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商品 商品的意思
shāngpǐn

商品

简体商品
繁体
拼音shāng pǐn
注音ㄕㄤ ㄆ一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āng,(1)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组词】:商量。商讨。商议。商定。商榷。商酌(商量斟酌)。相商。磋商。洽商。协商。(2) 买卖,生意。【组词】:商业。商店。商界。商品。商标。(3)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组词】:商人。商贩。商贾(gǔ ㄍㄨˇ)(商人)。商旅。(4) 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组词】:商数。(5) 中国朝代名。【组词】:商代。(6)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8) 姓。

pǐn,(1) 物件。【组词】:物品。产品。赠品。战利品。(2) 等级,种类。【组词】:品名。品类。品色。品位。(3) 性质。【组词】:品质。品行(xíng )。品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品。(4) 体察出好坏、优劣等。【组词】:品评。品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品味(品尝)。(5) 指吹弄乐器。【组词】:品箫。(6) 姓。

基本含义

指可以买卖、交换的物品或服务。

商品的意思

商品 [shāng pǐn]

1. 为交换而生产的物品。

商品生产。

[ goods; ]

2. 泛指市场上买卖的物品。

畅销的商品。

[ commodity; article; ]

商品 引证解释

⒈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重性。

毛泽东 《整顿党的作风》:“他从资本主义最单纯的因素--商品开始,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

⒉ 泛指市场上买卖的物品。

茅盾 《三人行》八:“在这社会里, 秋菊 的命运注定了是一件商品。”


国语词典

商品 [shāng pǐn]

⒈ 为买卖而制造的物品。可分为原料、半成品和成品。


商品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货物释义:供出售的物品。
    • 2.
      物品释义:东西(多指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贵重物品。 零星物品。

商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次性释义:属性词。只一次的;不须或不做第二次的:发给一次性补助金。对某些滞销商品作一次性削价处理。
    • 2.
      三包释义:⒈包修、包换、包退的合称,是厂家或商店对商品实行的售后服务内容。⒉单位对门前包绿化、包清洁、包秩序的合称。
    • 3.
      上涨释义:(水位、商品价格等)上升:河水上涨。物价上涨。
    • 4.
      下司镇释义:下司镇人民群众勤劳、善良、淳朴,以布依族、苗族、侗族为主,具有较强商品意识。
    • 5.
      不等价交换释义:商品不按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在垄断资本的条件下,垄断资本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经常采用压低原材料价格、提高制成品价格的办法进行不等价交换,以加强对中小资本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剥削。在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掠夺第三世界的一种手段。
    • 6.
      专卖释义:⒈国家指定的专营机构经营某些物品,其他部门非经专营机构许可,不得生产和运销:烟草专卖公司。 ⒉专门出售某一种类或某一品牌商品:专卖店。服装专卖。
    • 7.
      专柜释义:商店中专门出售某一种类或某一地区商品的柜台:床上用品专柜。
    • 8.
      世博会释义:  简称世博会,是国际性的博览会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  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
    • 9.
      世界市场释义:国际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市场的总称。
    • 10.
      丙纶释义:聚丙烯纤维的商品名。 由丙烯聚合,经熔融纺丝而成。是现有合成纤维中密度最小的一种。耐酸碱,强度较高,但耐光性差。工业上主要用于制绳索、麻袋、滤布、网具等,也可与棉、毛、黏胶纤维混纺,用作衣料。
    • 11.
      两级分化释义:两极分化,原指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不断从小商品生产者中产生少数脱离劳动的资本家和大量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这样两个极端的 趋势。
    • 12.
      个人闲置释义:手中闲置不用的商品或废旧物。
    • 13.
      中准释义:⒈即平準。汉 代中央政府平抑物价的一种措施。《后汉书·灵帝纪》:“﹝ 熹平 四年﹞改‘平準’为‘中準’,使宦者为令,列於内署。”⒉指商品交换的媒介和衡量其价格的尺度。孙中山《钱币革命》:“钱币为何?不过交换之中准,而货财之代表耳。”廖仲恺《钱币革命与建设》:“钱币之成也,由货物所换得之品,用充交易中准之具,其目的不在消费,而在辗转流通以得他物为究竟。”⒊符合水准。《庄子·天道》:“水静则明烛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王先谦 集解:“其平与準相中,故匠人取法焉,谓之水平。”⒋见“中準”。
    • 14.
      中档释义:属性词。质量中等,价格适中的(商品):中档茶叶。
    • 15.
      中英烟台条约释义:又称《芝罘条约》。英国借口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9月在烟台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可派员入云南通商与调查;英人可经甘肃、青海、四川进入西藏,也可由印度进入西藏;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品在租界免征厘金,在内地只收子口税,免其他内地税。这个条约扩大了英国在华特权,并使英国得以侵入中国云南、西藏地区。
    • 16.
      中间商释义: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作为其中一个环节,将买卖双方联系起来并从中赚取差价的企业或个人。
    • 17.
      主打释义:属性词。(文艺作品、商品等)在吸引受众、顾客,打开市场上起主要作用的:主打歌。短篇小说是这个刊物的主打栏目。本商场以时装为主打商品。
    • 18.
      也门释义:西亚国家。 在阿拉伯半岛西南部,临红海和阿拉伯海。面积5319万平方千米。人口1580万(1995年)。首都萨那。高原、山地为主。除山区外,气候干热。东北部有沙漠分布。农牧业为经济基础。咖啡是传统出口商品。
    • 19.
      买办释义:⒈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效劳的中间人和经理人。 在中国,指为外国资本家开设的商行、公司、银行等做事的中间资产阶级,他们受外国资本家的雇用,代外国资本家在中国推销商品、掠夺资源,有的还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是旧中国反动统治的社会支柱之一。参见〔买办资产阶级〕⒉负责采购商品的人员。特指明代专门供应宫廷用品的商人。

商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次性释义:属性词。只一次的;不须或不做第二次的:发给一次性补助金。对某些滞销商品作一次性削价处理。
    • 2.
      三包释义:⒈包修、包换、包退的合称,是厂家或商店对商品实行的售后服务内容。⒉单位对门前包绿化、包清洁、包秩序的合称。
    • 3.
      上涨释义:(水位、商品价格等)上升:河水上涨。物价上涨。
    • 4.
      下司镇释义:下司镇人民群众勤劳、善良、淳朴,以布依族、苗族、侗族为主,具有较强商品意识。
    • 5.
      不等价交换释义:商品不按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在垄断资本的条件下,垄断资本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经常采用压低原材料价格、提高制成品价格的办法进行不等价交换,以加强对中小资本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剥削。在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掠夺第三世界的一种手段。
    • 6.
      专卖释义:⒈国家指定的专营机构经营某些物品,其他部门非经专营机构许可,不得生产和运销:烟草专卖公司。 ⒉专门出售某一种类或某一品牌商品:专卖店。服装专卖。
    • 7.
      专柜释义:商店中专门出售某一种类或某一地区商品的柜台:床上用品专柜。
    • 8.
      世博会释义:  简称世博会,是国际性的博览会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  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
    • 9.
      世界市场释义:国际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市场的总称。
    • 10.
      丙纶释义:聚丙烯纤维的商品名。 由丙烯聚合,经熔融纺丝而成。是现有合成纤维中密度最小的一种。耐酸碱,强度较高,但耐光性差。工业上主要用于制绳索、麻袋、滤布、网具等,也可与棉、毛、黏胶纤维混纺,用作衣料。
    • 11.
      两级分化释义:两极分化,原指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不断从小商品生产者中产生少数脱离劳动的资本家和大量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这样两个极端的 趋势。
    • 12.
      个人闲置释义:手中闲置不用的商品或废旧物。
    • 13.
      中准释义:⒈即平準。汉 代中央政府平抑物价的一种措施。《后汉书·灵帝纪》:“﹝ 熹平 四年﹞改‘平準’为‘中準’,使宦者为令,列於内署。”⒉指商品交换的媒介和衡量其价格的尺度。孙中山《钱币革命》:“钱币为何?不过交换之中准,而货财之代表耳。”廖仲恺《钱币革命与建设》:“钱币之成也,由货物所换得之品,用充交易中准之具,其目的不在消费,而在辗转流通以得他物为究竟。”⒊符合水准。《庄子·天道》:“水静则明烛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王先谦 集解:“其平与準相中,故匠人取法焉,谓之水平。”⒋见“中準”。
    • 14.
      中档释义:属性词。质量中等,价格适中的(商品):中档茶叶。
    • 15.
      中英烟台条约释义:又称《芝罘条约》。英国借口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9月在烟台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可派员入云南通商与调查;英人可经甘肃、青海、四川进入西藏,也可由印度进入西藏;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品在租界免征厘金,在内地只收子口税,免其他内地税。这个条约扩大了英国在华特权,并使英国得以侵入中国云南、西藏地区。
    • 16.
      中间商释义: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作为其中一个环节,将买卖双方联系起来并从中赚取差价的企业或个人。
    • 17.
      主打释义:属性词。(文艺作品、商品等)在吸引受众、顾客,打开市场上起主要作用的:主打歌。短篇小说是这个刊物的主打栏目。本商场以时装为主打商品。
    • 18.
      也门释义:西亚国家。 在阿拉伯半岛西南部,临红海和阿拉伯海。面积5319万平方千米。人口1580万(1995年)。首都萨那。高原、山地为主。除山区外,气候干热。东北部有沙漠分布。农牧业为经济基础。咖啡是传统出口商品。
    • 19.
      买办释义:⒈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效劳的中间人和经理人。 在中国,指为外国资本家开设的商行、公司、银行等做事的中间资产阶级,他们受外国资本家的雇用,代外国资本家在中国推销商品、掠夺资源,有的还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是旧中国反动统治的社会支柱之一。参见〔买办资产阶级〕⒉负责采购商品的人员。特指明代专门供应宫廷用品的商人。

商品造句

1.在农贸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商品到处都是。

2.一见到伪劣商品,人们就怒火中烧。

3.这种商品很早就运到了市场上,真是捷足先得。

4.现在某些国有商店里的商品往往言无二价。

5.纽约商品交易所想和一个老牌市场领袖叫板谈何容易。

6.这家商店的商品货真价实,生意十分红火。

7.我在广州商品交易会上,曾与张经理有一面之交。

8.在这个小巷子里面商品都是不一而足的,应有尽有。

9.图书馆的商品不由分说是指信息产品。

10.广州交易会上的商品,丰富多彩,蔚为大观。

11.开放市场,有利于通功易事、互通有无,对调济人民生活中短缺的商品有极大的作用。

12.超市里的商品可真是五花八门,总乱人眼花了乱。

13.目前这种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需要调整计划,增加生产。

14.目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市场上的商品供不应求。

15.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必须给予严惩!

16.对那些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的人,应该给予重罚,要罚得他们倾家荡产才对。

17.我们要坚决抵制假冒伪劣商品

18.对市面上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必须提高警惕,以免上当。

19.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泛滥成灾,严重地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20.在霓虹灯映照下,百货商店大橱窗里的各种商品光彩夺目,吸引了许多人停步观看。

商品(shangp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商品是什么意思 商品读音 怎么读 商品,拼音是shāng pǐn,商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商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