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寄当归 寄当归的意思
dāngguī

寄当归

简体寄当归
繁体寄當歸
拼音jì dāng guī
注音ㄐ一ˋ ㄉㄤ ㄍㄨㄟ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ì,(1) 托付。【组词】:寄托。寄存。寄情。寄怀。寄意。(2) 依靠,依附。【组词】:寄居。寄食。寄生虫。(3)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组词】:寄信。寄钱。(4) 认的亲属。【组词】:寄父。寄母。寄子。

dāng dàng,

guī,(1) 返回,回到本处。【组词】:归国。归程。归侨。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归省(xǐng )(回家探亲)。归真反璞。(2) 还给。【组词】:归还。物归原主。(3) 趋向,去往。【组词】:归附。众望所归。(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组词】:归并。归功。归咎。(5) 由,属于。【例句】:这事归我办。归属。(6) 结局。【例句】:归宿(sù)。(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组词】:九归。(8) 古代称女子出嫁。【例句】:“之子于归,宣其室家”。(9) 自首。

基本含义

离开原地,到别处寻找归宿。

寄当归的意思

寄当归 [jì dāng guī]

1. 当归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谐音取应当归来之意。《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遂与母相失”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杂记》曰:“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又《吴志·太史慈传》:“曹公闻其(太史慈)名,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但贮当归。”后因以“寄当归”为催促归去之典。

寄当归 引证解释

⒈ 当归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谐音取应当归来之意。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 遂与母相失”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杂记》曰:“初, 姜维 诣 亮,与母相失,復得母书,令求当归。

维 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又《吴志·太史慈传》:“曹公 闻其( 太史慈 )名,遗 慈 书,以篋封之;发省,无所道,但贮当归。”
后因以“寄当归”为催促归去之典。 宋 辛弃疾 《瑞鹧鸪·京口病中起登连昌观偶成》词:“山草旧曾呼远志,故人今又寄当归。”


寄当归是什么意思 寄当归读音 怎么读 寄当归,拼音是jì dāng guī,寄当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寄当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