心。”⒉使臣。三国 魏 曹操《善哉行》:“仲尼 之世,王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官。”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他生於六一七年,十三岁(六二九年)继位,十八岁(六三四年)遣使官到 唐朝 求婚。”
    • 3.
      唐中释义:汉 宫苑名。位于 汉 建章宫 西。旧址在今 陕西 西安市 西北。《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作 建章宫 ……其西则 唐中,数十里虎圈。”汉 班固《西都赋》:“前 唐中 而后 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扬波涛於碣石。”
    • 4.
      心海释义:指心。以思绪翻滚如海之扬波,故称。
    • 5.
      激波释义:⒈急浪。 ⒉扬波。
    • 6.
      静波释义:⒈使波浪平息。⒉风平浪静,水不扬波。
    • 7.
      风猋释义:⒈暴风。汉 班彪《北征赋》:“风猋发以飘颻兮,谷水漼以扬波。”⒉刮起暴风。汉 扬雄《羽猎赋》:“山谷为之风猋,林丛为之生尘。”
    • 8.
      飘飘释义:⒈风吹貌。《文选·班彪<北征赋>》:“风猋发以飘颻兮,谷水漼以扬波。”刘良 注:“飘颻,风驰皃。”晋 傅玄《杂诗》:“清风何飘颻,微月出西方。”明 何景明《落叶哀蝉曲》:“凉风飘颻兮吹玉阶,秋叶颯兮鸣蝉哀。”⒉飘荡;飞扬。汉 边让《章华台赋》:“罗衣飘颻,组綺繽纷。”唐 武元衡《寓兴呈崔员外诸公》诗:“三月杨花飞满空,飘颻十里雪如风。”《红楼梦》第二七回:“满园里綉带飘颻,花枝招展。”⒊形容动荡、起伏。晋 陶潜《闲情赋》:“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颻而不安。”唐 欧阳詹《二公亭记》:“又钓人飘颻於左右,游禽出
    • 9.
      魂压怒涛释义:汉 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伍子胥 ﹞遂伏剑而死,吴王 乃取 子胥 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 江 中…… 子胥 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后因以“魂压怒涛”称颂 子胥 忠心赤胆,至死不渝。

扬波(yangb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扬波是什么意思 扬波读音 怎么读 扬波,拼音是yáng bō,扬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扬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