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捻儿 捻儿的意思
niǎnér

捻儿

简体捻儿
繁体捻兒
拼音niǎn ér
注音ㄋㄧㄢˇ ㄦ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iǎn niē,(1) 用手指搓转(zhuàn )。【组词】:捻麻绳。(2) 搓成的条状物。【组词】:灯捻儿。 ◎ 古同“捏”,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

ér,(1) 小孩子。【组词】:婴儿。儿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组词】:男儿。儿女情。(3) 儿子,男孩子。【组词】:儿子。生儿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例句】: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

基本含义

指人的心思、意图、行为等,经过深思熟虑或用心琢磨后产生的结果或表现。

捻儿的意思

捻儿 [niǎn ér]

1. 见“捻子”。

捻儿 引证解释

⒈ 见“捻子”。


国语词典

捻儿 [niǎn ér]

⒈ 搓揉成条的东西。

如:「纸捻儿」、「灯捻儿」。


捻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捻释义:一点点,可捻在手指间。形容小或纤细。宋 刘过《清平乐·赠妓》词:“忔憎憎地,一捻儿年纪,待道瘦来肥不是,宜著淡黄衫子。”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千般风韵,一捻儿年纪,多宜!多宜!”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饿得那 楚 宫女腰肢一捻香。”明 朱权《荆钗记·遐契》:“思忆多娇,想他十指纤纤一捻腰。”
    • 2.
      忔憎释义:可爱;怜爱。宋 黄庭坚《好事近》词:“思量模样忔憎儿,恶又怎生恶?”宋 石孝友《清平乐》词:“看你忔憎模样,更须著我心肠。”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这廝阑散了虽离我眼底,忔憎着又在心头。”亦作“忔憎憎”。宋 刘过《清平乐·赠妓》词:“忔憎憎地,一捻儿年纪。待道瘦来肥不是,宜著淡黄衫子。”
    • 3.
      火煤子释义:即火纸捻儿、火纸筒。
    • 4.
      火纸捻儿释义:点火用的细长纸卷。也称火煤子。相声《怯跟班》:“﹝ 三儿 ﹞把烟袋嘴递到 曾九 口里,这头燃了火纸捻儿给点烟。”
    • 5.
      火纸煤释义:即火纸捻儿。
    • 6.
      碜可可释义:亦作“磣磕磕”。 凄惨可怕的样子。元 王伯成《哨遍·项羽自刎》套曲:“子见红飘飘光的的絳缨先偏侧了金盔顶,磣可可湿浸浸鲜血早淋漓了战袍领。”元 无名氏《黄花峪》第一折:“我见他磣可可唇齿绽,血模糊打塌鼻梁,怎禁我搜搜的拳去打。”元 刘庭信《折桂令·忆别》曲:“娇滴滴一捻儿年纪,磣磕磕两下里纷飞。”明 李开先《宝剑记》第十四出:“热蒸蒸,堦前积粪更兼腥;磣磕磕,门外横尸犹带血。”清 洪昇《长生殿·神诉》:“是 唐天子 的贵妃 杨玉环,磣磕磕黄土坡前怨屈。”
捻儿是什么意思 捻儿读音 怎么读 捻儿,拼音是niǎn ér,捻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捻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