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绳愆纠谬 绳愆纠谬的意思
shéngqiānjiūmiù

绳愆纠谬

简体绳愆纠谬
繁体繩愆糾謬
拼音shéng qiān jiū miù
注音ㄕㄥˊ ㄑㄧㄢ ㄐㄧㄡ ㄇㄧㄡ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éng,(1)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组词】:绳子。绳索。缆绳。绳梯。绳操。绳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2) 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组词】: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3) 继续。【例句】:“绳其祖武”(继承祖先)。(4) 赞誉。【例句】:“绳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5) 姓。

qiān,(1) 罪过,过失。【组词】:愆忒。愆尤。罪愆。(2) 耽误。【组词】:愆期。愆滞。(3) 过。【例句】:愆伏(天气冷暖失调,多指大旱或酷暑,有变化无常的意思)。

jiū,(1) 缠绕。【组词】:纠缠。纠纷。(2) 矫正。【组词】:纠偏。纠正。(3) 集合(含贬义)。【组词】:纠合。

miù,(1) 错误的,不合情理的。【组词】:荒谬。谬论。谬传(chuán )。谬误。(2) 差错。【例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基本含义

指纠正错误、改正过失。

绳愆纠谬的意思

绳愆纠谬 [shéng qiān jiū miù]

1. 谓举发过失,纠正错误。

绳愆纠谬 引证解释

⒈ 谓举发过失,纠正错误。

《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孔颖达 疏:“木不正者,以绳正之,绳谓弹正,纠谓发举,有愆过则弹正之,有错谬则发举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昔 周 之太僕,绳愆纠谬。”
亦作“绳愆纠繆”、“绳愆纠违”。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上曰:‘ 贞观 之前,从朕经营天下, 玄龄 之功也。 贞观 以来,绳愆纠繆, 魏徵 之功也。’”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中丞之职,非徒绳愆纠违,亦当顾国家大体。”


国语词典

绳愆纠谬 [shéng qiān jiū miù]

⒈ 举发错误,纠正过失。

《书经·冏命》:「绳愆纠谬,革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昔周之太仆,绳愆纠谬;秦之御史,职主文法。」


绳愆纠谬(shengqianjium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绳愆纠谬是什么意思 绳愆纠谬读音 怎么读 绳愆纠谬,拼音是shéng qiān jiū miù,绳愆纠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绳愆纠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