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mài mò,(1) 分布在人和动物周身内的血管。【组词】:脉络。脉理。(2) 动脉的跳动。【组词】:脉搏。切脉(中医指诊脉)。脉口(中医切脉的部位)。脉息。脉象(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脉门(手腕部可以看到的桡动脉跳动的部分)。诊脉。(3) 像血管那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组词】:山脉。叶脉。矿脉。脉脉相承。(1) [脉脉]形容用眼神表达爱慕的情意。【组词】:脉脉含情。
1. 河流或山脉的一支。犹言一线,一缕。多用于连贯相承的事物。亲族、师弟、诗文等前后相承的一系。中医指一种脉象。
⒈ 亦作“一脉”。
⒉ 河流或山脉的一支。
引宋 惠洪 《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栢字》:“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太行 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许地山 《换巢鸾凤》:“和鸾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边,屋后一脉流水,四围都是竹林。”
⒊ 犹言一线,一缕。多用于连贯相承的事物。
引元 张养浩 《秋日梨花》诗:“只知秋色千林老,争信阳和一脉存。”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不知 孔子 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
清 万玉卿 《潇湘怨·撰诔》:“到今日呵,知他一脉情肠,两下各千迴百折。”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一》:“去年 北京 戒严时亦尝恢复杀头,虽延国粹于一脉乎,而亦不可谓非天下奇事之三也。”
⒋ 亲族、师弟、诗文等前后相承的一系。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娃娘 ﹞亦且认是自家中表兄妹一脉,甜言软语,更不羞涩。”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南门六家, 竹横港 十八家, 下佃 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
清 阮元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是《四书》排偶之文,真乃上接 唐、宋 四六为一脉,为文之正统也。”
⒌ 中医指一种脉象。
引《素问·阴阳别论》“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唐 王冰 注:“五阳谓五臟之阳气也。五臟应时,各形一脉,一脉之内,包总五臟之阳,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阳也。”
⒈ 前后相接、连绵不绝的一线。
引《西游记·第二二回》:「行过黄风岭,进西却是一脉平阳之地。」
⒉ 血统或派别相承的一系。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亦且认是自家表兄妹一脉,甜言软语,更不羞缩。」
《歧路灯·第九二回》:「祖宗一脉,梦寐难忘 。」
例如:「一脉相传」。
⒊ 河流或山脉的一支。
引宋·陆游〈鲁墟〉诗:「青园旧墅千峰立,绿引官河一脉分。」
1.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性格,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一脉相通。
2.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
3.你的这个论点,和当年张相如教授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4.兰花的一脉脉绿茎上长出了一个个花骨朵,鲜嫩嫩、油亮亮的,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点点繁星,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
5.朋友是路,指引方向;朋友是桥,架起希望;朋友是山,默默陪伴;朋友是水,情深似海;朋友是缘,一脉相连;朋友是金,千锤百炼;朋友是心,心手相牵。
6.生命是相通的,那是五十六个民族的一脉相承。
7.很多科学都是一脉相通的,你该多了解一下。
8.他的虚伪,与他父亲真是一脉相承。
9.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与中国人民历来勤劳勇敢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