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摇 [bù yáo]
1. 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冠名。参见“步摇冠”。
步摇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
引《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
《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繆,一爵九华,熊、虎、赤羆、天鹿、辟邪、 南山 丰大特六兽,《诗》所谓‘副笄六珈’者。”
王先谦 集解引 陈祥道 曰:“汉 之步摇,以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云鬢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宋 谢逸 《蝶恋花》词:“拢鬢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
清 洪昇 《长生殿·舞盘》:“朕有鸳鸯万金锦十疋, 丽水 紫磨金步摇一事,聊作缠头。”
⒉ 冠名。参见“步摇冠”。
国语词典
步摇 [bù yáo]
⒈ 一种古代妇女首饰。用金丝屈曲宛转做成花枝的形状,缀以垂珠,插于发髻之下,因走路时随步摇动,故称为「步摇」。
引汉·刘熙《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
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步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副笄释义:古代贵族妇女的头饰。编发为假髻称副,假髻上所插的簪称笄。《诗·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毛 传:“副者,后夫人之首饰,编髮为之。笄,衡笄也。”郑玄 笺:“副,既笄而加饰,如今步摇上饰。”清 钱谦益《曾祖母陈氏赠一品夫人制》:“乡里妇孺,晦昧百年。翟茀副笄,詔於幽穸。国恩至是,可谓隆矣!”
- 2.
句决释义:⒈汉 代 乌桓 妇女的首饰。《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至嫁时乃养髮,分为髻,著句决,饰以金碧,犹中国有簂步摇。”⒉旧时执行死刑的司法程序之一。清 制,各地判处死刑的案件,须申报刑部转奏皇帝决定,凡经皇帝朱笔画钩者,即照原拟罪名处决,谓之句决。《清史稿·穆宗纪一》:“今年例停句决,何桂清 统兵失律,仅予斩候,已属法外之仁。”
- 3.
山题释义:古代妇人首饰步摇的底座。因其形象山,着於额前,故名。
- 4.
梦逸流苏释义:逸,逃跑,散失的意思,流苏是一种用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子。 装饰在女子头上叫“步摇”装在皇帝头上叫“冕毓”。梦逸流苏,意思是梦在流苏上跑掉了。
- 5.
步摇释义:⒈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⒉冠名。参见“步摇冠”。
- 6.
珠松释义:首饰名。步摇等的俗称。
- 7.
草台班释义:旧时对演员较少、设备简陋的江湖戏班子的俗称。他们经常走村赶集,在临时搭建的草台上演出,故名。瞿秋白《乱弹·财神还是反财神》:“中国 内地本来有一种草台班戏子,逢年逢节,他们赶到财神庙去唱戏。”吴组缃《山洪》十八:“四狗子 最后走出来,高耸着两肩,两手筒在紧小的袖口里,一步步摇晃,像个草台班子的小生。”
- 8.
蹯跚释义:犹蹒跚。行步摇晃跌撞貌。
- 9.
金摇释义:金步摇。金制的凤形头饰。
- 10.
金翠释义:⒈金黄、翠绿之色。晋 陆机《百年歌》之五:“罗衣綷粲金翠华,言笑雅舞相经过。”唐 崔涂《放鹧鸪》诗:“满身金翠画不得,无限烟波何处归。”《红楼梦》第五二回:“宝玉 看时,金翠辉煌,碧彩熌灼。”⒉黄金和翠玉制成的饰物。《文选·曹植<洛神赋>》:“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李善 注引 司马彪《续汉书》:“太皇后花胜上为金凤,以翡翠为毛羽,步摇贯白珠八。”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或微言美事,置於闲散,是缀金翠於足脛,靚粉黛於胸臆也。”明 王世贞《宛委馀编》十一:“侍妾数十,皆佩金翠,曳罗綺。”
- 11.
顾姑释义:蒙古 贵族妇女所戴冠名。宋 赵珙 《蒙鞑备录·妇人》:“凡诸酋之妻,则有顾姑冠,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金饰其上。” 明 胡侍 《真珠船·顾姑》:“ 元 朝后妃及大臣之正室,皆带姑姑,高圆二尺许,用红色罗。盖 唐 金步摇冠遗制……顾姑、姑姑、罟罟、固姑,实一物。夷禁之音,无正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