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椒举 椒举的意思
jiāo

椒举

简体椒举
繁体椒舉
拼音jiāo jǔ
注音ㄐㄧㄠ ㄐ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āo,(1) 〔花椒〕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球形,暗红色,种子黑色,可供药用或调味;b.这种植物的果实,简称“椒”,如“椒盐”。“椒酒”。“椒桂”(常用来喻贤人)。(2) 〔胡椒〕a.常绿藤本植物,果实球形,红色,成熟后红黑色,味辛辣,可供药用或调味;b.这种植物的果实。

jǔ,(1) 向上抬,向上托。【组词】: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2) 动作行为。【组词】:举止。轻而易举。(3) 发起,兴办。【组词】:举义。举办。创举。(4) 提出。【组词】:举要。举例。(5) 推选,推荐。【组词】:推举。荐举。(6) 全。【组词】:举国。举世。举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组词】:科举。举人。一举成名。(8) 攻克。【例句】:“一战而举鄢、郢”。

基本含义

指举荐人才或者推荐好人好事。

椒举的意思

椒举 [jiāo jǔ]

1. 即春秋·楚大夫伍举,为伍子胥祖父。因邑于椒,以邑为姓,故又称椒举。

椒举 引证解释

⒈ 即 春秋 楚 大夫 伍举,为 伍子胥 祖父。因邑于 椒,以邑为姓,故又称 椒举。参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国语·楚语上》:“椒举 娶於 申公子牟,子牟 有罪而亡。”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汳水》:“所谓 景薄 为 北亳 矣, 椒举 云‘ 商汤 有 景亳 之命’者也。”
唐 李德裕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诗:“眷闕悲 子牟,班荆感 椒举。”


椒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君大夫释义:⒈有封地的大夫。《礼记·曲礼下》:“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孔颖达 疏:“大夫有地者则亦称曰君,故云君大夫也。”⒉国君和大夫。《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君大夫谓 椒举:‘女实遣之。’”杨伯峻 注:“楚 君及其大夫也。”
    • 2.
      椒举释义:即 春秋 楚 大夫 伍举,为 伍子胥 祖父。因邑于 椒,以邑为姓,故又称 椒举。《国语·楚语上》:“椒举 娶於 申公子牟,子牟 有罪而亡。”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汳水》:“所谓 景薄 为 北亳 矣,椒举 云‘商汤 有 景亳 之命’者也。”唐 李德裕《夏晚有怀平泉林居》诗:“眷闕悲 子牟,班荆感 椒举。”参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 3.
      椒举班荆释义:春秋 时,楚国 椒举 与 声子 友善。椒举 逃亡到 郑国,打算去 晋国,在 郑 郊遇到也打算去 晋国 的 声子,便“班荆相与食,而言復故。”班荆,布荆草于地;复故,谓返回故国 楚。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后遂以“椒举班荆”为思念故国友人之典。清 钱谦益《咸子诗序》:“少壮为诸生时,流观经史,每及 椒举 之班荆、绕朝 之赠策、荆 高 燕市 之饮泣、孙 刘 狼石 之坐语、越石 扶风 之歌、步兵 广武 之叹,輒为引觴击节,曳袖起舞。”
    • 4.
      荆高释义:荆轲 和 高渐离 的并称。后泛指任侠行义的人。清 钱谦益《咸子诗序》:“少壮为诸生时,流观经史,每及 椒举 之班荆,绕朝 之赠策,荆 高 燕 市之饮泣……輒为引觴击节,曳袖起舞。”清 陈维崧《贺新郎·题沙介臣词》词:“索米 长安 非失策,看掀髯,意气雄 河朔。荆 高 辈,未萧索。”
    • 5.
      规过释义:规正过失。 《左传·昭公四年》:“王使 椒举 侍於后以规过。”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一:“前辈处朋友间,规过责善,如是其严也。”
    • 6.
      请婚释义:亦作“请昏”。求婚。《左传·昭公四年》:“椒举 遂请昏,晋侯 许之。”晋 石崇《王明君辞序》:“匈奴 盛请婚於 汉,元帝 以后宫良家子 昭君 配焉。”明 徐渭《蜀汉关侯祠记》:“愚以为即使有之,特加於请昏之狡 吴,芳 与 士仁 等之携贰,而不知彼三人者,皆 汉 贼,非可与语於士大夫。”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通鉴》在 唐太宗 贞观 八年(六三四年)记载 吐蕃 遣使来请婚事。”

椒举(jiaoj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椒举是什么意思 椒举读音 怎么读 椒举,拼音是jiāo jǔ,椒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椒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