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闻 [qià wén]
1. 多闻博识。
洽闻 引证解释
⒈ 多闻博识。
引《史记·儒林列传》:“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兴礼,以为天下先。”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郑玄 殫见,览万卷之八千; 班固 洽闻,涉五经之四部。”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一篇:“﹝ 洪迈 ﹞在朝敢於讜言,又广见洽闻,多所著述,考订辨证,并越常流。”
国语词典
洽闻 [qià wén]
⒈ 博学多闻。
引《后汉书·卷四〇·班彪传上》:「弘农功曹史殷肃,达学洽闻,才能绝伦。」
《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洽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合闻释义:犹洽闻。见闻广博。
- 2.
殚见洽闻释义:见多识广。形容知识渊博。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 3.
絶伦释义:无与伦比。《史记·龟策列传》:“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絶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后汉书·班固传上》:“弘农 功曹史 殷肃,达学洽闻,才能絶伦,诵《诗》三百,奉使专对。”唐 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絶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絶伦。”
- 4.
虎门释义:⒈古代王宫的路寝门。 《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郑玄 注:“虎门,路寝门也。王日视朝於路寝,门外画虎焉,以明勇猛,於守宜也。”《左传·昭公十年》:“子良 曰:‘先得公,陈 鲍 焉往?’遂伐虎门。”⒉国子学的别称。《周礼·地官·师氏》:“掌以媺詔王,以三德教国子……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后世遂以虎门之左为国子学所在地,而以“虎门”为国子学的别称。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子才 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访及。自王室不靖,虎门业
- 5.
邴郑释义:东汉 学者 邴原 和 郑玄 的并称。邴 郑 皆 北海郡 人。晚年归里讲学,门徒数百千人。《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太祖 征 吴,原 从行,卒”裴松之 注引《邴原别传》:“时 郑玄 博学洽闻,註解典籍,故儒雅之士集焉。原 亦自以高远清白,颐志澹泊,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故英伟之士向焉。是时海内清议,云 青州 有 邴郑 之学。”清 姚鼐《寄叶书山十丈》诗之二:“青州 邴 郑 原同术,林下瞻孚倏异时。”
- 6.
黉校释义:学校。《晋书·戴邈传》:“古之建国,有明堂辟雍之制,乡有庠序黌校之仪,皆所以抽导幽滞,啟广才思。”明 归有光《南云翁生圹志》:“南云翁 者,少为诸生,有声于黌校之间。”清 褚人穫《坚瓠十集·真若虚传》:“少年业举子,博识洽闻,游黌校,好侠,多盍簪,颇有 季良 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