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 [èr bā]
1. 〈书〉指十六岁:年方二八。
二八 引证解释
⒈ 即十六。十六人。古代歌舞分为两列,每列八人。
引《左传·襄公十一年》:“凡兵车百乘,歌钟二肆,及其鎛磬,女乐二八。”
杜预 注:“十六人。”
。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诗:“黛娥陈二八,珠履列三千。”
清 龚自珍 《霓裳中序》词:“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
⒉ 即十六。农历每月十六日。
引南朝 宋 鲍照 《玩月城西门廨中》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宋 权德舆 《秋闺月》诗:“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
宋 苏轼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词:“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⒊ 即十六。十六岁。谓正当青春年少,多言女子。
引南朝 陈 徐陵 《杂曲》:“二八年时不忧度,房边得宠谁相妬。”
宋 苏轼 《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 渭城 歌。”
⒋ 八元、八恺的合称。参见“八元”、“八愷”。
引《文选·张衡<思玄赋>》:“幸二八之遌 虞 兮,嘉 傅説 之生 殷。”
旧注:“二八,八愷,八元也。”
晋 左思 《魏都赋》:“相兼二八,将猛四七。”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夫谈主上之圣明,则君尽三、五,述宰相之英伟,则人皆二八。”
⒌ 特指农历正月十八日。
引《中国谚语资料》:“头八晴,好年成;二八晴,好收成。”
原注:“二八,正月十八。”
⒍ “二八三八”的略语,合为“五八”,因用作“井”的隐语。
引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七:“钱昭度 有《食梨》诗云:‘西南片月充肠冷,二八飞泉绕齿寒。’予读《乐府解题》‘井谜’云:二八三八,飞泉仰流,盖二八三八为五八,五八四十也,四十为井字。”
国语词典
二八 [èr bā]
⒈ 十六人。
引《左传·襄公十一年》:「凡兵车百乘,歌钟二肆,及其镈磬,女乐二八。」
⒉ 少女十六岁。
引唐·白居易〈秦中吟·议婚〉:「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老夫有一末堂幼女,年方二八。」
⒊ 阴历每月十六日。
引《文选·鲍照·翫月城西门解中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⒋ 尧时的十六个良臣,即八元八恺。
引《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幸二八之选虞兮,喜傅说之生殷。」
⒌ 佛教上指密教以十六数表圆满无尽,故称为「二八」。
引唐·迦才〈净土论序〉:「然则二八弘规,盛乎西土。」
二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九释义:⒈谓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 极则复于一,终而复始,故用以喻循环之理。《参同契》卷下:“子南午北,互为纲纪,一九之数,终而復始。”蒋一彪 集解:“阳生於一成於九。阳数至九则极,极则復於一,此谓一九之数,终而復始。”⒉佛教语。指净土宗九品往生的教义。唐 迦才《净土论序》:“二八宏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 东 夏。”又 唐 迦才《净土论序》:“二八之观齐阔,一九之生同归。”“二八”指净土宗的“十六观”。⒊满 俗赠献之礼,以九数为贵,至少一九,至多九九。《清史稿·礼志八》公主下嫁仪:“初定﹝额駙﹞諏日诣午门
- 2.
一起子释义:谓一伙;一群。 《红楼梦》第九十回:“大哥哥这几年在外头相与的都是些什么人,连一个正经的也没有,来一起子,都是些狐群狗党!”《儿女英雄传》第三回:“纔来了一起子从 张家口 贩皮货往 南京 去的客人,明日也打这路走。”梁斌《播火记》第二卷二八:“一起子游击队员们,把脊梁靠在墙上。”
- 3.
一轰而散释义:同“一哄而散”。《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大家纔嘻嘻哈哈一轟而散,跑出去了。”如:这种一轰而起、一轰而散的做法,后果是很坏的。
- 4.
三五夕释义:同“三五夜”。南朝 宋 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诗:“与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唐 李峤《月》诗:“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
- 5.
三商释义:犹言三刻。 古代以漏刻计时,谓之商。《诗·齐风·东方未明》“狂夫瞿瞿”唐 孔颖达 疏:“《尚书纬》谓刻为商。郑 作《士昏礼》目録云:‘日入三商为昏’,举全数以言耳。”后亦以“三商”指漏刻。明 杨慎《梁白纻舞歌》之一:“高张洞越吹参差,二八递代三商移。”清 惠周惕《再用衣字韵》:“年来无梦到彤扉,卧听三商玉漏稀。”一说,商为“啇”之讹字,“三商”应为“三啇”。明 焦竑《焦氏笔乘·三啇》:“《士昏礼》:‘漏下三啇为昏。’啇,音滴,与 夏、商 之商不同。苏易简 文:‘三啇而眠,高舂而起。’用其语也。今人多误读。
- 6.
不当家花拉释义:不当家。犹言罪过。“花拉”,语助词。《红楼梦》第二八回:“王夫人 听了道:‘阿弥陀佛,不当家花拉的!就是坟里有,人家死了几百年,这会子翻尸盗骨的,作了药也不灵。’”《儿女英雄传》第七回:“阿弥陀佛!説也不当家花拉的!这位大嫂一拉就把我拉在那地窨子里。”《醒世姻缘传》第四九回:“我又没给他哩,真是长昧心痞,不当家豁拉的。”
- 7.
东方图书馆释义: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图书馆。 1924年建立于上海。以1909年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设立的图书资料室涵芬楼为基础,广事搜购中外图书,藏书达四十六万余册。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被焚毁。
- 8.
东风第一枝释义:⒈词牌名。 双调一百字。仄韵。一般为前段九句,后段八句;亦有前段十句、后段八句者。用韵亦略有别。共有四体。参阅《词谱》卷二八。⒉曲牌名。
- 9.
丰积释义:丰裕有积贮。《后汉书·孔奋传》:“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輒致丰积。”《晋书·石崇传》:“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宋书·褚叔度传》:“在任四年,广营贿货,家财丰积。”《云笈七籤》卷二八:“累年,蜀 境大穰,金帛丰积。”
- 10.
乞化释义:⒈行乞。元 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见如今沿门乞化,抵多少日转他那千阶,也是我命里合该。”《三侠五义》第二十回:“将此银拿去……不要沿街乞化了。”⒉化缘。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俺本是出家人,便乞化何妨?”《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不上一年已访得这叫夜僧人在 寧国府 地方乞化。”
- 11.
乞命释义:⒈请求宽宥生命。 汉 牟融《理惑论》:“武王 居病,周公 乞命,仲尼 有疾,子路 请祷。”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宁寺》:“永安 年中,胡 杀猪,猪忽唱乞命,声及四邻。”《三国演义》第二八回:“郭常 之子拜伏乞命,关公 曰:‘吾看汝父之面,饶你性命。’”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妇叩头乞命,但言知悔。”⒉请求命令。《明史·左懋第传》:“必用臣经理,则乞命 弘范 同 绍愉 出使,而假臣一旅,偕 山东 抚臣收拾 山东 以待。”
- 12.
乳鉢释义:亦作“乳钵”。研细药物的器具,形如臼而小。宋 洪迈《容斋四笔·雷公炮炙论》:“癥块者,以硵砂、硝石二味,乳鉢中研作粉,同煅了,酒服,神效。”宋 朱熹《乳饼诗》:“清朝荐疎盘,乳钵有真味。”《西游记》第六九回:“医官听命,即将八百八味,每味三斤……并乳鉢、乳槌之类都送至馆中。”《红楼梦》第二八回:“我没法儿,把两枝珠花儿现拆了给他,还要了一块三尺上用大红纱去,乳鉢乳了隔面子呢。”
- 13.
乾腊释义:⒈干肉。⒉犹枯竭。黄远庸《大势》之二:“若能统一国库,实行整理 中国银行,则金融与财政交相为用,则内阁或不致以穷而乾腊以死矣。”。。。⒊干肉。《金史·世宗纪下》:“辽 主闻民间乏食,谓何不食乾腊,盖幼失师保之训,及其即位,故不知民间疾苦也。”⒋指尸体干枯不坏。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朅盘陀国》:“其王寿终,葬在此城东南百餘里大山巖石室中,其尸乾腊,今犹不坏,状羸瘠,人儼然如睡。”⒌指干梅。《初学记》卷二八:“《山海经》:‘云山 之上,其实乾腊。’郭璞 注:‘腊,乾梅也。’”按,今本《山海经》无此文。
- 14.
乾肉释义:肉干。《易·噬嗑》:“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同礼·天官·腊人》:“腊人,掌乾肉。”郑玄 注:“大物解肆乾之,谓之乾肉。”《汉书·东方朔传》:“生肉为膾,乾肉为脯。”《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脩,乾肉也。”
- 15.
二八分化释义: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则(定律)也叫巴莱特定律、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及企业管理学等。
- 16.
二八切换释义:金融证券名词,又称二八轮换。就是机构行情和散户行情的意思。
- 17.
二八女郎释义:二八:指十六岁。 十五六岁的美女。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 18.
二八妙龄释义:二八妙龄指的是十六岁,即十六。十六岁。
- 19.
二八少女释义:二八就是十六的意思,是指十六岁的少女。 没有贬义的意思。
- 20.
二八释义:指十六岁:年方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