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二十一史 二十一史的意思
èrshíshǐ

二十一史

简体二十一史
繁体
拼音èr shí yī shǐ
注音ㄦˋ ㄕˊ ㄧ ㄕˇ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èr,(1) 数名。【例句】: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组词】:独一无二。(3) 两样,别的。【组词】:二话。不二价。

shí,(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组词】:十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组词】:十足。十成。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shǐ,(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组词】: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组词】:太史。内史。(3) 古代官职。【组词】:刺史。御史。(4) 姓。

基本含义

指中国历史上的二十一部正史,也指一个人对历史了解全面、博大精深。

二十一史的意思

二十一史 [èr shí yī shǐ]

1. 明·万历国子监刊行的正史,将宋时所称的十七史增加宋·辽·金·元四史,称为二十一史。

二十一史 引证解释

⒈ 明 万历 国子监刊行的正史,将 宋 时所称的十七史增加 宋 辽 金 元 四史,称为二十一史。参见“十七史”。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监本二十一史》:“宋 时止有十七史,今则并 宋、辽、金、元 四史为二十一史。”
清 张廷玉 《上明史表》:“兴衰有自,七十二君之蹟何称;法戒攸关,二十一史之编具在。”


二十一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帕本释义:明 代官吏刻印的书本。 当时习俗,任满入觐或奉使出差回京,必刻一书,以一书一帕为馈赠的礼品,故名。刻工拙劣,校勘粗疏,不为学者所重视。参阅 清 顾炎武《日知录·监本二十一史》。
    • 2.
      二十一史释义:明 万历 国子监刊行的正史,将 宋 时所称的十七史增加 宋 辽 金 元 四史,称为二十一史。
    • 3.
      二十二史释义:清 乾隆 初年刊行《明史》,与二十一史合称二十二史。 清 钱大昕 著有《二十二史考异》、清 赵翼 著有《二十二史札记》。参见“二十一史”。
    • 4.
      居艰释义:居丧。 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一》:“有 郑樵《通志》及二十一史,皆国初时物也。余时居艰,亟令人操舟市得之,价亦甚廉。”
    • 5.
      廿一史释义:即二十一史。
二十一史是什么意思 二十一史读音 怎么读 二十一史,拼音是èr shí yī shǐ,二十一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二十一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