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wú gōng]
1. 节肢动物,由许多环节构成,每节有脚一对,头部的脚像钩子,能分泌毒液,捕食小虫。
英[centipede;]
蜈蚣 引证解释
⒈ 节肢动物。体扁长。头部金黄色,有鞭状触角。躯干部背面暗绿色,腹面黄褐色,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个环节有足一对。第一对足有毒腺,能分泌毒液。捕食小昆虫。中医入药。
引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蜈蚣:《南越志》云,大者其皮可以鞔鼓。取其肉暴为脯,美于牛肉。”
《三国志平话》卷下:“军师令军速过,言不闻蛮景烟瘴, 瀘水 蜈蚣 巴 蛇,乃蛮地毒物。”
曹禺 《原野》第一幕:“哼,我跟瞎婆子是一尺的蝎子碰上十寸的蜈蚣,今天我们谁也不含糊谁。”
国语词典
蜈蚣 [wú gōng]
⒈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多足纲。身体扁而长,全身有许多体节,每一节上有对脚。最小的蜈蚣仅一公分长,十三对脚;最大的将近三十公分,有一百七十七对脚。故也称为「百足」、「百足之虫」、「百足虫」。体节的第一对脚有毒爪,可射出毒液,当作武器;最后的一对脚特长,有如尾巴。常栖息于朽木或石缝下,捕食昆虫。古时称为「螂蛆」。
蜈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毒俱全释义:五毒:多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 指违法乱纪,各种坏事都做。
- 2.
五毒释义:⒈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旧俗端午节在床下墙角洒雄黄水祛五毒。⒉指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期,资本家在其经营中的五种违法行为。即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资财、偷工减料和盗窃国家经济情报。1952年开展的“五反”运动就是反对这五毒的。
- 3.
利孤虫释义:又呼利骨虫,属湖北黄冈、麻城方言,蜈蚣的意思。
- 4.
单肢动物释义:无脊椎动物的一门,有触角,通常只有用来行走的步足,有的第一对步足变成毒颚。 如昆虫、蜈蚣、蚰蜒、马陆等。
- 5.
即且释义:即蝍蛆。蜈蚣的别名。
- 6.
吴公释义:⒈汉上蔡人。⒉即蜈蚣。
- 7.
地上蜈蚣释义:地上蜈蚣别名蜈蚣草,可入药。
- 8.
多足类释义:节肢动物的一纲,体长形,有许多环节,每个环节有一对或两对脚,头部有一对触角。卵生,雌雄异体。如蚰蜒、蜈蚣等。
- 9.
多足纲释义:节肢动物门的一纲,身体长形,由许多环节组成,每个环节一对或两对足,头部有一对触角。多卵生,雌雄异体。如蚰蜒、蜈蚣、马陆等。
- 10.
天龙释义:⒈天上的龙。⒉佛教语。谓诸天与龙神。⒊房宿第三星之名。⒋山名。在山西省太原县境。产硫磺。山壁有北魏拓跋氏所造凹形佛像,是美术雕刻史上有价值的杰作。⒌蜈蚣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蜈蚣》。
- 11.
热地上蚰蜒释义:比喻处于惶急无主境地的人。 蚰蜒,体似蜈蚣而小,生活于阴湿处。
- 12.
环节释义:⒈某些低等动物如蚯蚓、蜈蚣等,身体由许多大小差不多的环状结构互相连接组成,这些结构叫做环节,能伸缩。 ⒉指互相关联的许多事物中的一个:主要环节。薄弱环节。
- 13.
百脚释义:蜈蚣的俗称。
- 14.
线形释义:⒈指各种线条的不同形状。 ⒉也称条形。植物叶片的一种形状。这种形状的叶子狭而长,两侧近于平行,如蜈蚣草的叶子。
- 15.
虾公释义:虾苗。 状似蜈蚣,故名。
- 16.
蚰蜒释义:节肢动物,像蜈蚣而略小,灰白色,触角和脚都很细。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 17.
蛇虫百脚释义:蛇和蜈蚣之属。泛指毒虫。
- 18.
蜈蚣船释义:明 代所造蜈蚣形的战船。
- 19.
蝍蛆甘带释义:⒈亦作“蝍且甘带”。 蜈蚣爱吃蛇眼。谓美恶没有定准。⒉喻指事物之常理。
- 20.
蝍蛆释义:蟋蟀。 一说蜈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