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脱险 脱险的意思
tuōxiǎn

脱险

简体脱险
繁体脫險
拼音tuō xiǎn
注音ㄊㄨㄛ ㄒㄧ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uō,(1) 离开,落掉。【组词】:脱产。脱发(fà)。脱节。脱离。脱落。脱贫(摆脱贫困)。脱稿(完成著作)。脱手。摆脱。挣脱。临阵逃脱。(2) 遗漏。【组词】:脱漏。脱误。脱文(因抄刊古书而误脱的字。亦称“夺文”)。(3) 取下,除去。【组词】:脱下。脱帽。脱氧。脱脂。脱胎换骨。(4) 倘若,或许。【组词】:脱有不测。(5) 轻慢。【例句】:脱略(放任,不拘束)。脱易(轻率,不讲究礼貌)。轻脱(轻率,不持重,放荡)。(6) 姓。

xiǎn,(1) 可能遭受的灾难。【组词】:危险。风险。冒险。探险。保险。铤而走险。(2) 可能发生灾难的。【组词】:险象。险情。险境。险峰。险恶。(3) 要隘,不易通过的地方。【组词】:险隘。险厄。险固。天险。(4) 存心狠毒。【组词】:险毒。阴险。(5) 几乎,差一点。【组词】:险胜。险些。

基本含义

摆脱危险,逃离险境

脱险的意思

脱险 [tuō xiǎn]

1. 脱离危险境地。

经过抢救,孩子脱险了。

[escape (be out of)danger;]

脱险 引证解释

⒈ 脱离危险。

唐 韩愈 《南山诗》:“专心忆平道,脱险逾避臭。”
朱自清 《执政府大屠杀记》:“一位女学生曾经帮助两个男学生脱险。”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慈航普渡》:“满船乘客全部脱险。”
邓颖超 《一个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的共产党员》:“那时,我因为难产还在医院里,依靠党组织的及时通知和群众的仗义帮助,才得以脱险。”


国语词典

脱险 [tuō xiǎn]

⒈ 脱离危险。

如:「他的病况稳定,已经脱险。」

蒙难 罹难


脱险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出险释义:⒈(人)脱离险境:他一定有办法保护你出险。 ⒉(堤坝等工程)发生危险:加固堤坝,防止出险。
    • 2.
      脱难释义:脱离患难。

脱险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罹难释义:遇灾、遇险而死;被害:不幸罹难。
    • 2.
      蒙难释义:遭受灾难(多指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
    • 3.
      遇险释义:(人、车、船、飞机等)遭遇到危险。

脱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出溺释义:溺水的人脱险,比喻脱离危难境地。
    • 2.
      压阵释义:⒈排在或走在队列的最后;压队:他压阵掩护大家脱险。⒉稳住阵脚,多用于比喻:为了这场比赛取胜,队长亲自上场压阵。
    • 3.
      大难不死释义: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 4.
      安然释义:⒈平安;安安稳稳:安然无事。安然脱险。⒉没有顾虑;很放心:安然自若。只有把这件事告诉他,他心里才会安然。
    • 5.
      杨令公释义:对 北宋 名将 杨业 的誉称。业 初为 五代 北汉 将领,善骑射,人称“无敌”。归 宋 后,任知 代州 兼 三交 驻泊兵马都部署。屡败 契丹,战功卓著。雍熙 三年(公元986年)宋 军北征,业 因矢尽援绝,被俘,绝食死。《宋史》有传。后来小说、戏剧中以 杨业 事迹为引线演为 杨 家将故事。元 徐大焯《烬余录》甲编:“兴国 五年,太宗 莫州 之败,赖 杨业 护驾,得脱险难。业,太原 人,世称 杨令公。”明 秦淮墨客《<杨家将演义>序》:“宋 起鼎沸之后,一时韜鈐介胄之士,师师济济,忠勇如 杨令公 者,盖举世
    • 6.
      檀溪释义:古溪名。在今 湖北省 襄樊市 西南。因 汉 末时 刘备 骑的卢马跃渡脱险而闻名。唐 胡曾《檀溪》诗:“三月 襄阳 緑草齐,王孙相引到 檀溪。”宋 苏轼《秧马歌》:“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卢跃 檀溪。”参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 7.
      特护释义:⒈(对重病人)进行特殊护理:特护病房。经过几天的特护,他终于脱险了。⒉对病人进行特殊护理的护士。
    • 8.
      突围释义:突破包围:突围脱险。
    • 9.
      脱险释义:脱离危险:虎口脱险。病人已经脱险。
    • 10.
      虎口释义:⒈比喻危险的境地:虎口脱险。 逃离虎口。⒉大拇指和食指相连的部分。
    • 11.
      起牀释义:⒈离床下地;起身。 《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饿到六天上,不能起牀。”茅盾《脱险杂记·生活之一页十》:“料想事情不会单纯,我们赶快起床。”陈翔鹤《不安定的灵魂》:“每日都要到十一点钟时才能起床。”⒉指病愈。清 沉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父病渐痊,芸 亦得徐力起牀。”《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小人受了这口怨气,即时害了夹气伤寒,三个月才起牀。”
    • 12.
      跑走释义:⒈行走;走路。《平妖传》第六回:“因是他跑走不动,带迟我们多少脚步。”⒉逃走;走掉。《西湖二集·张采莲隔年冤报》:“王立 竟要跑走,又要贪图这个女人,掉转身子望北而走。”《黄绣球》第二二回:“后来 赵喜 怎样变卦,忽然丢了这桩,又同 菱子 跑走,他也莫明其妙。”茅盾《脱险杂记》四:“‘一定是 日本 仔来了!’阿连 着急地叫着,就向家去的路跑走。”⒊走动。洪灵菲《在洪流中》:“阿进 家中的楼上已经存了尺来高的水,但他不敢到屋脊上跑走去。”
    • 13.
      遇救释义:得到援救:遇救脱险。
    • 14.
      陈赓释义:(1903—1961)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原名庶康,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曾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1931年任红军第四方面军师长,1932年负伤赴上海就医,次年被捕,拒绝蒋介石的诱降,经中共和宋庆龄等营救脱险,回到中央苏区。长征中任军委干部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和云南省人民政府主
    • 15.
      靠身释义:紧身,贴身。茅盾《脱险杂记》:“D却还是那样都市味,衣服很靠身。”
    • 16.
      鸡鸣狗盗释义:战国时,齐国孟尝君被秦国扣留。他的一个门客装做狗夜里潜入秦宫,偷出本已献给秦王的狐白裘献给秦王的爱姬,才得释放。孟尝君深夜到函谷关,城门紧闭,他的另一个门客学公鸡叫,骗开城门,才得脱险逃回齐国(见于《史记·孟尝君列传》)。后来用“鸡鸣狗盗”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 17.
      鸿门宴释义: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灭秦,进驻咸阳,并派兵守函谷关,以拒项羽西进。项羽率40万大军至,破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准备袭击刘邦。刘邦因势力悬殊,采纳张良建议,结交项羽叔父项伯,请予调解,以作缓兵计,并亲至鸿门会见项羽。在宴会上,项羽谋士范增令项庄舞剑,欲刺杀刘邦。项伯急拔剑起舞,以身掩护,后刘邦部将樊哙带剑执盾闯入卫护,刘邦得以脱险。这次宴会史称鸿门宴。后用以指暗藏杀机、加害客人的宴会。

脱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出溺释义:溺水的人脱险,比喻脱离危难境地。
    • 2.
      压阵释义:⒈排在或走在队列的最后;压队:他压阵掩护大家脱险。⒉稳住阵脚,多用于比喻:为了这场比赛取胜,队长亲自上场压阵。
    • 3.
      大难不死释义: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 4.
      安然释义:⒈平安;安安稳稳:安然无事。安然脱险。⒉没有顾虑;很放心:安然自若。只有把这件事告诉他,他心里才会安然。
    • 5.
      杨令公释义:对 北宋 名将 杨业 的誉称。业 初为 五代 北汉 将领,善骑射,人称“无敌”。归 宋 后,任知 代州 兼 三交 驻泊兵马都部署。屡败 契丹,战功卓著。雍熙 三年(公元986年)宋 军北征,业 因矢尽援绝,被俘,绝食死。《宋史》有传。后来小说、戏剧中以 杨业 事迹为引线演为 杨 家将故事。元 徐大焯《烬余录》甲编:“兴国 五年,太宗 莫州 之败,赖 杨业 护驾,得脱险难。业,太原 人,世称 杨令公。”明 秦淮墨客《<杨家将演义>序》:“宋 起鼎沸之后,一时韜鈐介胄之士,师师济济,忠勇如 杨令公 者,盖举世
    • 6.
      檀溪释义:古溪名。在今 湖北省 襄樊市 西南。因 汉 末时 刘备 骑的卢马跃渡脱险而闻名。唐 胡曾《檀溪》诗:“三月 襄阳 緑草齐,王孙相引到 檀溪。”宋 苏轼《秧马歌》:“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卢跃 檀溪。”参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 7.
      特护释义:⒈(对重病人)进行特殊护理:特护病房。经过几天的特护,他终于脱险了。⒉对病人进行特殊护理的护士。
    • 8.
      突围释义:突破包围:突围脱险。
    • 9.
      脱险释义:脱离危险:虎口脱险。病人已经脱险。
    • 10.
      虎口释义:⒈比喻危险的境地:虎口脱险。 逃离虎口。⒉大拇指和食指相连的部分。
    • 11.
      起牀释义:⒈离床下地;起身。 《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饿到六天上,不能起牀。”茅盾《脱险杂记·生活之一页十》:“料想事情不会单纯,我们赶快起床。”陈翔鹤《不安定的灵魂》:“每日都要到十一点钟时才能起床。”⒉指病愈。清 沉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父病渐痊,芸 亦得徐力起牀。”《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小人受了这口怨气,即时害了夹气伤寒,三个月才起牀。”
    • 12.
      跑走释义:⒈行走;走路。《平妖传》第六回:“因是他跑走不动,带迟我们多少脚步。”⒉逃走;走掉。《西湖二集·张采莲隔年冤报》:“王立 竟要跑走,又要贪图这个女人,掉转身子望北而走。”《黄绣球》第二二回:“后来 赵喜 怎样变卦,忽然丢了这桩,又同 菱子 跑走,他也莫明其妙。”茅盾《脱险杂记》四:“‘一定是 日本 仔来了!’阿连 着急地叫着,就向家去的路跑走。”⒊走动。洪灵菲《在洪流中》:“阿进 家中的楼上已经存了尺来高的水,但他不敢到屋脊上跑走去。”
    • 13.
      遇救释义:得到援救:遇救脱险。
    • 14.
      陈赓释义:(1903—1961)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原名庶康,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曾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1931年任红军第四方面军师长,1932年负伤赴上海就医,次年被捕,拒绝蒋介石的诱降,经中共和宋庆龄等营救脱险,回到中央苏区。长征中任军委干部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和云南省人民政府主
    • 15.
      靠身释义:紧身,贴身。茅盾《脱险杂记》:“D却还是那样都市味,衣服很靠身。”
    • 16.
      鸡鸣狗盗释义:战国时,齐国孟尝君被秦国扣留。他的一个门客装做狗夜里潜入秦宫,偷出本已献给秦王的狐白裘献给秦王的爱姬,才得释放。孟尝君深夜到函谷关,城门紧闭,他的另一个门客学公鸡叫,骗开城门,才得脱险逃回齐国(见于《史记·孟尝君列传》)。后来用“鸡鸣狗盗”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 17.
      鸿门宴释义: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灭秦,进驻咸阳,并派兵守函谷关,以拒项羽西进。项羽率40万大军至,破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准备袭击刘邦。刘邦因势力悬殊,采纳张良建议,结交项羽叔父项伯,请予调解,以作缓兵计,并亲至鸿门会见项羽。在宴会上,项羽谋士范增令项庄舞剑,欲刺杀刘邦。项伯急拔剑起舞,以身掩护,后刘邦部将樊哙带剑执盾闯入卫护,刘邦得以脱险。这次宴会史称鸿门宴。后用以指暗藏杀机、加害客人的宴会。

脱险造句

1.正在这一发千钧的危急时刻,飞机冲出了冷气团,终于脱险了。

2.老吴这几年“吉星高照”,连连遇险,连连脱险

3.那次飞机坠毁,只有他一个人大难不死,侥幸脱险

4.由于解放军的奋力营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已经脱险

5.那个阿姨刚刚脱险,就加入了救援的队伍。

6.希望你们早日脱险,我在这里为你们祈祷。

7.侥幸脱险,差点付出更大的代价。

8.他坐立不安,急于要知道他的女儿是否脱险

脱险(tuox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脱险是什么意思 脱险读音 怎么读 脱险,拼音是tuō xiǎn,脱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脱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