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髻 [chuí jì]
1. 亦作“椎结”。
2. 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史记·货殖列传》:“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汉书·李陵传》:“两人皆胡服椎结。”颜师古注:“结读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或断发,或椎髻,露形无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郭沫若《女神·湘累》:“老翁一人,银发椎髻,白须髯,袒上身。”借指椎髻之人或其所居之区。
4. 汉梁鸿妻孟光“椎髻,着布衣”,愿与“梁鸿”俱隐。后遂以“椎髻”形容为妻贤良,衣饰简朴,与夫共志。
椎髻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椎结”。
⒉ 一撮之髻,其形如椎。
引《史记·货殖列传》:“程郑,山东 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 卓氏,俱居 临邛。”
《汉书·李陵传》:“两人皆胡服椎结。”
颜师古 注:“结读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或断髮,或椎髻,露形无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
郭沫若 《女神·湘累》:“老翁一人,银发椎髻,白须髯,袒上身。”
借指椎髻之人或其所居之区。 唐 李咸用 《和吴处士题村叟壁》:“椎髻担餔餉,庞眉识稔年。”
宋 梅尧臣 《送广西提刑潘比部》诗:“桂林 地险通椎髻, 阳朔 峯奇削剑鋩。”
清 夏燮 《中西纪事·五口衅端》:“窃惧东南异日之忧,不在长毛,而在椎髻也。”
⒊ 汉 梁鸿 妻 孟光 “椎髻,著布衣”,愿与“梁鸿”俱隐。后遂以“椎髻”形容为妻贤良,衣饰简朴,与夫共志。参见“椎布”。
引明 吴从先 《金小品传》:“澹泊以明得意,即椎髻而前,守约以示无求。”
清 唐孙华 《遣家人迎内入都》诗:“啼妆应损当年面,椎髻须留见在身。”
王闿运 《蔡夫人墓志铭》:“姜生 游学,妇织姑炊,割彼私孌,坐驶芳时,椎髻偕隐。”
国语词典
椎髻 [chuí jì]
⒈ 发髻之形如椎。
引《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梁鸿传》:「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汤总镇叫把收留的苗婆内中,拣会唱歌的,都梳好了椎髻,穿好了苗锦,赤著脚,到中军帐房里歌舞作乐。」
椎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哺饷释义:饭食;食粮。 唐 李咸用《和吴处士题村叟壁》:“椎髻担餔餉,庞眉识稔年。”参见“餔糒”。
- 2.
梁鸿妻释义:《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鸿 字 伯鸾,有高节,久不娶,“同县 孟氏 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 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 梁伯鸞 者。’鸿 闻而聘之。”及嫁,始盛装,鸿 不答。“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 大喜曰:‘此真 梁鸿 妻也。’”后因以“梁鸿妻”泛指贤妻。清 孙枝蔚《送王金铉归里》诗:“投分苦不早,贱子兮衰老。久滞 梁鸿 妻,远愧 庞公 嫂。”参见“梁鸿案”。
- 3.
椎卉释义:见“椎髻卉裳”。
- 4.
椎奴释义:挽着椎髻的奴仆。
- 5.
椎布释义:椎髻布衣。《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梁鸿 择 孟光 而娉,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 鸿 不答,孟光 讯因,知 梁鸿 有志遁隐,不喜 孟光 傅粉墨。孟光 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 大喜曰:“此真 梁鸿 妻也,能奉我矣!”后遂以“椎布”为女子服饰简朴之典。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蕙芳》:“一日,媪独居,忽有美人来,年可十六七,椎布甚朴,光华照人。”清 方文《赠马婿永公》诗:“敢以羊车迎 卫 玠,且将椎布配 梁鸿。”
- 6.
椎紒释义:同“椎髻”。《文选·李康<运命论>》:“椎紒而守 敖庾、海陵 之仓,则山坻之积在前矣;扱衽而登 钟山、蓝田 之上,则夜光璵璠之珍可观矣。”李善 注:“紒即髻字也。”明 许三阶《节侠记·闺忆》:“只是巢居有日,椎紒堪悲,户外之雀可罗,堂前之燕尽去。”
- 7.
椎结释义:见“椎髻”。
- 8.
椎结左语释义:见“椎髻左言”。
- 9.
椎结箕踞释义:见“椎髻箕坐”。
- 10.
椎髻释义:亦作“椎结”。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史记·货殖列传》:“程郑,山东 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 卓氏,俱居 临邛。”《汉书·李陵传》:“两人皆胡服椎结。”颜师古 注:“结读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或断髮,或椎髻,露形无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郭沫若《女神·湘累》:“老翁一人,银发椎髻,白须髯,袒上身。”借指椎髻之人或其所居之区。唐 李咸用《和吴处士题村叟壁》:“椎髻担餔餉,庞眉识稔年。”宋 梅尧臣《送广西提刑潘比部》诗:“桂林 地险通椎髻,阳朔
- 11.
椎髻卉裳释义:椎状的发髻,草制的衣裳。多为边远、未开化地区人的妆饰,因亦借指边远、未开化地区的人。唐 柳宗元《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惟 柳州 古为南夷,椎髻卉裳,攻劫鬭暴。虽 唐虞 之仁不能柔,秦 汉 之勇不能威。”亦省作“椎卉”。明 李东阳《送福建参政徐君序》:“海外接 倭 夷之国,椎卉之徒,潜度窃掠。”明 李东阳《新宁县石城记》:“惟郡之墟,中有夫夷,地险且巇,溪回峒旋,椎卉为邻,以世以年。”
- 12.
短褐椎结释义:妻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