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衣 [yù yī]
1. 帝王所着的衣服。
御衣 引证解释
⒈ 帝王所着的衣服。
引《后汉书·丁鸿传》:“永平 十年詔徵, 鸿 至即召见,説《文侯之命篇》,赐御衣及綬。”
唐 李峤 《春日游苑喜雨应诏》诗:“密雨迎仙步,低雨拂御衣。”
唐 王建 《赠王枢密》诗:“脱下御衣偏得著,进来龙马每教骑。”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始命太僕卿 冯延鲁 、卫尉少卿 钟謨 使於 唐,赐以御衣、玉带等及犒军帛十万。”
御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乘传释义:⒈乘坐驿车。 传,驿站的马车。《汉书·京房传》:“臣出之后,恐必为用事所蔽,身死而功不成,故愿岁尽乘传奏事。”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三折:“陶士行 今日成名,乘传去朝廷保奏,一家儿列鼎重裀。”清 昭槤《啸亭杂录·裘文达公》:“二十一年,王师征 伊犂,公面奏军务机宜,纯皇帝 大悦,以其才似 舒文襄,即赐御衣冠,乘传至 巴里坤 传宣圣意。”⒉指奉命出使。宋 苏轼《冬季抚问陕西转运使副口宣》:“永言乘传之劳,未遑退食之佚。”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公自为员司,屡乘传,随堂上官,讞 山西、直隶、湖南、
- 2.
四院释义:唐 代太常寺有四院:一曰天府院,藏瑞应及伐国所获之宝,禘祫则陈于庙庭;二曰御衣院,藏天子祭服;三曰乐县院,藏六乐之器;四曰神厨院,藏御廩及诸器官奴婢。 见《新唐书·百官志三》。
- 3.
御衣黄释义:牡丹花名。 因其色如君王袍服之色,故称。清 钮琇《觚賸·牡丹述》:“御衣黄,俗名老黄,晓视甚白,午候转为浅黄,鶯然可爱。”亦省称“御黄”。宋 秦观《春词绝句》之三:“浅色御黄应好在,为谁还发去年枝。”
- 4.
御衣释义:帝王所着的衣服。《后汉书·丁鸿传》:“永平 十年詔徵,鸿 至即召见,説《文侯之命篇》,赐御衣及綬。”唐 李峤《春日游苑喜雨应诏》诗:“密雨迎仙步,低雨拂御衣。”唐 王建《赠王枢密》诗:“脱下御衣偏得著,进来龙马每教骑。”《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始命太僕卿 冯延鲁、卫尉少卿 钟謨 使於 唐,赐以御衣、玉带等及犒军帛十万。”
- 5.
御黄释义:见“御衣黄”。
- 6.
满池娇释义:元 代御衣上绣的一种图案名。
- 7.
玉衣释义:⒈玉饰之衣,泛指美衣。⒉古代帝王﹑后妃﹑王侯之玉制葬服。⒊陵寝便殿中所藏的御衣。
- 8.
红伞释义:亦作“红繖”。红色伞盖。我国古代高级官员出行时所用的一种仪仗,以罗、绢制成。有黄、红、蓝诸色,以黄、红为贵。五代 和凝《宫词》之六五:“天街香满瑞云生,红繖凝空景日明。”《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 人持御衣、红繖来,设於次外。”《老残游记》第六回:“那轿夫便将轿子搭到阶下,前头打红伞的拿了红伞。”