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夭夭 夭夭的意思
yāoyāo

夭夭

简体夭夭
繁体
拼音yāo yāo
注音一ㄠ 一ㄠ
结构AA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āo,(1) 草木茂盛美丽。【例句】:夭夭(a.茂盛而美丽,如“桃之夭夭”;b.颜色和悦的样子,如“夭夭如也”;c.灾)。(2) 未成年的人死去。【组词】:夭折。

yāo,(1) 草木茂盛美丽。【例句】:夭夭(a.茂盛而美丽,如“桃之夭夭”;b.颜色和悦的样子,如“夭夭如也”;c.灾)。(2) 未成年的人死去。【组词】:夭折。

基本含义

形容生命短暂、早逝或幼小。

夭夭的意思

夭夭 [yāo yāo]

1. 绚丽茂盛的样子。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周南·桃夭》

[ luxuriant and beautiful; ]

2. 体貌安舒或容色和悦的样子。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

[ unhurrid; be resolute and serene; ]

夭夭 引证解释

⒈ 美盛貌。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唐 张南容 《静安歌》:“夭夭邻家子,百花装首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补衬些翠枝青叶,分外夭夭。”

⒉ 和舒貌;和睦貌。

《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申申夭夭,和舒之貌。”
《汉书·叙传下》:“万石 温温,幼寤圣君,宜尔子孙,夭夭伸伸。”
颜师古 注:“此言 万石 子孙既多,又皆和睦。”

⒊ 嫩弱貌。

明 许潮 《写风情》:“你道我嫩夭夭贪睡,那知我瘦巖巖娇怯怎持。”


国语词典

夭夭 [yāo yāo]

⒈ 少壮美盛的样子。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四》:「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⒉ 颜色和悦的样子。

《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夭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春释义:⒈指春天。《文选·阮籍<咏怀诗>之四》:“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张铣 注:“春,阳也;阳数九,故云九春。”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志怪篇》:“其花似杏,而緑蘂碧鬚,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鸞凤翼。”明 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於九春;析木分辉,流光於千里。”⒉指三年。《文选·曹植<杂诗>之二》:“自期三年归,今已歷九春。”李善 注:“一岁三春,故以三年为九春。”
    • 2.
      周龙拍虎释义:⒈意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使做假,被揭穿后仍逃之夭夭;⒉指社会公信力缺失;典故:⒊《史记?周正龙列传》:“周氏正龙者,秦地金州镇坪人也...正龙置彼画于深山密林中,遮淹修饰,远近数码摄之,得虎照数十副.照中虎卧于林下,双目炯炯,俨然真大虫也.归而献之县官,官喜,遂呈上官,州府台阁皆不疑,布之互联网,传告天下,厚赏正龙.网民见之,咸以为假,有好事者遍搜天下旧年画,果得虎照原画,多不可数,遂引网友竞相怒骂之,责之专家达六人者.正龙之谋遂败焉,天下皆以为耻.然正龙者皮之浑厚,尤在脸部,故其置之坦然,后因。
    • 3.
      夭桃襛李释义:⒈《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華如桃李。”两诗以桃李之花兴新人之美。后多以“夭桃襛李”为赞颂新人年少俊美之辞。唐 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星昴殷冬獻吉日,夭桃襛李遥相匹。”《黑籍冤魂》第八回:“夭桃穠李,宜早合良緣,毋使婚嫁愆期,致令幼女懷春,吉士有《摽梅》之賦也。”⒉茂盛艳丽的桃花、李花。宋 梅尧臣《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诗:“夭桃穠李不可比,又况無此清淡香。”宋 张孝祥《清平乐·梅》词:“吹香嚼蕊,獨立東風里。玉凍雲嬌天似水,羞殺夭桃穠李。”
    • 4.
      夭桃释义:⒈《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以“夭桃”称艳丽的桃花。⒉喻少女容颜美丽。⒊《诗·周南·桃夭》诗中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句,后以“咏《夭桃》”表示求偶之意。
    • 5.
      宜室释义:《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於归,宜其室家。”朱熹 集传:“宜者,和顺之意。室,谓夫妇所居。”后因以“宜室”称夫妇和睦。
    • 6.
      少好释义:⒈犹少而精。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寧可少好,不可多恶。”⒉很少有好的。宋 王令《答束徽之索诗》诗:“世味久已諳,多恶竟少好。”⒊年轻美貌。《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宋 朱熹 集传:“夭夭,少好之貌。”
    • 7.
      悦怿释义:⒈欢乐;愉快。 汉 班固《白虎通·礼乐》:“郑国 土地民人山居谷汲,男女错杂,为 郑 声以相悦懌。”唐 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诗:“听子话此邦,令我心悦懌。”明 高攀龙《今日第一要务疏》:“诚得其要而图之,则天心感格,民心悦懌。”章炳麟《文学总论》:“心有疑滞,覩辨析之论,则悦懌随之矣。”⒉谓光润悦目。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十六:“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唐 谷神子《博异志·张遵言》:“乃一白犬……毛彩清润,悦懌可爱。”宋 郭彖《睽车志》卷二:“沧州 有妇人不食,惟日饮水数盃,
    • 8.
      桃夭之化释义:《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朱熹 集传:“文王 之化,自家而国,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后因以“桃夭之化”谓男女完婚之礼。
    • 9.
      燕申释义:《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邢昺 疏:“言 孔子 燕居之时体貌也。申申夭夭,和舒之貌。”后称尊者闲居为“燕申”。
    • 10.
      纂纂释义:集聚貌。 《文选·潘岳<笙赋>》:“咏园桃之夭夭,歌枣下之纂纂。”李善 注:“古《咄喑歌》曰:‘枣下何攒攒,荣华各有时……’攒,聚貌。纂与攒,古字通。”唐 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桃源 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十三日》:“此二十里间,枣树最多,其实已纂纂矣。”
    • 11.
      细娘释义:⒈美女。清 褚人穫《坚瓠补集·匀面尚黄》:“辽 时,燕 俗妇人有颜色者,目为细娘…… 宋 彭汝礪 诗:‘有女夭夭称细娘,真珠络髻面涂黄。’”⒉指少女。清 唐孙华《王南湖纳燕姬戏赠四绝句》之一:“十五嬋娟唤细娘,闹蛾斜插鬢云旁。”《何典》第四回:“他説不论年纪,穷富,细娘,堂客,只要生得标致。”
    • 12.
      逃之夭夭释义:《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 原意是桃树很茂盛。因“桃”与“逃”同音,后人用来表示逃跑。
    • 13.
      重言释义:修辞方式,重叠单字,以加强描写效果,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乐府诗《敕勒歌》)。
    • 14.
      闲夭夭释义:同“閒邀邀”。 亦作“闲夭夭”。《雍熙乐府·一枝花·闲乐》套曲:“冷淡淡心何虑,闲夭夭乐有餘。”

夭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春释义:⒈指春天。《文选·阮籍<咏怀诗>之四》:“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张铣 注:“春,阳也;阳数九,故云九春。”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志怪篇》:“其花似杏,而緑蘂碧鬚,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鸞凤翼。”明 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於九春;析木分辉,流光於千里。”⒉指三年。《文选·曹植<杂诗>之二》:“自期三年归,今已歷九春。”李善 注:“一岁三春,故以三年为九春。”
    • 2.
      周龙拍虎释义:⒈意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使做假,被揭穿后仍逃之夭夭;⒉指社会公信力缺失;典故:⒊《史记?周正龙列传》:“周氏正龙者,秦地金州镇坪人也...正龙置彼画于深山密林中,遮淹修饰,远近数码摄之,得虎照数十副.照中虎卧于林下,双目炯炯,俨然真大虫也.归而献之县官,官喜,遂呈上官,州府台阁皆不疑,布之互联网,传告天下,厚赏正龙.网民见之,咸以为假,有好事者遍搜天下旧年画,果得虎照原画,多不可数,遂引网友竞相怒骂之,责之专家达六人者.正龙之谋遂败焉,天下皆以为耻.然正龙者皮之浑厚,尤在脸部,故其置之坦然,后因。
    • 3.
      夭桃襛李释义:⒈《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華如桃李。”两诗以桃李之花兴新人之美。后多以“夭桃襛李”为赞颂新人年少俊美之辞。唐 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星昴殷冬獻吉日,夭桃襛李遥相匹。”《黑籍冤魂》第八回:“夭桃穠李,宜早合良緣,毋使婚嫁愆期,致令幼女懷春,吉士有《摽梅》之賦也。”⒉茂盛艳丽的桃花、李花。宋 梅尧臣《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诗:“夭桃穠李不可比,又况無此清淡香。”宋 张孝祥《清平乐·梅》词:“吹香嚼蕊,獨立東風里。玉凍雲嬌天似水,羞殺夭桃穠李。”
    • 4.
      夭桃释义:⒈《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以“夭桃”称艳丽的桃花。⒉喻少女容颜美丽。⒊《诗·周南·桃夭》诗中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句,后以“咏《夭桃》”表示求偶之意。
    • 5.
      宜室释义:《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於归,宜其室家。”朱熹 集传:“宜者,和顺之意。室,谓夫妇所居。”后因以“宜室”称夫妇和睦。
    • 6.
      少好释义:⒈犹少而精。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寧可少好,不可多恶。”⒉很少有好的。宋 王令《答束徽之索诗》诗:“世味久已諳,多恶竟少好。”⒊年轻美貌。《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宋 朱熹 集传:“夭夭,少好之貌。”
    • 7.
      悦怿释义:⒈欢乐;愉快。 汉 班固《白虎通·礼乐》:“郑国 土地民人山居谷汲,男女错杂,为 郑 声以相悦懌。”唐 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诗:“听子话此邦,令我心悦懌。”明 高攀龙《今日第一要务疏》:“诚得其要而图之,则天心感格,民心悦懌。”章炳麟《文学总论》:“心有疑滞,覩辨析之论,则悦懌随之矣。”⒉谓光润悦目。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十六:“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唐 谷神子《博异志·张遵言》:“乃一白犬……毛彩清润,悦懌可爱。”宋 郭彖《睽车志》卷二:“沧州 有妇人不食,惟日饮水数盃,
    • 8.
      桃夭之化释义:《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朱熹 集传:“文王 之化,自家而国,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后因以“桃夭之化”谓男女完婚之礼。
    • 9.
      燕申释义:《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邢昺 疏:“言 孔子 燕居之时体貌也。申申夭夭,和舒之貌。”后称尊者闲居为“燕申”。
    • 10.
      纂纂释义:集聚貌。 《文选·潘岳<笙赋>》:“咏园桃之夭夭,歌枣下之纂纂。”李善 注:“古《咄喑歌》曰:‘枣下何攒攒,荣华各有时……’攒,聚貌。纂与攒,古字通。”唐 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桃源 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十三日》:“此二十里间,枣树最多,其实已纂纂矣。”
    • 11.
      细娘释义:⒈美女。清 褚人穫《坚瓠补集·匀面尚黄》:“辽 时,燕 俗妇人有颜色者,目为细娘…… 宋 彭汝礪 诗:‘有女夭夭称细娘,真珠络髻面涂黄。’”⒉指少女。清 唐孙华《王南湖纳燕姬戏赠四绝句》之一:“十五嬋娟唤细娘,闹蛾斜插鬢云旁。”《何典》第四回:“他説不论年纪,穷富,细娘,堂客,只要生得标致。”
    • 12.
      逃之夭夭释义:《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 原意是桃树很茂盛。因“桃”与“逃”同音,后人用来表示逃跑。
    • 13.
      重言释义:修辞方式,重叠单字,以加强描写效果,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乐府诗《敕勒歌》)。
    • 14.
      闲夭夭释义:同“閒邀邀”。 亦作“闲夭夭”。《雍熙乐府·一枝花·闲乐》套曲:“冷淡淡心何虑,闲夭夭乐有餘。”

夭夭造句

1.他知法犯法,丢了乌纱帽,逃之夭夭了。

2.南郭先生弄虚作假,冒充吹竽手,最后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大方的下场。

3.那几个汉奸一见到人民军队来了,赶紧逃之夭夭

4.喽罗们看到头头逃之夭夭,立刻放下武器投降了。

5.为了躲避警方追捕,他急忙趁着黑夜往山区逃之夭夭

6.困难是悬崖上的独木桥,强者把它当作捷径,弱者把它当作绝境。困难是火焰,强者视它为指路明灯,弱者见它逃之夭夭

7.你拒绝逃之夭夭,在某一个外国土地上悔过自新。

8.我用扫把猛抽了他脑袋一下,然后他夺门而出,逃之夭夭

9.赌徒一听到警察来了,马上抱头鼠窜,逃之夭夭

10.才听到警笛声,聚赌的一群人立即抱头鼠窜,逃之夭夭

11.那个罪犯虽逃之夭夭了,但法网恢恢,终会将他捉拿归案的。

12.他实在是无计可施,只好逃之夭夭

13.见我军发动猛攻,敌人立即逃之夭夭

14.他不但酒醉驾车撞倒路人,在铸成大错后居然还逃之夭夭,真是罪无可赦!

夭夭(yaoy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夭夭是什么意思 夭夭读音 怎么读 夭夭,拼音是yāo yāo,夭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夭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